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西藏传统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雪堆白传统手工艺术学校为例
2021-06-05王湘宁陈红喜
王湘宁 陈红喜 卓 辉
(①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育部 江苏南京210037 ②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09 ③拉萨市科技局 西藏拉萨850000)
十八大以来,国家陆续颁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等政策,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据统计2017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126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1%,其中文化产品出口总额97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1]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建设“文化强国”、促进经济繁荣、培养文化自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文化产业由于转型乏力,创新不足而举步维艰。法国学者Julia Kristeva在2010年首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中指出“在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深处还存在文化危机,其实质就是传统形而上学、哲学和人类基本生存方式的危机。”[2]文化危机主要表现为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危机。[3]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曾经作为西藏第三大支柱产业的传统手工业由于体系构建、创新模式、分配方式、市场培育等原因造成运营模式落后、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和发展创新,影响贫困农牧民脱贫再就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巨大反差。据统计,2015年西藏民族手工业工业总产值11亿元,工业产值3.48亿元,出口创汇约300万美元,占自治区工业总产值6.14%。[4]振兴传统文化产业,对发展藏区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人才是制约传统手工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传统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创新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选择。
一、三螺旋理论视域下传统手工业面临的困境与难题
(一)信息时代西藏传统手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西藏传统手工业依然保持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工艺简陋、效率低下,个别步入产业化发展的产品也因研发能力不足缺少竞争力,由于品种单一,无法满足现代消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更因缺乏创新陷入发展困境。据调查,西藏旅游商品市场中,55%左右来自江浙、广东等地区,25%左右来自印度、尼泊尔等国家,西藏本土产品占有率不到20%。[5]从浅层次分析,说明西藏传统手工业文化产业与发达地区相比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没有产生品牌效应,尚未构建现代化营销理念,然而究其深层原因,是整个产业格局未能真正构建科学、完善的行业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体系所导致。[6]缺乏国家及行业层面支持的“文化传承人”培养体系是造成传统手工业产业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
(二)“三螺旋”理论视域下传统手工业从业人员分析及人才培养现状
“三螺旋”概念源于生命科学领域,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亨瑞·埃茨科瓦茨(Henry Etzkowitz)及荷兰学者勒特·雷德斯道夫(Loet Leydesdorff)于90年代中期将该模型引入社会学领域,运用“三螺旋”结构分析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协作关系,形成著名的“三螺旋”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这种创新体系中,大学、产业与政府之间构成密切合作却又相对独立的关系,形成三力交叠,有效协同,抱团上升的“三螺旋”这一新范式。在三螺旋理论视域下原本分属不同价值体系的政府、产业、高校在社会经济发展区域交织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形成长效的创新、育人动力机制。三螺旋创新结构理论,不仅对高校构建创新创业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当前面临困境的传统手工业创新人才培养与保护也同样具有深远影响。
西藏作为人类最后的净土,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2018年全区共接待游客336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0亿元,增幅29.2%[7]。承载民族文化的传统手工业面对巨大的市场,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却乏善可陈。“人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在行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从三螺旋角度分析传统手工业从业人员状况及人才培养现状。
依据三螺旋理论建立的政府、产业、学校协同架构应当紧密协作,相互支持。传统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部门的政策法规及运行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对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方向及产业的发展;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同样对政府的政策、产业的兴盛产生影响。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三者之间没能形成协调发展、互为动力的组织架构。
截至2015年底,西藏自治区注册的民族手工业企业约200家,各类从业人员约7万人,直接带动就业人数7778人。[8]由于历史原因西藏民族手工业企业具有救济性质,人员结构呈现弱势群体性、学历程度低的特点。从业人员包括孤寡老人、贫困家庭、返牧还林的农牧民甚至贫困儿童。文化结构如下:全区民族手工业企业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占0%,大专及中专学历占1%,高中学历占2%,初中学历占18%,初中以下(包括文盲)占78%。(2006年统计数据)[9]多年过去该局面并未彻底改变,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20年该校毕业生共计1513人,民族手工业专业毕业生56人,其中唐卡绘画29人,民族工艺品设计与制作27人,毕业后从事民族传统手工业制作18人,占专业人数32.14.%,仅占毕业生人数1.19%,可见就业观念的转变、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依然任重道远。再如现代转型成功的氆氇精品泽帖尔,传承人巴桑只上过小学二年级,截止2017年,合作社依然没有大学生,且缺少设计、营销、财会等专业人才[10]。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身兼多职的巴桑认识到人才对传统手工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认识到随着社会变革,对产业人才的定义已升级到不仅要技艺精湛还要了解知识产权、具有审美意识、能把握流行趋势、熟悉消费者心理、懂得市场营销、精通电子商务的“产业全才”。
民族传统手工业作为历史传承的文化遗产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经济、文化共同发展,在创造经济价值同时展现民族文化价值。历史证明只有保证文化、经济的双重持续发展,精品手工业才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机盎然、历久弥新。结合市场规律制定西藏传统手工业人才培养发展路径已刻不容缓。
二、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循环
(一)传统手工业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及影响因子
健康发展的传统手工业文化产业是一条循环往复良性发展的产业链。古老的民族文化、神秘的宗教色彩、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滋养着一代代传统手工艺劳动者。据统计西藏民族手工业品种花色约2000多种。五世达赖时期以政府名义组织手工业“展评会”,确立产品及产地优势,对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很多优质产品随着茶马古道远销不丹、锡金等地,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繁荣。价值的提升又促进产品产量及质量的提高,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可以说民族性、宗教性、地域性和创新性是西藏传统手工业的灵魂,而市场需求则为手工业发展指引方向。鉴于其独特的地理宗教文化环境,民族特需品占据着消费市场的主体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艺术品、旅游纪念品的占比也在逐年上升,反过来又影响创作者的再创作,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产业链;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消费能力购买相应产品,以资金形式回馈消费市场;消费市场服务于传承人和消费者,根据行业准则和规范与传承人进行利益分配,给予资金反馈,保证其创作的可持续性,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大量产品,保证其生活需求、满足其审美体验。
在传统手工业产业链上(见图1),文化传承者、消费市场、消费者是产业链的核心因素。文化传承者作为产业链的生产力、起始端,其创作质量、创作数量直接影响着传统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鉴于传统文化消费市场的特殊性,作为服务主体不仅要满足藏族同胞对民族特需品的需求,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艺术品服务平台,拓宽旅游文创平台。通过创新创意按需分层建立各级、各类服务平台,扩大消费市场,培养各类人群的消费观念,激发人们的消费需求。同时对文化传承者进行有效引导,鼓励其结合市场需求大胆创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审美意识反过来也影响产业资本的循环及文化产品的创作。
图1 民族文化产业循环链
总而言之,目前民族传统手工业人才培养,尚未满足三螺旋结构中政府、产业的协同发展需求,尚未形成各影响因素间的良性循环。政府虽然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促进传统手工业产业复苏,但传统文化传承者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并未彻底扭转,作为优化产业格局核心要素的传统手工业文化传承人并未得到科学系统的培养,因此迫切需要从宏观及微观层面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基于“三螺旋”理论文化传承人培养的宏观及微观循环
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民族手工业振兴的核心与基石,也是政府、产业、学校紧密协同的终极目标。在三螺旋视域下,资源获得有效整合,创新要素在三个主体间循环流动,宏观循环上产生彼此间正面、积极的效应;微观循环上各主体要素内部也形成有效的良性流动,发挥各自作用(见图2)。
图2 “三螺旋模型中传统产业循环链
当前社会各界已经形成培养民族传统手工业文化传承人的共识,但以传统手工作坊为主的培养方式,严重制约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影响产业的发展。因此,三方资源协同创新,以提高教育水平,使资源合理配置,良性循环,形成可持续发展体系。通过宏观循环结构,将培养传统手工业文化传承人作为三螺旋结构中各方协同合作的共同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的开展,调动资源,打造协同机制,改进现有教育体制,学校、企业、政府在发挥原有职能前提下,构建宏观循环基础上的人才培养微观循环。
学校、政府、企业之间跨行业的“宏观循环”:学校为产业和政府部门输送优秀人才、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教育政策,提供公共服务,鼓励产业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使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获得更多支持;产业则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就业渠道、产业信息。三者在积极的宏观循环中互相支持,协同发展。
“微观循环”的首要环节是教育链,学校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师资力量、提高管理水平达到教育水平、研究水平、学生专业水平的螺旋式上升;产业链中文化传承者的优秀作品进入消费市场,使各层级的消费者在艺术熏陶中逐步提高审美观念,提升产业经济效益,激发创作者的热情,使其创作出更多艺术精品;政策链中,通过制定科学的指导政策,规范行业秩序,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文化繁荣。
在共同目标指引下,学校、政府、产业在履行本职基础上“资源共享、利益共担、扩大职能、协同创新。”
三、雪堆白传统手工艺学校的实践分析
目前西藏地区仅有少数院校开设传统手工业专业方向,无论招生人数还是学历层次都有限,以西藏大学为例,学校虽然开设相关课程,但基本以学术研究为主,招生为四年一届,每届人数仅15人,这种曲高和寡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为政府提供更先进的管理方法,也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支撑。见微知著,作为西藏高等教育领军者的西藏大学尚且如此,其他院校又是怎样的状况?根据调查,现有民族手工业人才培养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差强人意,不足以支撑高速发展的传统文化产业。详见表1。传统作坊式的人才培养引发生源流失,教育水平失衡,难以保证教育质量,不利于产业长远发展。作为具有相当专业要求的文化服务产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由于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产业结构未能形成适宜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导致高速发展的传统文化市场动力不足,整个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基于三螺旋理论结合行业特色对传统手工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表1 西藏地区民族手工业专业招生情况
三螺旋理论以美国硅谷和新英格兰的相关经验为基础,不同国情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1]三螺旋理论并非一种固定模式的架构,而应是一种创新,在培养文化传承者实践中体现的教育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文化创新,是推动发展方式向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12]雪堆白传统手工艺学校创造性地践行了这一理论,给我们探索西藏传统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雪堆白”从十七世纪起便代表西藏地区手工艺最高水平,后来演变为管理寺庙、宫殿营造及手工艺人的特殊机构。2005年成立的雪堆白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这个名字向古老的文明致敬。创始之初沿袭传统手工作坊的模式进行生产、教育。2010年遵循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的运作模式成立雪堆白传统手工艺术学校,秉承“保护和传承民族手工艺术”的宗旨,招收藏区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免费教育培养。通过践行“6+1”的发展模式,在政府支持下,产业与教育“水乳交融、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富有西藏特色的“政府—产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改变家庭作坊式学习,在不断引入优质资源的同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通过文创项目,与政府签订系列合作协议,形成资本的有效流动,实现宏观循环下文化传承人培养的微观循环。
“6+1”发展模式由传统手工艺、职业技能培训、文化创意、文化旅游、TB-B政府文化工程、非遗博物馆这6大板块及1个商业点组成。围绕产业转型,公司不断调整发展路径,扩大业务范围,打造出自治区第一文化品牌——“雪堆白”。他们始终将传统手工艺板块作为公司的根基,摸索出“教学相长,以教育促发展”的新路径,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及文化效应,2019年学校被评为自治区首家民办技工学校,完成了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教育转型。
(一)学校与产业角色定位及机制
1.产教一体,师资共享
“雪堆白”是一种形散神聚的架构,践行“产教一体,师资共享,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培养模式,围绕“保护和传承”的宗旨展开教育、科研、生产、创新。学校是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和产业项目实施单位,2位国家级、6位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既是公司的中流砥柱,也是学校的专家,这样一种运作模式缓解了产业人才极度匮乏的压力,迅速建立高水平的师资团队;而学生也不局限于在校学生,工匠、村民、有志青年皆为“弟子”,通过因材施教加速产业人才培养,为文化传承者培养体系建立可供借鉴的实施方案。
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学习,需要大量实践及业界前辈的悉心教诲。“雪堆白”首席唐卡艺术家、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嘎玛丹增自幼跟随勉唐画派传人洛桑先生习画。成年后又先后师从噶玛嘎孜画派名家旦嘎和国家非遗传承人嘎玛德勒。他集众家之长,进行创新,终成大家。其得意门生也至少历经6-8年系统学习,通过北京故宫唐卡修复、参与各项中外文化交流展等最终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使者。
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的前提条件是专业性,即使技艺娴熟的工匠也需要不断丰富文化底蕴。例如复制世界唯一存世的万历版木雕大藏经《甘珠尔》,需要校对、雕刻、修补等6道工序,仅校对就先后四次。为提高工匠们的艺术感悟,项目组聘请专家教授藏族历史、经文诵读。就这样先后200人次参与,耗时3年多仅完成四分之一,预计这部鸿篇巨制大功告成需要10年左右。文化传承的艰辛由此可见一斑。
传统文化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根植于广阔的文化市场。学校开放大讲堂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无偿传授有志青年以扩大培育文化市场。正是对业界资源的高度重视和有效利用,使“雪堆白”成功转型。“产教一体,师资共享”加速人才迅速成长,产业发展壮大。传播民族文化的星火,让贫困孩子走上文化传承的道路,可以说“雪堆白”既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民族精神的写照。
2.围绕项目,优化课程
在文化产业中,体现产业发展、商业模式与时俱进的核心要素是内容和服务的创新。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不同于其它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服务理念上也应结合产业特点,大胆创新课程体系,围绕项目,优化课程结构。在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上既要考虑传统手工艺的创作技巧又要注重其文化内涵;既要关注文化的传承又要力求创新创意;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播也要培养精神的领悟和艺术的感悟。学校根据学生的基础及兴趣特长分为以下几个专业班级,见表2。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对班级层次进行动态调整。
表2 雪堆白传统手工艺术学校专业分班情况
在课程设置上,结合唐卡创作、金属铸造、雕塑等项目开设唐卡、金工、木雕等专业课及藏文、汉语、美术鉴赏、电影鉴赏等课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进行融合,塑造学生的知识架构,开阔学生的视野,为艺术的创新奠定基础。
民族文化传承绝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是在历史传承基础上,致力于前瞻性的现代追求。一味强调传统而忽视对文化发展的表现只能使传统文化固步自封,丧失活力。产品能否创新,能否引领时尚决定着产业的命运,只有顺应时代的产业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雪堆白”以做到与世界文明交流的“藏族传统手工艺术现代复兴”为目标,秉承传承与发展、坚守与创新的原则。一如学校构建“形散神聚”,其课程设置力求“开放包容”,非遗传承人、杂志社主编、历史文化名人、寺院金牌讲解、民间艺人……皆为文化大讲坛的座上宾,通过不拘一格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在文化交流、艺术探索中,为学生打开文明之窗,为他们的发展与创新奠定基石。
构建科学、规范的文化传承人培养体系是产业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精湛的专业素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是人才培养的师资保证。当前传统手工业渐渐复苏,对产业规律与产业人才定位还处于探索阶段,雪堆白的人才培养路径对民族文化传承人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当然由于学习传统手工业的学生知识层次薄弱,学校的课程结构有待完善,相对于专业性的要求,课程延展性有待提高。传统文化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形成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产权保护、财务管理等系列配套服务,所以在培养传承人高超技艺的同时,注意其文化结构的外延性必不可少。另外因为从业环境艰苦,生源流失情况严重,制约了文化传承人的培养。2020年开始,学校被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学生整体素质将得到很大提高,随着课程体系的完善、办学条件的改善,文化传承者创新培养体系将更加成熟。
(二)政府角色定位:制定政策、提供服务、引导扶持
政府在原有政策法规基础上,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落实知识产权法,给予资金及税收支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根据国家民族手工业振兴战略,自治区制定系列发展规划。“十五”规划将民族手工业定位为自治区六大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明确改造提升民族手工业的发展路径。优惠政策的出台,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证。此外,自治区建立全区非遗名录体系;健全民族手工业专业化人才评选、认定等制度;选录国家级项目89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8人,计划到2020年国家级、自治区级传承人名录人数超过130人,这些都为西藏民族手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3]
“雪堆白”的成长壮大同样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2016年雪堆白西藏手工艺术众创空间被拉萨工信局等部门认定为首家民企创办的自治区级文化产业众创空间。2019年自治区人社部设专项培训资金用于社会职业技能培训,“雪堆白”有三项“非遗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四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并被授予自治区代表性非遗扶贫工坊。2019年自治区人社厅组织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大赛,雪堆白承办了雕版、唐卡绘画两项比赛,取得雕版一等奖、唐卡二等奖的优异成绩。这次盛会更确立了雪堆白作为自治区文化产业第一品牌的地位,为学校的腾飞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政府经济支持、政策配套、教育引导,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分担投资机构风险,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师资团队得到锻炼,赢得更大发展空间,从而更热情地投入文化传承人的培养教育中。
通过“6+1”平台,学校、企业、政府围绕培养“文化传承人”的共同目标,在充分发挥原有职能基础上,契合另外两个机构的部分职能联合作用,有效配置资源,形成协同机制,解决存在问题,提高培养质量,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签署合作协议,构建“文化传承人”培养机制。雪堆白的成功充分证明三螺旋其实质是一种创新模式,是学校、产业、政府彼此协同、共同成长的创新育人动力机制。在三螺旋视域下,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不仅要提供教育研究,更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成为产业兴盛、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产教一体、师资共享”是实施传统产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基础。产业根据市场提出诉求,提供启动资金和业界导师;学校根据项目、结合学生的发展方向推荐人才参与其中,在项目组带领下,老师、学生参与项目建设,在分工协作过程中,更深层次理解产品制作流程,产业运行规律,并在实践过程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能力素养。产业通过完成项目,获得经济效益,培养、发现、储备产业人才。各界人才通过项目聚集一起,在政策保障下,以项目为纽带,开展有序合作,优化课程结构,实现三螺旋基础上的良性循环。
人才是产业发展壮大的动力之源。民族手工业文化传承人决不能等同于以往的“工匠”“手艺人”,他们要具有开阔的视野、现代化的审美、超前的意识、坚忍的毅力、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因此,政府层面要结合产业链做好顶层设计、政策引导,构建层级式、外延式、梯队化人才建设(高校、高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分层培养,各有侧重);重点建设一批传统文化产业示范校,发挥核心作用,通过强强联合,辐射周边,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产业与学校协同创新,建设“产教一体、产教联盟”科学培养体系。通过协同创新,解决传统手工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并从根源上解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难题,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手工业生态系统,为产业腾飞提供有力支撑。随着人才素质不断提高,民族传统手工业产业升级,产业革新将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