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剧音乐中的琵琶演奏艺术分析

2021-06-05武小莉

艺术品鉴 2021年14期
关键词:表现力演奏者琵琶

武小莉

越剧兴起于清末地方戏剧的一种,源自浙江嵊县,繁盛于上海,如今已是闻名全国。越剧中的音乐汲取了传统戏曲的音乐精华,从而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抒情、柔雅、优美、委婉的音乐风格。琵琶的音域甚广,其音色亮丽柔美,弹奏技巧也十分丰富,极具表现力与感染力。鼓板、越胡和琵琶在越剧的乐队中被称之为“三大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戏曲的音乐伴奏历史中,琵琶的使用较为悠久,可追溯至宋元时期,在曲艺以及戏曲艺术兴起之时,琵琶便是最重要的伴奏乐器之一,其音色洪亮清脆,温柔与刚劲并存。慢奏时,其音色婉转缠绵,使人回味;快奏时,其表现力尤为鲜明,无论是独奏还是合奏,无论是说唱还是戏曲,都能够为其进行伴奏。到目前为止,琵琶在越剧中的伴奏规律以及作用都没有一个系统的总结。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越剧音乐之中琵琶伴奏及其演奏艺术的研究,阐述琵琶在越剧音乐及其发展中的贡献,以供众戏曲音乐与民族器乐的研究者参考,也对琵琶的实践与理论教学有一定推动作用。

一、琵琶与越剧音乐

(一)琵琶的特性

琵琶,作为中国民乐中最富有代表性以及表现力的民族传统的弹拨乐器之一,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与流传,琵琶音乐历经了四次发展高潮,才使得琵琶艺术逐渐完善。它拥有着宽广的音域,柔美的音色,丰富的演奏技巧,不但可以表现活泼、喜悦、抒情类乐曲,还可以表现铿锵、激昂类乐曲,且集独 奏、重奏、合奏以及伴奏于一身的乐器。最早出现的琵琶是四相十三品的,采用丝弦,其音质较为暗涩。而如今的琵琶发展到了六相二十五品,以十二平均律的序列依次排列,不仅转调便利,其音域越发宽广,可从 大字组的A 到e3。其琴弦也从传统丝质弦发展到今天的钢丝弦、尼龙弦等,不但使其音量与共鸣得到增强,更使其低音、中音区、高音区的音色得到强化,使得其音色更具穿透力。琵琶技法有传统与现代之分,且左、右手的技巧种类繁多,如左手的传统技法有拉、推、吟等传统的换把以及现代技法如大指按指与和弦按指还有二度换把等等;而右手的传统技法有如轮指类、弹挑类、扫拂类以及勾搭类等,现代新技法有如正反弹等等。正是由于琵琶的构造和音响,演奏技巧与表现力,使得其地位在越剧的伴奏中尤为重要,造就了琵琶在戏剧中的不可替代性。

(二)越剧声腔的发展和特点

在一百多年之前,越剧最初始是以落地唱书这种形式起步,到了越剧早期时有了“吟哦调”和“丝弦正调”,而后越剧又从三大戏曲绍剧、京剧和昆曲中习得了如导板、流水等板式,慢慢地形成了四工腔。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大肆兴起的女子越剧,主要得益于上海开放的文化环境。当时的越剧吸收繁多的地方曲艺和江浙小曲等,以适应女子越剧之需,并将板腔体的越剧音乐以四工腔作为基础,衍生造就出了尺调腔和弦下腔,一个抒情缠绵,一个深沉悲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戏曲音乐在不断推陈出新,各艺术家们便在保留其传统唱腔和板式的基础上,开创了新的唱腔和板式,越剧也因此出现了许多不同派系的唱腔,进而使得越剧音乐有了巨大进步与发展。这也使得抒情柔美、婉转细腻的越剧,在这戏曲百花园中别具一格,广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

二、越剧音乐中琵琶演奏艺术的作用

大音希声,大美无形,而音乐恰恰是这种无形艺术。就越剧音乐本身而言,其与生俱来的那种艺术美感便是越剧最直接的艺术表现形式。它通过琵琶的演奏,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身体上的放松,这就是艺术作用最直接的体现。具体详情分析如下:

(一)表现情感

由于配器技术不断地提高、发展,使琵琶的发挥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其在越剧的音乐伴奏里占据较大优势,如在“清板”中,琵琶是主奏乐器。而“清板”是极具越剧特色的音乐,譬如毕春芳所演绎的作品《三笑点秋香》,其中便十分鲜明地展现了琵琶在作品里起到的艺术作用。

a1 音的落腔也就是所谓的“落清板”,其将上句的唱腔进行拉宽,然后再将句末进行甩腔,运用多音轮的技法在固定的弦位弹奏三个音,再通过一手弹奏单音,一手弹奏两个音,以此达到弹奏三音的音响效果,表达剧中的唐伯虎喜悦欢快的心情。

(二)推进剧情的发展

在越剧中,剧情就是整个剧的骨架和脉络,通过剧情一步步地发展,剧中的人物性格才能得以展现,并且能够很好地将人物行为及作品中心思想突显出来。在越剧的传统表演形式里,一般通过情节转换及人物变化以此体现剧情的演变与发展,而在越剧中加以琵琶的演奏能增强越剧剧情发展的节奏,便于画面的转换以及提升观众心理的体验感,还有对越剧中音乐的演奏及曲式风格等整体的把握。由于剧中包含了许多不相同的场景,因此,琵琶在演奏的过程中,随着剧情的需要随时切换音乐风格,使得作品内涵、剧情的发展得到完美呈现。

(三)增强越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从本质上来说,音乐是抽象的,而受众的音乐感知依赖于本体的听觉器官。音乐通过对节奏与旋律进行组合,给予观众以无限的听觉享受和遐想空间,有益于提升观众对越剧的理解。在越剧的表演中,一般通过对演员角色的服饰、表情以及动作等进行包装以增强其艺术的表现力。而琵琶在越剧中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其艺术表现范畴,进而提高了越剧艺术的表现力。

三、越剧音乐中琵琶演奏的艺术体现

越剧音乐中的琵琶演奏对演奏者的要求极高,不仅要熟悉琵琶的弹奏技巧与特性,还需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来正确地驾驭琵琶弹奏。关于正确演奏琵琶需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一)拥有节奏美

关于琵琶在越剧音乐的演奏中的节奏美,是其艺术魅力的一大体现。在琵琶的演奏中,用两手进行单音式的快速击弦,并且能够保证其弹奏的力度要均衡、节奏要稳定,这是其基本要求。尤其对越剧中这种情感比较细腻的音乐而言,要求是更为苛刻的,而在实际的演奏中仍存在些许问题,譬如一些初学者在弹奏轮音技巧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其要领,其手臂力量和手腕力量用力不均衡,以至于其手指在弹奏时力度的差异十分明显,在演奏比较长的乐曲片段时,其轮音的弹奏会出现手臂发僵与疲劳的问题,从而缺失了其整体节奏感以及艺术美感。节奏在琵琶的弹奏中,是极为重要的,关乎其艺术美感的激发程度。因此,为了能够达到演奏要求,琵琶演奏者则需要进行大量的反复练习,攻克琵琶演奏在越剧音乐里的核心与难点问题,与此同时,还需注意其在弹奏的时候要保证其重音与低音进行准确的过渡,要保证其轮音的整体表现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与节奏美感,使人听觉得到极致享受。

(二)音色统一

琵琶是一种既可以表达宁静、深情的旋律,又可诠释洪亮、昂扬的音乐。所以在琵琶演奏中,需要更加注意其松紧、疏密与强弱间的转换对比,而这些都源自于演奏者对演奏技巧的掌控。对于专业的琵琶演奏者来说,需要在发挥特长与技巧的同时,尽可能地将其演奏特色贯穿于乐曲中,促使琵琶的演奏音色达到统一而极具歌唱性,使得轮音的音色富有感染力与艺术美。只有演奏者的动作足够灵活敏捷,才能让琴竹产生弹击力,从而发出生动、流畅、优美的音色及旋律。

(三)幕间独奏

在现代的越剧音乐之中,运用了大量的幕间独奏。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例,其背景音乐便是由琵琶的扫轮营造了剧情需要的紧张情绪。其乐曲的第一段采用了单音轮音,舒缓的旋律反映着夜盼亲人的深情意境,用单音轮竹来表达家庭与思乡的情怀。而琵琶独奏形式,是为了能更好地将曲中人物的独特性格体现出来。在轮音的弹奏中,最基本的就是其手腕的运动,只有充分理解和认识手腕与手指间的配合,才能精准地把握节奏,才能使琵琶的演奏更具乐趣性以及观赏性。

四、总结

结合以上所述,我们得以发现越剧音乐的声腔就是以简单基本的旋律,通过反复、紧缩与扩展,其凝聚了无数越剧人与作曲家的汗水及心血。越剧的音乐无法用语言进行诠释,它与演员、演奏者和观众们的心灵相通,这其中所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极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与内涵。这篇论文主要是对越剧中琵琶演奏的综合研究,分析琵琶演奏的艺术具有哪些作用和艺术的表现力,从而明确琵琶在越剧音乐的演奏中其突显的价值。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在越剧的音乐演奏中,琵琶能够最大化地将越剧音乐中的内涵表达出来。在如今的新时代,越剧音乐的创作家及演奏家们依旧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献上大批量的优秀越剧作品,同时赋予了伴奏乐器更广阔的空间,我们相信在越剧中,琵琶伴奏定会有更优的创新与飞跃。

猜你喜欢

表现力演奏者琵琶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纤变墨画
“琵琶”和“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