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骨盆牵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1-06-05石林青冯娜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8期
关键词:骨盆椎间盘腰椎间盘

石林青,冯娜娜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0 引言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主要是指治疗后,原病变节段部位或对侧椎间盘出现再次突出的情况[1],是导致患者腰腿痛的常见病因。目前,非手术治疗一直是rLDH患者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案,可在避免手术创伤的前提下通过牵引、腰背肌体操、体外冲击波以及核心稳定性训练等保守治疗方式达到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骨盆牵引可有效缓解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而核心稳定性训练则可显著改善患者腰椎肌肉表面的肌电活动,从而促进腰椎结构稳定性的改善[2],二者联合应用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此,本文选择了我院收治的90例rLDH患者,对骨盆牵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患者资料。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rLD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骨盆牵引联合传统腰背肌训练;45例)与观察组(骨盆牵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45例)。对照组组年龄在28~59岁,平均(43.63±6.52)岁,男25例、女20例,椎间盘再突出节段:L3~4 7例、L4~5 22例、L5~S1 16例,初次治疗至复发时间为0.5~7.8年,平均(3.82±0.68)年;观察组年龄在27~62岁,平均(43.59±6.48)岁,男24例、女21例,椎间盘再突出节段:L3~4 9例、L4~5 21例、L5~S1 15例,初次治疗至复发时间0.6~7.9年,平均(3.76±0.70)年。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本次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中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3];②患者及其家属均充分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腰椎稳定性差的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③病情较为严重,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④多节段复发椎间盘突出合并双侧侧隐窝狭窄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①骨盆牵引:指导患者仰卧于多功能牵引床上,对其胸肋部与骨盆等部位进行固定,辅助其屈髋屈膝后,进行纵向间歇牵引,牵引5 min放松1 min,重复5次为一组,每日一组,连续治疗3个月。②传统腰背肌训练:包括屈伸运动、旋胯运动、轮替叩腰、触脚运动等,连续治疗3个月。

观察组:①骨盆牵引:同对照组。②核心稳定性训练:①仰卧位训练:患者取仰卧位,腿部并拢,双手置于胸前,利用悬吊绳将其双侧膝关节进行悬挂,使其骨盆抬高至水平,保持至无法耐受为止,可于休息30 s后再次进行重复训练。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其腰部、双侧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悬吊。②侧卧位训练:患者取侧卧位,腿部并拢,双手置于前处,使用悬吊绳对患者腰部及双侧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悬吊,随后慢慢抬高其骨盆至水平,保持至无法耐受为止,可于休息30s后再次进行重复训练。每次训练40 min,5次/周,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对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判定,其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2)腰椎功能对比。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总分为29分,分数越高表示腰椎功能越好[4]。

(3)综合疗效对比。显效:VAS评分及JOA评分改善幅度超过80%;有效:VAS评分及JOA评分改善幅度在40%~80%;无效:VAS评分及JOA评分改善幅度小于40%。

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并与治疗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其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文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进行对比,计量资料则采用()表示,行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VAS评分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VAS评分对比( ,分)

表1 VAS评分对比( ,分)

分组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5 6.85±1.54 4.83±0.56观察组 45 6.76±1.39 4.23±0.47 t-0.291 5.505 P-0.772 0.001

2.2 腰椎功能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JOA评分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JOA评分对比( ,分)

表2 JOA评分对比( ,分)

分组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5 12.85±1.54 18.75±2.07观察组 45 12.76±1.39 24.58±3.68 t-0.291 9.263 P-0.772 0.001

2.3 综合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率则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见表3。

表3 综合疗效对比[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经过初次治疗后,其解剖结构通常遭到了一定的破坏,易引起病变间隙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小关节应力的受损。且随着生活工作的逐渐恢复,其病变间隙周围结构的平衡也慢慢被打破,进而引起腰椎矢状面稳定性的受损,造成腰椎节段的不稳定状态,极易引起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的产生[5]。对此,临床多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方式,就再次脱出的椎间盘及瘢痕组织对神经根与硬膜囊的压迫问题进行解决,以此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

骨盆牵引是脊椎疾病中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消除椎间盘所受到的有害应力,促进突出物与神经根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从而解除粘连组织与挛缩的韧带及关节囊,以此缓解或消除椎间孔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达到改善局部循环、消退水肿以及解除肌肉痉挛的目的[6]。此外,骨盆牵引对患者内源性致痛调节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促进血液中致痛因子水平的降低,从而缓解其疼痛感。而核心稳定性训练则是针对机体核心肌群进行的训练模式,主要以稳定、力量、平衡等能力训练为主[7],相较于传统的腰背肌训练方式,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有效兼顾稳定肌与运动肌的力量训练,以此构建稳固的核心肌群,增加脊柱稳定性的基础上,大大增强躯干肌群的协调性,从而消除椎间盘受到的有害应力,促进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改善[8]。将而二者联合应用于rLDH患者中,可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改善整体腰椎结构的稳定性,获得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而本次的研究结果也充分验证了此观点。

综上所述,骨盆牵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rLDH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值得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骨盆椎间盘腰椎间盘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半躺姿势最伤腰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