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教学应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2021-06-06李沙
古诗鉴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大纲对古诗词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但是具体需要学习哪些鉴赏知识点,具体如何进行鉴赏教学,在现行的语文课本中却没有给出系统的、明确的说明。因而古诗鉴赏教学多半处在无序状态。由于缺乏鉴赏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养鉴赏能力的训练序列,古诗鉴赏教学的效果一直很差。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要进行诗歌教学实践与探索。
一、高中课本中古诗鉴赏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长期以来,高中古诗鉴赏教学无序化情况严重。除了教师原因外,还应该从教学体制,教材,具体的操作运用等诸多方面寻找原因。课本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依据,应该进行宏观调控。教师通过具体的每一次的微观操作来落实宏观的教学目标。但是现行课本对古诗鉴赏教学还不够重视。从这个角度说,解决诗歌鉴赏教学问题可以从课本开始。
(一)古诗鉴赏教学缺乏知识体系(课本编排)
长期以来,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诗歌鉴赏的知识,只是在一首诗词学习完毕之后进行一定的总结罢了。所谓总结也只不过是对这首诗的内容和一些艺术手法的总结而已,没有系统性。往往要面临高考了,学生对古典诗歌知识也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在语文课本中,古诗课文比重不小,但是却缺乏古诗鉴赏的知识体系。即使有一些古诗鉴赏的知识小结也是散见于课后的练习当中,较难让学生看到古诗鉴赏知识的全貌,更谈不上系统掌握了。而与此同时,诗歌内容、艺术手法等知识点之间松散而混乱的连在一起,跳跃性相当的大。所以在课本中应该对鉴赏知识有一个系统明确的介绍。课本为师生提供一个整体的计划,宏观指导古诗鉴赏教学的具体进行。这样就不会出现由于古诗鉴赏知识缺乏系统性,而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无本可依,无章可循,找不到一条清晰的教学程序。
(二)古诗鉴赏教学缺乏训练序列(教师操作)
同时古诗鉴赏教学也缺乏一定的训练序列,所以也就出现了老师各行其是的古诗鉴赏教学操作模式。这必将导致当前古诗鉴赏教学的混乱和无序。
二、在课本中建立科学完整的古诗鉴赏学习序列
在课本中建立古诗鉴赏学习序列(包括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的训练序列)势在必行。完整的知识系统是全面掌握知识点的前提。科学的训练序列是对知识体系的具体落实。所以应拥有整体意识,同时还要化整为零,零而不散。具体反映在课本中,就是把古诗鉴赏的知识体系全貌展现,同时训练序列把这些知识体系化整为零,分解到各个单元中去落实操作。
(一)古诗课文与古诗鉴赏知识各自独立分编(宏观上)
课本中的古诗课文应该与古诗鉴赏知识体系各自分编。最好把古诗鉴赏知识放在课本的最后以集中的形式出现。讓师生眼前有一个清晰的古诗鉴赏训练序列,对古诗鉴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程序有一个全貌的认识。
古诗鉴赏知识体系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介绍古诗的特点和基本常识。比如:什么是古体诗,什么是近体诗。什么是格律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等等。
其次,按照鉴赏一首诗歌的一般步骤,介绍相关的知识。包括四大部分:一、看“标题”;二、知人论世——看“作者、背景、注释”;三、诗歌内容——看“写了什么”(即诗歌写了什么意象,抒发了什么感情);四、表现手法——分析“怎么写的”(主要是分析表达技巧和语言赏析)。具体来讲如下:
1.看标题。标题富含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歌情感基调。所以鉴赏古诗的第一步就是读懂标题,读出标题后的信息。
2.知人论世。读诗讲究“知人论世”。因为诗歌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要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就要尽可能了解诗歌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主要作品、创作倾向、写作风格等等。所以在解读诗歌时,一定要重视“知人论世”背后蕴藏的这些重要信息。
3.诗歌内容——看“写了什么”(即诗歌写了什么意象,抒发了什么感情)。“诗歌内容”大致包括两部分,即“写了什么意象”“抒发了什么感情”。其中第一部分:“写了什么意象”,首先要求能够解读诗歌的字面意思。而这恰恰是学生读诗歌的第一个障碍。“凝练含蓄,言简义丰”是古诗词的最大特点。诗歌由于声律要求以及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往往会“省略成分、颠倒语序、改变词性”。因而造成很多地方不合语法。所以要想读懂诗家语,就必须学会把诗当文言文来翻译。
其中第二部分:“抒发了什么感情。”这是关于诗歌主旨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抓“诗眼”(情感关键字词)的角度来快速获取。众所周知,诗眼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是理解诗歌的钥匙。
抓尾句(卒章显志)。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想要把握诗歌主旨,就一定要注意诗歌的结尾。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点明主旨的重要作用。
析意象(把握特定意象的含意,快速理解诗意)。“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一般不是客观的描摹,而是融入了诗人感情的“意象”。多数意象都表达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某种特定的感情,所以这些意象也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就是典故。“言简意丰、耐人寻味”便是用典的作用。古诗十分讲究用典。诗人为了增加表达的生动和含蓄,往往会选择用典。有典故的诗歌,理解起来难度也增加不少。如果读者不知典故何意,就无法正确解读诗歌。所以诗文中一旦有典故,必将是理解的重点。
看题材(关注诗歌类别)。古典诗歌中常见题材有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等。每种题材的古诗当中都有常见的意象以及通常要表达的情感内涵。比如送别诗常见的意象有柳、船、长亭、短亭、南浦等。所抒发的情感也多是离情别恨、依依难舍、激励劝勉、安慰祝愿之情等。所以根据题材,可以预判诗歌的主旨。
4.表现手法——分析“怎么写的”。主要包括分析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结构手法)和赏析语言(品炼句、析炼字、分析语言特色)两部分。
总之,古诗鉴赏的这些知识体系应该在课本的最后,以集中的形式出现。为师生展现鉴赏知识体系的全貌,并且提供一个清晰的训练序列。这样需要学习哪些鉴赏知识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就都有法可依了。
(二)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迁移到具体的古诗课文中去验证(微观上)
很多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对古诗鉴赏的知识体系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此时就指着某首诗词中的句子问是什么艺术手法,学生可谓是一头雾水,等谈不上什么鉴赏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先讲清楚古诗鉴赏所需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对古诗鉴赏知识有了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把已经讲解过的知识点迁移到具体诗歌中去印证。甚至是迁移到具体的某个词语或者句子上,在课文中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把这些知识体系化整为零,分解到各个具体诗文中去落实。
学习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活动,最忌讳只听不练。相对于枯燥的纯理论知识,学生对感性的课文更有兴趣。所以在集中讲解鉴赏知识体系后,还要结合古诗文课文来具体运用理解这些知识点。通过对具体诗文的分析,来体会印证老师所讲的知识点,从中获取只属于自己的特有的感觉体会。通过一次次的深有体会的操作,把间接得来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的目标。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瑰丽宝藏,也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承者。古诗鉴赏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所以面对目前古诗鉴赏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迫切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科学的教学体系来弥补。作为一门课程的教材,语文课本应该提供一个布点科学、相对完整连贯的古诗鉴赏知识体系。按照这个体系的知识点,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让学生在具体的诗文中去完成理解和感悟,从而完成一个螺旋上升的训练序列。让“序列化”教学走进古诗鉴赏,为广大师生建立起一个以课本为载体的古诗鉴赏知识体系,随着学生理解力的提高,自然会对古诗鉴赏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鉴赏水平鉴赏能力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曾雯.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若干问题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17.
[2]魏艳娟.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3]丁郁洁.利用古诗词教学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D].扬州大学.2017.
李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华侨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