以简至繁,简繁相依,文体解读的另一种途径
2021-06-06高爱华
在教育的语境中,有一句经典的判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其实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材解析或文本解读而言,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换句话说,对文本的解读,也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而应当结合文本的具体特点,进而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的思路其实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现象阐释学强调的实际上也就是这样的一个观点。有了这一思路之后,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首先要研究的就是文本特点,然后还要研究学生在文本解读时可能会产生的心理状态,这样就可以让师生在文本解读过程变得更加高效。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苤苢》这一课文,相对于其它课文哪怕是相对于其它文言文而言,这一课文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如何让学生在解读的时候能够从味同嚼蜡到甘之若饴,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而言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考虑到《苤苢》一文篇幅不长,这里可以引用一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苯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从行文来看,这篇课文极简,以至于绝大多数学生读来,都感觉索然无味,由于这些学生大多知道《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因此对比之下,学生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一段文字,怎么就入了《诗经》?确实,这首诗确实极简,简得翻译之后简直不忍直视,比如说可以将其翻译为:
车前子呀采呀采,采呀采呀采起来。车前子呀采呀采,采呀采呀采得来。
车前子呀采呀采,一片一片摘下来。车前子呀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车前子呀采呀采,提起衣襟兜起来。车前子呀采呀采,掖起衣襟装回来。
多次实践表明,将这样的翻译结果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不少学生都会捧腹。但也有聪明的学生会意识到:看起来如此简朴的文字,既然录入了《诗经》,就自然有其道理,是不是其中的魅力没有被我们发现呢?这样的观点很容易为其他学生所接受,于是对本文的解读就进入了由简至繁、以简入繁的路径,最终达成简繁相依的理想状态。本文就阐述笔者的尝试过程。
一、于简中读出繁
在解读的过程当中,绝大多数学生在读了一两遍之后,都能够迅速地认识到这首诗当中,最关键的其实就是六个字。而这六个字当中,学生能够凭着自己的经验与认知读懂的往往只有“采”和“有”两个字,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更多地转移到“采采苤苢”和“薄言*之”,应当说学生的这一注意力转移还是符合逻辑的,在无法读懂掇、捋、袺、襭时,先弄懂其余重复的词句,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思路。
这个过程当中有这样几个关节:一是理解芣苢。这个可以由教师直接向学生解释,而且就可以直接解释为车前子(有研究者指出:苤苢是什么?现在认识比较一致,各家都以为是中药中的车前草,即车前子。),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中草药;二是理解“采采”。这个可以解释为“采呀采”或者“采了又采”,至于哪种解释认为准确,这个可以在后面的理解当中进一步形成认识;三是理解“薄言”。绝大多数学生在刚开始阅读的时候都感觉这个词有一定的含义,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判断这个含义。待到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之时,教师再告诉学生这是一个没有实义的发语词,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听到这一解释之后,往往不会有认知冲突,而是能够迅速接受,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个词没有实义,反而方便了理解。
但随后就来了矛盾:“薄言”没有实义,那剩下来需要理解的就只有那四个字了,如何用这四个字的理解,去支撑起整首诗的理解呢?显然这应当是一个于“简”中读出“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两点:一是翻译掇、捋、袺、襭的字义;二是建构起整首诗的意境。这些字的含义可以直接给出,而整个诗境的构建,则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最需要努力的就是通过六个字,去构建出一幅从出发到满载而归的采摘图景,尤其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动感、轻快的乐感。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教师必要的解释之外,更为关键的是让学生进行吟咏,必要的时候可以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现出一幅幅采摘苤苢的景象。
二、于繁中理解简
当走好从简至繁这条道路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仍然有两个步骤:一是对诗境的整体理解尤其是表象的强化;二是从繁向简回归,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诗中文字的内涵。
对于第一个步骤,笔者在教学中引用了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的一段评价: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对于这首诗的理解而言,在上述由简至繁的基础之上,再加上这段文字,则可以让学生不仅可以基于诗之文字形成基本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形成更为丰富的画面感——就如同上面这段文字中所描述的那样,六个字支撑起来的画面简直是妙不可言。
当学生有了这样的表象之后,再让学生回头去研读诗之本身,学生就可以发现:即使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也能够通过精彩的描述,让人去感受到诗的质朴、灵动与可爱。那其中的关键又在哪里呢?学生解读诗的视角就会转向写作手法,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都特别讲求“道”,并常常以之作为最高境界,求道的过程又常常被视为返璞归真——真即为道。傅山曾说“宁拙毋巧”,又常常说“大巧若拙”。无论是著文章,还是学习书法,经历的过程往往也都是由生转熟,再由熟转生,绘画、诗文都是这样。然而纵观后世,真正能够“归真”者却绝鲜见。因为人之所学愈多,为文愈足,而离道愈远。[1]带着这样的视角去看《苤苢》这一诗歌,正可以读到其中返璞归真的一面——生活是真,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是真,生活中隐藏在言行背后的情感亦是真。在引导学生解读这首诗歌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真”,进而去理解生活中的“道”。
大道至简,其意义不言而喻。
三、简繁相依读文
《苤苢》一诗既是一首小诗,又是名篇,许多选本都选了它。显然,这都是看中了这首诗的教育价值。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非常重要:对于学生而言,要带领学生去解读的是作为课文的《苤苢》,追求的是相对统一的观点与结论;对于自身而言,《苤苢》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教师要尽可能的占有相关的研究资料,这样才能夯实自己的教学根基,拓宽自己的教学广度。
这里也存在一个简繁选择的问题,从繁的角度来看,对于《苤苢》的解读尤其是对于诗的解释其实还存在不少的纷歧,仍然有研究者在试作新的解释,共资探讨。[2]还有研究者认为,关于《诗经》中《芣苢》的内涵,聞一多先生的阐释是最为精彩也最令人信服的,但有意思的是,研究者却认为闻一多先生却忽略了该诗最后一句“薄言襭之”的内蕴,其认为“薄言襭之”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劳动操作,并不只是将苤苢放在围裙里。其认为是一种巫术行为,也就是说,在诗中采芣苢之目的不是为了服用,而是把它揣在怀里,希望它能发生巫术效能,助女人受孕。[3]这样的观点可以以繁的形式存在于教师的学术研究视野当中,是不可以出现在课堂上的,课堂还是应当以“简”为要。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中的文本解读,需要思考简繁的关系,并为学生创设一个简繁相依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沐斋.《苤苢》之天然[J].文史知识,2019(1):2+105-107.
[2]陈化新.《诗·芣苢》新解[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4):65-69.
[3]吕华亮.《诗经·苤苢》“薄言襭之”新解[J].唐山学院学报,2010(02):57-58.
高爱华,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