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瓜蒌大田种植技术规范研究
2021-06-06程新松
程新松
摘 要:从种植环境选择、种植时间安排、种植地整理作畦、棚架样式、种植移栽、田间管理、采摘加工及冬季管理8个方面,对食用瓜蒌的大田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食用瓜蒌;大田;种植技术;规范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6-003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志码: B
食用瓜蒌,指以收获瓜蒌仁炒制食用为主的瓜蒌品种。瓜蒌籽炒制后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是近几年炒货市场的新宠,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其果实、果皮、根等兼可作药用,种植经济效益可观,市场需求量稳定,种植前景非常好。为保证瓜蒌产量和品质,大田种植要确保品种优良、操作规范。
1 种植环境选择
野生瓜蒌对种植环境要求不高,在河坝、荒山空地均能生长。实际生产中,为追求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品质,一般尽量选择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地下水位为0.8 m以下的壤土田块为佳,其他土壤经改良后也可以种植,沙性重的土壤不宜种植。大面积种植时要考虑交通运输问题,以方便搭架材料、肥料的运输、机械化进场操作,以及后期瓜果收获的运输。
2 种植时间安排
块茎种植一般在驚蛰节气后10 d左右、气温较稳定时进行,一般不超过4月20日,淮河以北可推迟到4月底;营养钵带苗移栽,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
3 种植地整理作畦
大田栽培,年前就要对田块进行翻耕,晒土14 d后开始整畦作垄,同时撒上有机肥(土肥、农家肥、杂肥亦可)。根据种植田块的自然水系走向开沟起垄,肥埋在垄下,垄宽2~2.2 m、高0.3~0.4 m(可根据当地旱涝情况作相应调整),行距3 m,行间开沟,沟宽0.8~1 m,四周开围沟。在位于垄中间垂直于沟的方向开一条1.5 m左右的宽沟,方便农用小型运输车辆作业。整理原则以有利于排水(保水)、保肥、方便耕作为准。北方偏旱地区可不用起垄,预留好排水沟、工作路即可。
4 棚架样式
搭棚架的原则是牢固,尽可能降低成本,方便人工架下作业,提高架面面积。棚架一般选用水泥桩柱(可以就地取材用木料或竹子),水泥柱规格为8 cm×7 cm×2.3 m,地下埋0.3~0.5 m。为方便人工作业,棚架高度控制在1.8~2 m,地面按3 m×3 m的间距立桩柱,所埋桩柱要横纵成行,四周柱子外扬倾斜,倾斜角在45°~60°,并向外放锚拉线;为保证拉力稳定,尽可能采用“八”字锚,每行桩柱横纵方向用钢丝在柱头相连,在架上形成3 m×3 m的方格,最外围桩柱用钢绞绳圈连,架上再用不锈钢丝拉成1.5 m×1.5 m的方格;钢丝着力点分别在外围柱和外围钢绞绳上,并用钢丝拉对角线,最后在钢丝网上面覆盖20 cm×20 cm网眼尼龙网。平原地区或面积不大的地块也可搭外围2 m×2 m、中间4 m×4 m的棚架。为保证瓜蒌架牢固,原则上要求一片面积不超过1.3 hm2。
5 种植移栽
为了提高瓜蒌的成活率及当年的产量,提倡用营养钵苗移栽。营养钵育苗应在每年3月初选用一年生,直径在0.5~1 cm、长3 cm左右的无病种根进行合理选育、消毒,用无纺布育苗袋装填营养基质,种根放进基质里,压实基质,装袋完成后置于温室大棚内苗床上,要求苗床平整,袋与袋间互相贴紧防止透风,合理控制温度,每天洒水1次,保持湿度,促其发芽。出苗2~3 cm,适时升起大棚膜炼苗。一般在3月20日以后,苗长10~15 cm,气温稳定在15~18 ℃时就可移栽。种植220~240株(按10株/667 m2左右均匀定植雄株),提前5~8 d在垄中央按株距0.9~1.1 m打穴,穴标准为20 cm×20 cm×30 cm,穴下面撒用硫酸钾复合肥作底肥,再填细表土20 cm,待栽种苗。有些农户为节约成本,用块茎种根直接下地,应选择一年生,直径2 cm、长度7~8 cm,断面白色,无黄筋或阴色的种根。切勿用多年生种根或线虫病害严重地块的种根,打穴深10 cm左右,平放块茎种根,盖土压实,可以铺设薄膜,保墒保温。20 d后做到常态田间检查,及时破膜出苗,防止烧苗。
营养钵苗移栽注意事项包括:①苗不能直接接触到肥料,防止烧苗,土壤肥力好时可不用撒底肥。②浇定植水,然后覆碎土,保持盖土略高于四周2~3 cm,防止沉水造成涝害。③移栽后遇长时间不下雨天气,要注意查看墒情,适时浇水。
6 田间管理
6.1 扶蔓上架
当瓜蒌主茎长到0.3~0.5 m时,垂直插好引苗支持物,用网绳将瓜蒌藤蔓固定绕在支持物上,每株留1~2根健壮苗,引其向棚架生长。
6.2 整枝打茬
一年生植株主蔓留1~2根(第2年后,每株只留1个健壮主蔓),及时抹除在架面以下主茎上的新生腋芽和新果,一般进行3~4次藤蔓就可到达架面,藤蔓上架后,做到均匀引蔓,全面铺开,架面主茎长到1 m左右,断其主头,促第一分枝生长,增加挂果率(二年生瓜蒌长势旺盛可不用断头)。生长中后期如果枝蔓过密,需剪去一些小枝、弱枝,疏除老叶。
6.3 追肥管理
当苗长至0.5 m时,用腐熟的轻粪水每7 d浇1次提苗,每次5~6担,长势弱的可以用稀释的水溶肥浇2~3次,同时视田块板结情况进行松土锄苗;当苗上架后,可在距离苗20~30 cm处开条沟或环沟追施农家肥200 kg和复合肥20 kg(以硫酸钾复合肥最佳),严防伤根烧根;盛花期、盛果时重施2~3次,多施钾肥,施肥要离根部30 cm以外;也可结合喷洒农药,加入0.2%磷酸二氢钾叶面肥2~3次,高温勿用;在7月末8月初可根据苗生长情况,在下雨时垄上撒施尿素10 kg/667 m2。
6.4 中耕除草
用块茎种根直接下地种植的,种苗栽植后可用芽前除草剂立即喷施1次,出苗后结合中耕施肥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提高土壤透气性,保持大田内无杂草,除草剂争取少用或不用。特别注意外围地沟、田垄的杂草要及时清除,保证大田内通风。根据农户经验,在瓜蒌园内养殖鸡或者鹅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方法,既能除草,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
6.5 水分管理
瓜蒌苗期,视墒情适时浇水;多年生瓜蒌,根系非常发达,较耐旱,但在生长旺盛期和果实膨大期要保证肥水充足。如果遭遇干旱,应及时浇水抗旱,但不能大水漫灌,遇涝则要及时排水,平时要保证沟内无积水。
6.6 保花保果
瓜蒌挂果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夏果生产阶段,时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7月下旬,这一阶段对最终产量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第二阶段为秋果生產阶段,时间从8月初至10月底,9月10日以后长出的瓜一般白籽多、出籽率较低,生产中一般对9月初以后开的花实施人工疏除,减少养分消耗,确保瓜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可根据瓜蒌生长情况喷施叶面肥保花保果。
6.7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根腐病、蔓枯病及根结线虫病,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黄守瓜、瓜绢螟等。生产中需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具体方法为:①选用抗病性好和没有根结线虫的优质种苗。②加强田间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性,及时除草,保持田内通风好,及时排除田沟积水。③实行2~3年水旱轮作,土壤定期消毒。
7 采摘加工
7.1 采收条件
品种不同采摘时间也有一定差异,一般在9—11月,瓜蒌果实由青泛黄、果皮变软时采摘,要分批采摘,及时清洗。采摘时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晴好天气时及时采摘清洗,采摘后如果遇上雨天,不要剖瓜,将鲜果堆放在干燥的屋内,防止瓜蒌鲜果破裂,待天晴后再洗。
7.2 采收方法
分批采摘成熟果实,采收时用剪刀在瓜蒂上方剪下,轻放在筐内,防止鲜果破裂。如果有病果、烂果提前采摘,单独无害化处理,早熟的瓜果也要单独清洗,洗好的瓜单独存放。
7.3 清洗加工
将瓜蒌鲜果切开至瓜蒂处,把瓜蒌籽和瓤一起挖出。将取出的瓜蒌籽和瓤的混合物倒入池内,放置12~24 h后充分搅拌放入洗籽机内,边放清水边洗籽;洗后的瓜蒌籽要在水中淘净瓜瓤和杂质,之后平铺在干净平坦的晒场上(最好在场地上铺一层尼龙网,这样晒出的瓜蒌籽干净,颜色好),厚度3 cm左右摊匀,每2~3 h翻动1次,一般晒7 d,晒至瓜蒌籽含水率低于12%时包装入库。挖完瓜瓤的瓜皮弄干作药材,瓜皮一般采用多次烘干方法,量少的晒干,将瓜皮内壳朝上依次摆放,经10~12 d阳光充分照晒后即可。近几年大部分农户都使用瓜蒌一体清洗机清洗,提高了工作效率,缺点是瓜皮无法保留。
8 冬季管理
(1)适时清园,当70%架面叶枯死时离地面2 cm处剪断主茎。
(2)将剪断的主茎及架上枯藤清除,拿到田块以外烧毁;彻底清除病株,在病株穴内撒施生石灰消杀,将患病块根带离大田销毁,减少越冬虫卵和病源。
(3)采摘结束后,对田块进行翻耕,去除杂草,翻耕深度以不伤害地下根为宜。
(4)气温降到0 ℃以下前,在根周围加盖灰土、稻壳或秸秆保温,防止根部冻害。
(5)连续种3年或3年以上的瓜蒌进行换种,冬季采取深挖移垄、晒土、土壤消毒等方式,预防根结线虫病及其他土传病害,挖出的瓜蒌根可作药材出售。
(编辑:李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