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项目化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
2021-06-06王春燕
从高中语文项目化阅读教学的实验来看,具有诸多意义,包括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以及有利于优化学生培养等。学校与教师要进一步落实好高中语文项目化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探讨高中语文项目化阅读教学的实验,结合问题成因,制定更为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高中语文项目化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的高中教育中,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从项目化教学来看,是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它并非是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而是始终秉承着学生的课堂主体思想,是基于师生互动前提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对此,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推进,也能够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以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更好地获得语文知识,并同时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现如今,已经有很多高中学校开展了项目化教学,但更多是理科学科。因此,语文教学中,也要积极做好应用工作,通过项目化教学改变过往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二)有利于优化学生培养
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的大计,而高中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加速理论的完善,以及方法的创新。那么首先从过往的高中语文教学来看,包括学校的要求、家长的期盼,以及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设置,都是以学生的分数为基础来展开,是在强调学生的纸面能力。同时,针对阅读中的大量课文,也会存在过度解读的问题,使其偏离了课文的本意。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时,仅仅是套用答题公式,并没有自己真正理解。对此,从这样一种教学来看,仅仅是完成了学生的高考任务,并没有实现对学生真正的培养。那么从项目化教学来看,它不仅仅是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也在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需要从阅读学习中提炼真正的技能。包括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认知能力、理性思维等,从而更好地充实自己的大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此外,阅读作为一个人成长中获取养分的重要途径,项目化教学的展开,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起阅读意识,并投入到终身阅读中,实现更为长久的学习。
二、高中语文项目化阅读教学的可行性
(一)教育宏观大局上的可行性
从我国当前的教育要求来看,更多是要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实用性人才。从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来看,包含了大量的国学精华。学生如果能够真正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价值观,但是却缺少了应用性。同时,从当前高中教育的普遍认知来看,语文恰恰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一方面语文同数学、英语一样是最为核心的三门学科。但是语文学习的难度,以及分数提升的难度则要明显小于另外两门学科,这也导致了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或者说并没有发现语文学习的真正价值。在语文教育中,所包含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在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后,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语文所蕴涵的优秀文化和人文素养教育,也能够更好地打造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后的具体要求。对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进一步提高对项目化教学的认识,完善项目化教学的方法,更好地发挥出项目化教学的优势。
(二)教师和学生个体上的可行性
从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寻求一条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既要符合语文的理论知识教学、也要符合语文的实践性教学,更要符合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对此,项目化教学同样是最适合的方法。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展开,更有利于打破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善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在氛围的驱动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其次,从学生角度来看,通过项目化学习,能够更好地强化自身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习的意义,并在高压且枯燥的高中学习生涯中,帮助自己减轻负担,放松心理,达到更健康的学习状态。
三、优化与完善的具体措施
(一)总体统筹规划课程
整体决定着部分,部分推动者整体。在高中语文项目化阅读教学中,也需要教师首先针对课程进行总体上的统筹规划,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大纲,以此来对教学起到总领全局的作用。同时,在项目化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观念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及时改变过往教学中以自身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明确项目任务,制定项目
在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始终明确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以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来同时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设置。以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培养为例,教师便可以针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和文言文进行整理,制作传统文化专题,组织学生进行统一的阅读学习。同时,在学生的学习中,向学生集中地渗透古诗词和文言文的知识,包括诗句的翻译、字词的翻译、文章的理解、作者的背景、时代的背景、传达的情感等。此外,除了教材内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此来丰富学生的阅读面,以及视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分组实施
在基于项目化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分组合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时,也要秉持着“组内差异,组间均衡”的原则,要保证每一个小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同时,在教师设置问题时,也并非是针对个人的问题,而是针对每个小组的问题。并由教师提出问题后,小组内部同时进行分工。例如由优等生负责问题的主要解答、中等生负责问题的讲解、后进生负责问题的总结和归纳等。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能够保证全体学生的参與,并在学生的参与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从过往的教学来看,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限制,教师往往很难关注到所有的学生,这也导致了部分学习较差的学生越来越远离课程,出现了客观上被放弃的问题。对此,教师除了通过分组的方式来关注这一类学生,融入分层教学理念,也可以通过微课等形式来制作专题教学视频。以基础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为例,分别制作视频。不同的学生也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性学习,以此来保证学习的收获。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所设置的学习小组,同样可以延续到课堂后,更好地延续课堂上的学习氛围。
(四)成果展示
仍是以传统文化的学习为例,当教师布置了学习任务,并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后,可在一段时间后,进行集中的成果展示。由每个小组选择代表上台展示。包括对教材内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以及课后积累的分享等。学生一方面需要进行流畅的朗读,并准确把握文章的含义,以及传统文化中传达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要形成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以及如果在生活中践行这些感悟。既要有意识,又要身体力行,充分融合理论与实践。而在学生完成成果展示后,除了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也要进行相互评价,并让学生思考,从他人的展示中,自己是否能够学习到其它东西,以此来实现学生之间的有效分享,达到互相借鉴、互相提升的效果。
(五)评价反馈
在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评价反馈十分重要的。不同于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更多以鼓励和引导为主。这主要是因为在学生的心中,教师的评价更加权威的。同时,当得到了教师的认可后,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动力。过程中,即便是学生出现了理解上的错误,教师也要避免过于直白的批评,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自行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在优化与完善高中语文项目化阅读教学实验的过程中,可通过总体统筹规划课程、明确项目任务,制定项目、分组实施、成果展示以及评价反馈等一系列方法来达到目的。意在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成因,找寻解决方法,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案策略,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磊.项目化教学在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的运用——以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为导向[J].新智慧,2020,000(019):118-119.
[2]卢笑妹.实现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程序科学化的路径[J].语文月刊,2019,000(005):P.49-51.
[3]张虹.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研, 2016,000(007):00314-00314.
[4]马锦镜.深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策略——谈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J].广西教育,2014(22):29-30.
王春燕,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