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诗”里的中国
2021-06-06郦波
郦波
盛唐有三大“明月诗”。排在第一的是扬州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誉为“孤篇横绝”。闻一多曾经这样称赞这首诗:“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共有36句,每4句换一个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另一首是李白的《静夜思》,历来被广为传诵。还有一首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也是一首以望月表达思念之情的名篇。
盛唐的这三首“明月诗”,其中有两首与扬州有关。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毫无疑问是扬州人在扬州写的诗,而李白的《静夜思》也是在扬州写的。
我们都会背诵李白的《静夜思》。但如果李白听到,他也许会说我们背错了,因为李白当年的《静夜思》并不是我们背的这样。在日本的小学教材里,有5首中国的诗词,其中第一首也是李白的《静夜思》,版本却不一样:“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这首总共只有20个字的诗,其中有2个字和我们的版本不一样。
其实,至元末明初,据文献记载,李白的这首经典就有8个版本。还曾有人统计过,从宋代至今,这首诗总共有50多个不同的版本。
《静夜思》里最大的争议是什么?是“床”字的释义。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静夜思》旁配了一张图,上面画着李白站在窗口吟诗,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床”字通“窗”。
马未都老师说,“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睡觉的床,而是小马扎,也就是那种小凳子。这种说法也是有印证的。魏晋时期,有个叫桓伊的才子,28岁就当上了荆州刺史,还是一位大音乐家。他每次出门,都会有很多狂热的粉丝追随。有一次他来到南京的一个渡口,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给他写了这样一张便笺:“闻君梅花曲,能为一奏否?”桓伊就“下马取床”,为他演奏了《梅花三弄》。这里的“床”是指小马扎。
通过大数据的统计,我发现,在唐诗中,“床”最多的释义是一种井栏。它是一种支撑物,天长日久之后,颜色会变成银灰色,所以被称为“银床”。比如李白写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词的来源,但是孩子们一起玩耍,怎么可能是绕着睡觉的床呢?而且床边也不会长出青梅来,这里的“床”就是井栏。还有一个旁证,就是古代人砌房要打井,有井的地方就有人家。柳永的词传播很广,“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故事可能是这样的:李白来到扬州,散金三十万,困于一家旅店。这是一个深秋的季节,深夜,李白看到院子里的月光照在井台上,于是睹物思情,就有了这首千古流传的《静夜思》。
说完诗,再来说词。
和月亮有关的词,内容有写中秋节的,有写元宵节的,还有写七夕节的。最出名的毫无疑问是扬州“老市长”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是写给他弟弟的,他把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都抒发出来了。而关于七夕节最好的词,当然是扬州人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还有一首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是朗朗上口:“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关于元宵节,还有一首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关于这首词存在着一个争议,就是这首词到底是谁写的。因为这首词的口吻像是一位女子写的,所以也有人认为这是仅次于李清照的一位女词人朱淑真写的,因为她也写过大量的《生查子》。
月亮在西方文化中,有时代表美,有时代表丑,还有的时候甚至是恶的。但在华夏文明中,月亮始终是美好的、纯洁的,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假如说西方文明追求的是空間的张力,那么华夏文明追求的就是时间的张力。
选自《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