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伴失眠的临床研究

2021-06-05杨兆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8期
关键词:帕金森病病程疗效

杨兆兴

(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 老年病科,河北 丰宁 068350)

0 引言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较为高发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是世界上公认的疑难性疾病之一,由于其发病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因此给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均带来了严重损害[1]。有研究显示:帕金森病患者在临床上约有65%~95%的患者伴随睡眠障碍问题,临床上的主要表现包括:失眠、异态睡眠、白天嗜睡和睡眠发作等,其中,失眠是对患者精神造成最大损害的伴发症状之一,严重拉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让患者备受精神折磨[2]。然而当前,因帕金森疾病的病因病理暂无统一定论,治疗上也尚未发现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多选用传统治疗手段——药物干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治疗中,虽然西药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具有快速改善的效果,长期服药所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了极大地困扰,但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目前药物治疗仍是临床首选。而长期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用药剂量会增加,继而让患者产生天花板效应,并对药物产生依赖。因此,本研究拟将对来我院就诊的脑病科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7例老年帕金森病伴失眠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以探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现将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从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脑病科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7例老年帕金森病伴失眠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中西医结合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45~86岁,平均(63.57±4.35)岁,PD病程5个月至8年,平均(39.54±14.57)个月,失眠病程平均时长约为(24.5±18.68)个月,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约为(36.55±3.97)分。观察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43~90岁,平均(66.35±5.34)岁,PD病程1~6年,平均(39.34±13.24)年,失眠病程平均时长约(30.24±14.63)个月,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约为(36.58±2.87)分。通过对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无论在性别、年龄、病程长短和失眠病程时长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据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第一,口服美多芭(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服用剂量为125~250 mg,一天服用3~4次,具体服用剂量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进行适当调节。第二,进行睡眠康复治疗。主要通过刺激控制法和睡眠限制法进行综合治疗。第三,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除了安静外,还督促患者规范作息实践,保持心情愉悦,在适度运动中,增强家属对患者的陪伴时长。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方法:在观察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用了中医的自拟颤寐方,主原料及药量有:酸枣仁30 g,柏子仁15 g,龙眼肉、花生叶、钩藤、川芎、半夏、白术、黄精各10 g,炙甘草、陈皮各6 g,通过煎煮处理成颗粒剂后让患者口服。为保证药效,本研究中选用的中药方由某药业集团统一配备,具体的服用方法为每日1剂,用100 mL水冲服,用药时段应为晚饭2 h后,28天为一疗程。

1.3 纳入标准与观察指标。纳入标准: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学组于2006年发布的《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中关于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同时都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于诊断标准CCMD-3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所有被研究对象在开始本研究钱的7天内均未服用过其他镇静类催眠药物,且帕金森病H-Y分级不超过4期。所有患者均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患者及家属都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展开研究的。此外,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无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无精神病史,也不存在其他原因造成的失眠症状,患者均为主动配合治疗及进行本次研究。观察指标:患者的睡眠指标参照中文版的帕金森病睡眠量表(CPDSS)有关标准。患者的临床实际疗效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参照依据。疗效指数的计算方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并将患者在临床上的实际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当患者失眠症状消除,疗效指数高于96%时为治愈,当患者失眠情况有所好转,疗效指数介于71%~95%之间时为显效,当患者失眠情况有改善,疗效实数介于70%和30%之间时为有效,当患者治疗指数低于30%时被认为是无效[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DSS、睡眠情况、清晨疲劳感、日间瞌睡评分对比(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DSS、睡眠情况、清晨疲劳感、日间瞌睡评分对比( )

注:组内治疗前后对比,⋆P<0.05,组间治疗前后对比,⋆⋆P<0.05。

组别 n PDSS总分 睡眠情况 清晨疲劳感 日间瞌睡中西医结合组 39 治疗前 100.2±19.3 6.1±2.4 6.9±3.0 5.3±4.0治疗后 131.4±25.6⋆⋆ 7.3±2.3⋆⋆ 8.8±1.5⋆⋆ 8.7±2.6⋆⋆观察组 38 治疗前 104.5±23.4 6.3±2.7 6.4±2.9 5.9±3.5治疗后 117.5±21.3⋆ 6.8±1.9⋆ 7.6±3.2⋆ 6.9±2.8⋆t--3.254 2.354 5.314 3.252

表2 两组患者失眠临床疗效对比[n(%)]

1.4 统计学意义。本研究选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在本研究中,因n=77(n≥40且t≥5,所以检验卡方选取Pearson)。当P<0.05时,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DSS、睡眠情况、清晨疲劳感、日间瞌睡评分对比。由表1可以,经对两组患者治疗前PDSS、睡眠情况、清晨疲劳感、日间瞌睡评分等的综合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所上升,改善情况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失眠临床疗效对比。由表2对比可知,中西医结合组与观察组患者在帕金森病失眠治疗的对比中,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帕金森病作为一种中老年高发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性疾病,在临床上的病症表现主要由:运动缓慢、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有些患者还伴随认知情绪障碍、失眠、二便不正常、疼痛和疲劳等问题,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多器官还会被累及病变,进而影响各脏器功能,给患者的生活治疗和预后均造成不利影响[4]。在临床上,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左旋多巴制剂类药物,但对病程长和累积用药的患者而言,其疗效会逐渐下降,副作用也会逐渐显现出来。通过辅以中医疗法(如中药、针灸、中药熨疗)等对PD患者进行治疗,其优势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改善PD患者非运动症状和降低药物副作用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临床应用效果。

在中医学理论中,帕金森病属“颤证”范畴,主要是由于患者气血不足、肝风内动、筋脉失养造成,久而久之会造成患者肾精亏损,经脉失于濡润,继而累及肝脾肾等脏器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失眠属“不寐”范畴,通常被认为是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继而累及心肝脾胃肾等脏器。两者看似毫无关联,但给予病灶和发病机理角度而言,还有相通之处,因而在中医上可将二病合一,辨证论治。临床上,中医认为老年帕金森病伴有失眠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因虚致实,兼有受风、上火、痰湿、瘀积。所以在治疗中,通常先行益气养血,兼顾平肝熄风、滋阴补阳、清热化痰、行气活血。

本研究中选用的自拟颤寐方具有滋阴安神、益气补血,强心健脾、活血行气、疏肝解郁的功效,各味中药成辅相成,互为调和作用,实现了补泄平衡之功效,在治标的同时也能治本。基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本研究中所选用的酸枣仁、花生叶、钩藤等中药材具有抗抑郁、助眠的效果,通过对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对比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颁发失眠在临床治疗上的总有效性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本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颁发失眠在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帕金森病病程疗效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