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区大气气溶胶物理特性分析
2021-06-04李敏娜
李敏娜,钱 震,蒋 荣,陈 帅
(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南通 226006)
0 引言
大气气溶胶粒子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其粒径范围为10-3~102μm,能在大气中驻留至少几个小时[1]。气溶胶粒子在大气环境中的行为与其粒径大小密切相关,其数浓度谱分布特征能深入揭示颗粒物在大气中的生成、传输、转化和去除,对气溶胶理化特性及其影响的研究有重要意义[2]。
目前在国内多个地方,多种环境下开展了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的在线观测,包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东北地区。分析内容包括:不同季节的气溶胶数浓度的变化及影响因子[2-5],超细颗粒物粒径谱的分布特征[6],典型天气条件下的数浓度谱分布特征[7-9],气溶胶数浓度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5,8-9]。
国内外对重大污染源区大气气溶胶特性研究工作开展较多[3,5,9-10],而对较清洁或者二、三线城市大气气溶胶特性研究较少。虽然南通是沿海城市,也会受到北方污染源输送的影响,本地污染源排放仍有减少空间,因此,有必要开展南通地区的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的相关研究,这对灰霾防治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和观测时间
南通市地处北纬31°1′~32°43′、东经120°12′~121°55′,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黄海,南临长江。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00~1100mm,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夏季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40%~50%。观测时间为2017年12月1日—2018年11月30日。观测地点是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七楼楼顶,位于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1.2 仪器与方法
数浓度数据采用Grimm 180环境颗粒物监测仪,测量粒径范围为0.25~32μm,用来连续观测气溶胶,可以实时测量31个粒径的气溶胶数浓度和PM10、PM2.5和PM1的质量浓度,时间分辨率为1min,文中采用的均为小时均值数据。
2 结果和讨论
2.1 数浓度总体变化趋势
由图1可以看出,观测期间南通市气溶胶数浓度日平均为368个/cm3,最高值出现在冬季,为 1578个/cm3,最低值出现在夏季,为37个/cm3。春、夏、秋、冬气溶胶数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96个/cm3、281个/cm3、265个/cm3、519个/cm3。冬季气溶胶数浓度最高,春季次之,秋季最低。冬季数浓度整体波动幅度明显大于春、夏、秋季。表1对比了不同城市的大气气溶胶的数浓度。四个城市的季节变化类似,均是冬季最高,春季次之,夏季和秋季相对较低。采用相同仪器的福州四季平均数浓度比南通高,原因在于南通属于沿海城市,空气扩散条件较好,气溶胶数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南京春季的气溶胶浓度比南通和福州夏、秋两季低一个量级,珠三角江门市和北京气溶胶浓度比南通高1~2个量级,原因在于仪器不同,南京采用是APS-3321仪器测量,该仪器测量粒径范围为0.5~20μm,江门将SMPS和APS-3321两个仪器结合起来测量,测量粒径范围为0.003~10μm,北京采用WPS-1000XP仪器测量,粒径范围为0.02~1μm,均与本文的仪器测量的粒径范围不同,且小粒径粒子对数浓度的贡献非常大[12]。
图1 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气溶胶数浓度日变化
表1 不同城市大气气溶胶数浓度对比
2.2 不同季节数浓度日变化
将粒径分为四个部分:0.25~1μm,1~2.5μm,2.5~10μm,10~32μm,将一年的数浓度取均值,得出0.25~1μm占总数浓度的比值为99.94%,1~2.5μm占比为0.054%,2.5~10μm占比为0.0079%,10~32μm占比为0.000095%。图2是不同季节四个粒径段的数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图可见,南通市春季PM1-32日变化呈单峰分布,峰值位于11∶00,而春季PM0.25-1日变化较为平缓。夏季PM0.25-1和PM2.5-32日变化呈单峰分布,峰值位于12∶00,夏季高温高湿的天气利于新粒子生成[4];PM1-2.5日变化呈多峰分布,在 8∶00、12∶00、19∶00出现高值,说明该粒径范围粒子的生成除了受太阳辐射影响,还有人为因素,比如汽车尾气排放。秋季PM0.25-32日变化呈双峰分布,峰值位于7∶00-8∶00和19∶00,与早晚高峰汽车尾气排放有关。冬季PM0.25-2.5日变化呈双峰分布,峰值位于8∶00-10∶00和18∶00-19∶00,与上下班高峰期吻合;冬季PM2.5-32日变化呈多峰分布,表明这个粒径段粒子的生成受多种因素影响。
图2 春、夏、秋、冬季四个粒径段(0.25~1μm,1~2.5μm,2.5~10μm,10~32μm)气溶胶的数浓度随时间变化
2.3 不同季节数浓度谱分布
数浓度谱分布指的是单位粒径范围数浓度的大小,可以用谱分布函数描述。图3是不同季节的数浓度谱分布情况。随着粒径增加,数浓度谱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由于仪器观测范围的限制,四季数浓度谱均呈单峰分布,且谱峰值都出现在0.29μm附近。总体来看,冬季数浓度最多,春季次之,夏、秋季最少。春季、夏季、秋季在0.265~0.29μm粒径段减少幅度最大,减少比例分别为21%、45%和43%。南通市区的气溶胶数浓度主要由1μm以下的粒子贡献,>1μm的粒子数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
图3 南通市区不同季节数浓度谱分布
2.4 不同AQI条件下数浓度变化
表2和表3是不同AQI条件下不同粒径范围内颗粒物数浓度变化及百分比变化。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AQI的增加,PM0.25-1的颗粒物呈现倍数增长趋势,PM1-32的颗粒物增长速度略缓慢,表明随着小颗粒数浓度的增加,空气质量状况的下降更为突出。从表3可看出,随着AQI的增加,PM0.25-0.5和PM1-32百分比呈减小趋势,而PM0.5-1的百分比呈增加趋势,表明PM0.5-1的增加对空气质量状况的下降有重要贡献。
表2 不同AQI条件下不同粒径范围内颗粒物数浓度变化 (个/cm3)
表3 不同AQI条件下不同粒径范围内颗粒物数浓度百分比变化 %
3 结论
(1)南通市四季气溶胶数浓度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数浓度整体波动幅度最大。
(2)南通市春季PM1-32日变化呈现单峰分布,峰值位于11∶00;夏季PM0.25-1和PM2.5-32日变化呈现单峰分布,峰值位于12∶00,PM1-2.5日变化呈现多峰分布,在8∶00、12∶00、19∶00出现高值;秋季PM0.25-32日变化呈现双峰分布,峰值位于7∶00—8∶00和19∶00;冬季PM0.25-2.5日变化呈现双峰分布,峰值位于8∶00—10∶00和18∶00—19∶00,PM2.5-32日变化呈现多峰分布。
(3)南通市区四季数浓度谱峰值均为0.29μm,气溶胶数浓度主要由1μm以下的细粒子贡献,粗粒子贡献很少,>1μm的粒子数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
(4)随着小颗粒物数浓度的增加,空气质量状况的下降更为突出,尤其是0.5~1μm的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