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术式选择与效果评价

2021-06-05姚永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8期
关键词:耻骨疝囊术式

姚永波

(苏州工业园区星塘医院,江苏 苏州 215100)

0 引言

腹股沟疝俗称疝气,可分为以下类型,分别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及复发疝,这类患者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会导致肠梗阻、内容物嵌顿缺血坏死,严重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在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为该病常用治疗方式,是一种有效治疗方式,但是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后,患者存在较大的复发风险。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为目前常用治疗方式,是一种微创性手术,常见的术式为TAPP、TEP,临床应用具有较大优势,如创伤小、不留瘢痕、术后康复快等。但是在手术治疗中,选择不同的术式进行治疗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腹股沟疝患者60例,评价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术式选择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腹股沟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5~74岁,平均(60.72±3.82)岁,左侧疝13例,右侧疝13例,双侧疝4例,斜疝20例,直疝1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6~72岁,平均(59.66±3.51)岁,左侧疝12例,右侧疝14例,双侧疝4例,斜疝,19例,直疝11例。一般资料对比,P>0.05。纳入标准:年龄≥18岁;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复发性腹股沟疝;凝血功能障碍;嵌顿腹股沟疝;既往盆腔手术;心肺严重内科疾病;合并其他腹腔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

1.2 方法。腹腔镜设备为STORZ。对照组给予TEP治疗,全身麻醉,脐下作纵行切口,长约1.5 cm。向两端牵拉腹直肌,并且在腹直肌后鞘分离后插入10 cm套管,导入腹腔镜,形成腹膜外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12~14 mmHg,钝性分离腹膜前间隙至耻骨联合,将5 mm Trocar置入脐下6 cm及3 cm处,对疝囊突出部位进行判断,剥离疝囊,内环口疝囊游离后结扎切断疝囊,远端旷置止血。扩大腹膜前间隙至露出耻骨肌孔,并将补片覆盖在上面后直视下停气腹。观察组给予TAPP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脐下缘作弧形切口,长1.0 cm,巾钳提起腹壁,插入10 mm Trocar,建立CO2气腹,12~14 mmHg,腹腔中放入腹腔镜,探查疝囊。再在双侧腹直肌外侧缘平脐水平分别置入5 mmTrocar。距离疝环1~2 cm的地方将腹膜切开,充分游离腹膜前间隙,显露腹壁深血管、耻骨联合、耻骨梳韧带与腹直肌,显露髂耻束,继续分离耻骨梳韧带至其与股静脉交界处。分离止血结束后补片完全覆盖耻骨肌孔,3-0倒刺线缝合腹膜。

1.3 观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低即疼痛感轻;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SPSS 20.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36.83±15.73)min,出血量(12.64±4.75)mL,住院时间(2.20±1.07)d,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对比,P>0.05,见表1。

表1 治疗情况对比( )

表1 治疗情况对比( )

住院时间(d)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肛门排气时间(d)对照组 30 70.72±17.36 21.73±7.68 1.53±0.75 3.45±1.15观察组 30 36.83±15.73 12.64±4.75 1.42±0.53 2.20±1.07 t - 7.9236 5.5134 0.6560 4.3586 P - 0.0000 0.0000 0.5144 0.0000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33%)低于对照组(13.33%),P<0.05,见表2。

2.3 疼痛情况对比。术前,两组VAS评分对比,P>0.05,术后1天、2天,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2.30±0.51)分、(0.74±0.13)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表3 疼痛情况对比( ,分)

表3 疼痛情况对比( ,分)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天 术后2 d对照组 30 5.63±1.82 2.37±0.37 0.72±0.11观察组 30 5.49±1.63 2.30±0.51 0.74±0.13 t - 0.3138 0.6085 0.6432 P - 0.7548 0.5452 0.5226

3 讨论

腹股沟疝常见患病人群为老年人群,该病出现的主要原因为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随着腹股沟疝病情的发展,疝内容物也会出现变化,导致嵌顿,甚至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肠梗阻、肠绞窄坏死等,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近年来,腹股沟疝患者向老龄化发展,这类患者常存在基础性疾病,且疝囊较大,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时,比较容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术前必须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针对存在下腹部手术史者,可以先进行腹腔镜探查,如果患者存在粘连严重,无法进行腹膜前分离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考虑进行开放手术。

在腹股沟疝治疗中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为常用治疗方式,前者仅能缓解患者症状,延缓疾病发展,并不能取得治愈的效果。手术治疗是腹股沟疝一种可靠的方法,复发率较低。传统开放性疝修补术为临床常用手术治疗方式,这种术式治疗后,患者会存在明显的疼痛感,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取得了较大进展。以TAPP和TEP为最常用术式,这两种术式治疗方法原理相同,但是入路不同,其原理是在腹膜前间隙置入补片,覆盖“耻骨肌孔”整个薄弱区域,具有切口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3]。临床很多研究表明,患者的选择以及医师操作水平对TAPP和TEP手术成功率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手术治疗前,需要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尽可能规避手术风险。TEP直接进入腹膜前间隙[2],在腹膜、腹横筋膜浅层覆盖,均行腹膜前修补,均覆盖直疝、斜疝及股疝的发源地。TEP因全腹膜外操作,故较TAPP更合理[4]。TAPP是在腹腔内将腹膜打开后游离腹膜前间隙,能发现其他脏器疾病而且进行及时的处理,并且进入后能探查发现隐匿性疝,大大减少了漏诊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并且针对嵌顿疝内容物的数形及性质,能直接的观察,更有利于对嵌顿疝进行有效处理。疝囊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者,这类患者操作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建议选择TAPP。TAPP治疗过程中,要求医师操作技术熟练、解剖熟悉,减少术中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治疗安全性。TEP不进入腹腔,进而保证腹膜完整性,在老年人群较为适用,并且这种治疗方式不需要固定补片。进而防止对患者神经造成损伤,减轻患者疼痛感。但是TEP在腹膜外间隙操作,由于操作空间有效,进一步提高了对医师技术的要求,如果操作过程中稍不留意就会导致腹膜穿刺,这时就需中转为TAPP。TAP能避免腹膜缝合,但是并不能全面的了解疝囊总体情况,术中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因此,医师在关腹前需要进腹腔观察手术情况,进而提高手术安全性。有研究表明,术中神经损伤是术后出现疼痛的主要原因,腹股沟区存在疼痛三角,术中由于各种操作对神经造成损伤,通常情况下,这些疼痛是暂时的,并且无需进行特殊待的处理,疼痛是可以自行缓解的[5]。可见,相比于TAPP,TEP手术技巧高,难度大,手术时间长,进而增加患者出血量。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手术时间(36.83±15.73)min,出血量(12.64±4.75)ml,住院时间(2.20±1.07)d,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对比,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3.33%)低于对照组(13.33%),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对比,P>0.05,术后1天、2天,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2.30±0.51)分、(0.74±0.13)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需要注意的是在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治疗中,具体选择哪种术式还需对患者病情及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一般TAPP可行诊断性探查,发现隐匿疝,处理嵌顿疝、难复性疝、滑疝有优势,难度系数小,手术适应证更广。

综上所述,TAPP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手术适应证广,操作难度小,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整体效果优于TEP治疗,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耻骨疝囊术式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不同术式治疗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正常妊娠期耻骨联合间隙宽度变化临床观察
耻骨联合分离的痛,您了解多少?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两种术式切除子宫临床疗效
孕产妇要小心耻骨联合分离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比较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