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氧化锆陶瓷悬臂树脂粘结固定义齿的远期疗效及对缺牙的影响

2021-06-05孙梦雯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氧化锆切牙义齿

钟 洁 杨 荣 孙梦雯

大量研究表明,粘结剂强度不足及缺少足够的物理固定力是粘结固定义齿失败的主要原因[1]。树脂粘结固定义齿(resin bonded fixed dental prostheses,RBFDPs)是一种能代替单个前牙缺失的微创疗法,具有操作简单、价格较低等优势,且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均较高。有研究表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RBFDPs对前牙患者具有较高美学效果,但长期效果较差,适用于短期修复体[2]。有学者发现,对单个前牙缺失修复时,采用全陶瓷RBFDPs具有长期显著效果[3]。另有研究表明,氧化锆全陶瓷悬臂RBFDPs的耐久性、效果、美观、功能等方面有极高效果[4]。本研究将探讨氧化锆全陶瓷悬臂RBFDPs对牙缺失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对缺牙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2月经我院诊治的牙缺失患者91例进行氧化锆陶瓷悬臂RBFDPs修复,按照患者牙缺失因素分为3组。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下实施。其中先天性缺牙患者组(n=54),共缺67颗牙;创伤性组(n=12),共缺16颗牙;其他原因组(n=25),共缺36颗牙。先天性组男21例,女33例;年龄14~74岁,平均(44.65±29.56)年龄;患牙位:上颌:中切牙12颗,侧切牙36颗;下颌中切牙11颗,侧切牙8颗。创伤组男5例,女7例;年龄13~73岁,平均(43.21±27.56)年龄;患牙位:上颌:中切牙3颗,侧切牙8颗;下颌中切牙2颗,侧切牙3颗。其他原因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14~72岁,平均(43.10±27.65)年龄;患牙位:上颌:中切牙7颗,侧切牙19颗;下颌中切牙5颗,侧切牙5颗。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牙分布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1~2颗牙缺失者;②无牙周炎、无龋齿或有轻微缺损,由固位翼覆盖;③牙釉质可用粘合面积≥30mm2者;④齿隙宽度与缺失牙齿大小相对应;⑤可适当咬合,能应用厚度为0.7mm左右的固位器翼;⑥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患牙严重或侵袭性牙周炎患者。

2.治疗:①准备工作:微创基台制备,仅用于牙釉质。固位器准备:薄舌贴面设计、精细切面修整肩、精细颈倒角。在近端区终点线未延伸至近端接触区。在近端准备约2×2×0.5mm盒子。另于扣带上形成针孔一个,仔细处理所有边缘与表面至平滑,见图1所示。②设计修复体:将印模取下,置入硬石膏。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设计修复体,首先将预烧结的氧化锆陶瓷磨光滑,再行紧密烧结与贴面。固定翼最小厚度0.7mm,近端接头最小氧化锆陶瓷为2mm×3mm水平垂直。最后仔细反复检查,边缘适应、美学、近端接触等多方面。③修复体处理与粘结:采用氧化铝颗粒对修复体结合面进行空气研磨,再用超声波冲洗。再隔离,用磷酸刻蚀牙釉质30s,再用粘结剂系统粘结修复体,见图2。

图1 为准备设计示图,C表示颈浅倒角,S为浅切口肩,B近端小盒,P为小针孔

图2 氧化锆陶瓷悬臂RBFDPs修复,舌侧图

3.疗效评价:①术后有无感染、脱粘、修复体丢失等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率(%)=(脱粘例数+修复体丢失例数)/总例数×100%,成功率(%)=[1-(脱粘或修复体丢失例数/总例数)]×100%;②分别对患者修复后即刻、修复后3个月、3年、5年的修复体的固位、边缘密合性、美观、粘结卫生状况、牙周健康等进行评价。上述项目满意标准:固位:粘结固定义齿与侧基牙结合牢固无动度;美观:义齿形态、颜色与邻牙协调一致;边缘密合性:瓷与基牙密合;粘结卫生状况:粘结处清洁无菌斑,无明显污垢;牙周健康:牙龈无炎症。

所有患者共随访5年,随访完成率100%。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或Fishe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先天性缺牙患者组总不良反应率3.70%(2/54),创伤组总不良反应8.33%(1/12),其他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8.00%(2/25);三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三组患者共脱粘3例(3个修复体),修复体丢失2例(2个修复体);当脱粘视为失败时,5年后成功率为96.70%(88/91),其中先天性组成功率98.15%(53/54),创伤性组成功率为100%(12/12),其他组为92.00%(23/25);当修复体丢失视为失败,5年后成功率为97.80%(89/91),其中先天性组成功率98.15%(53/54),创伤性组成功率91.67%(11/12),其他组成功率为100%(25/25)。

表1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n(%)]

2.三组患者修复后临床疗效比较:三组患者对修复即刻、3个月、3年后、5年后的修复体的固位满意、边缘密合性满意、美观满意、粘结卫生状况满意、牙周健康满意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修复后临床疗效比较

讨 论

研究表明采用氧化锆陶瓷悬臂RBFDPs的修复体在临床长期应用后有显著临床效果[5,6]。本研究采用的氧化锆陶瓷悬臂RBFDPs的修复体受外伤冲击下脱粘,但未出现断裂,分析其原因是氧化锆具有显著高于玻璃浸润氧化铝陶瓷的抗弯强度。脱粘后的修复体只需重新粘结上,而发生断裂的修复体则需更换。另有研究对前牙缺失患者采用金属陶瓷悬臂式RBFDPs和2端固定式金属陶瓷行15年的远期观察结果显示,金属陶瓷悬臂式RBFDPs的成功率为100%,而另固定式的成功率为10%[7]。进一步分析2端固定式金属陶瓷的低成功率发现,是因2个基牙的不同运动,导致固定器翼出现剪切力,从而发生脱粘。

近年来,大量研究对先天性牙缺失患者咬合系统的恢复作出评价,得到采用代替疗法有助于种植体治疗的结论[8]。有研究进行12年随访表明,自体移植成功率为89%;5年随访的植入体成功率为95%[9]。既往研究表明,RBFDPs与牙保留的其他不同义齿成功率为60%以上[10]。而本研究表明,采用氧化锆陶瓷悬臂RBFDPs替代先天性牙缺失5年成功率均为98.15%。该替代疗法超过了其他替代疗法的成功率,与以往研究[11,12]结论一致。氧化锆陶瓷悬臂RBFDPs技术是采用固定翼粘结固位,固定翼最小厚度0.7mm,氧化锆陶瓷经打磨后光滑,对牙美观度影响较小。另氧化锆陶瓷经打磨后光滑,再行紧密烧结与贴面,近端接头最小氧化锆陶瓷为2mm×3mm水平垂直,氧化铝颗粒对修复体结合面进行空气研磨,再用超声波冲洗。再隔离,用磷酸刻蚀牙釉质30s,再用粘结剂系统粘结修复体。提高义齿边缘密合性,且加强固位,无外力作用下不易脱落,不损害基牙的牙周健康。且对所有的病例在基牙预备时无需局部麻醉,粘结后无牙髓刺激症状,对牙体牙髓组织损伤小,患者容易接受[13,14]。本研究三组患者对修复体的固位、边缘密合性、美观、粘结卫生状况、牙周健康均为满意,且修复即刻直至修复后5年内均无明显变化。表明患者对氧化锆陶瓷悬臂RBFDPs技术有较高满意度,从而说明氧化锆陶瓷悬臂RBFDPs技术的临床疗效较高。

猜你喜欢

氧化锆切牙义齿
氧化锆牙种植体的现状与未来
双牙弓前突患者拔牙内收后根管治疗对切牙牙根吸收影响的研究
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
牙科停诊假牙和牙套有问题怎么办
隐形活动义齿为啥还流行
拔牙后多久能镶牙
一种高韧性氧化锆基复合粉及其制备方法
成人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切牙区牙槽骨面积锥形束CT研究
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耐高温改性电熔氧化锆及镨黄色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