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司马光之“光”

2021-06-06汪金友

小品文选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单位名称资治通鉴司马光

汪金友

到了河南信阳光山县,发现很多地名和单位名称都与司马光有关。司马光大道、司马光广场、司马光公园、司马光宾馆、司马光小镇、司马光山茶园……更让人惊讶的是,在一个小村庄还有一家“司马光家宴体验馆”。

急问:“这里是司马光的家吗?”答曰:“司马光的家,在我们光山县城。而当年他们全家郊游的时候,很可能在这里吃过饭。”

于是,产生一个急切的念头,一定要到司马光的家里去看一看。据说,那不仅是他的出生之地,而且是他砸缸的地方。当然,司马光的时代,已经过去近千年,他的故居和那口破缸也是近年复建。

但当我们到那里的时候,还是被惊呆了。你看,司马光砸缸的场景塑像多么惟妙惟肖,几个小孩,有的惊呼,有的奔跑,而沉着冷静的司马光,已经用石头把大缸砸开一个洞口……院子里还有一口井,据说当年司马光一家吃的就是这口井里的水。

司马光的人生,确实闪出了光。他不仅历时19年,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成为中国史学的一部巨著,而且他为人温良谦恭、低调淡泊、刚正不阿、刻苦勤奋。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

他的“光”至今闪耀在他的家乡。光山县那些以司马光命名的地名,就给外地游客带来无尽的向往。更聪明的是,这里的人还借司马光之光,打造出“智慧之乡”的名片。如今的光山,已经成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生态魅力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借历史名人之光,弘扬地方文化,发展特色经济,树立品牌形象,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光的大张旗鼓“沾光”,没光的也想方设法“借光”。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奋发努力,让自己“发光”和“闪光”。没有“砸缸”和《资治通鉴》,就没有司马光之“光”。同样,没有智慧创新,也沒有今天的光山之“光”。

选自《解放日报》

猜你喜欢

单位名称资治通鉴司马光
胡三省苦心作注
火了1000年,一套被毛泽东翻碎了的书
火箭自己建
《资治通鉴》25句至理名言
永不说假话
司马光说谎受责
《资治通鉴》带我玩穿越
司马光“警枕”夜读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杂志2016年协作单位名录
你听说过“苹梨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