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痰助运通络方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2021-06-04郭召平黄天生

西部中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通络肝功能纤维化

郭召平,苏 琴,黄天生,2△

1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 201800;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有数据显示在我国发病率约11%~15%[2],其中发生肝纤维化的比例达25%[3]。肝纤维化是NAFLD 进展为肝硬化的重要中间病理过程[4]。有研究显示,约20%的NAFLD 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另有部分患者可演变为亚急性肝衰竭和肝细胞肝癌[5]。约40%肝纤维化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肝硬化出现并发症时多无症状[6],然而肝纤维化是可逆转的,只有进展到肝硬化阶段才无法逆转[7-9]。可见早期诊治肝纤维化是阻止NAFLD病情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化痰助运通络方治疗NAFLD肝纤维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病例来自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2016 年1 月至2018 年8 月NAFLD 患者。按1∶1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样本量为39 例。因对照组病例脱落1 例,实收录病例77 例(治疗组39 例,对照组38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 年修订版》[1]制定: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每周140 g(女性<每周70 g);2)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等其他可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3)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异常;4)B 超具备以下3 项中的2 项:(1)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回声强于肾脏;(2)肝内胆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内远场回声衰减。

1.2.2 中医证侯诊断标准 参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疗方案》[10]中痰瘀互结证,主症:肝区不适,胁肋疼痛、痛有定处;次症:食欲减退,脘腹胀满,乏力,恶心欲吐,肢体困重,大便稀溏或黏腻,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涩或弦涩。凡具备主症3项或/和次症2项者,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及中医证型诊断标准;2)年龄18~75 岁;3)性别不限;4)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及剔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2)精神疾病、智力障碍者和孕妇;3)不符合纳入标准者;4)研究过程中依从性差,不能遵从治疗方案进行临床研究者。

1.5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化痰助运通络方,药物组成:苦参15 g,虎杖15 g,玉米须30 g,皂角刺10 g,威灵仙10 g,丹参15 g,红花10 g。上述药物煎取100 mL,每天2次,早晚分服。对照组予易善复(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10,规格:228 mg)每次456 mg,每日3次。中药煎剂和西药均由本院药剂科统一制备和提供。两组疗程均为24周。

1.6 观察指标

1.6.1 临床症状评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按照患者症状轻重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分别记为0、1、2、3分。

1.6.2 肝纤维化血清指标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血清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rocollagenⅢPcⅢ)、血清Ⅳ型胶原蛋白(type Ⅳcollagen,Ⅳ-C)、层黏连蛋白(laminin,LN)。所有研究对象早晨空腹抽取静脉不抗凝血,分离血清,置-20℃冰箱保存,采用放免法集中专人同批检测。

1.6.3 肝功能主要生化指标 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于清晨空腹采血后送检化验室。

1.6.4 血脂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于清晨空腹采血后送检化验室。Fibro-scan(瞬时弹性扫描仪,FS)硬度值。

1.6.5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制定。临床控制:症状分级减少3级,肝功能、血脂等检查均正常;显效:症状分级减少2 级,肝功能、血脂等检查改善率>60%;有效:症状分级减少1 级,肝功能、血脂等改善率>3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肝功能、血脂等无明显改善。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采用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两组治疗后胁肋胀痛、脘腹胀满等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M(P25,P75)] 分

2.2 肝功能、血脂、肝纤维化指标及FS两组治疗后γ-GT、AKP、PCⅢ、HA、Ⅳ-C、LN 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U/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U/L

注:与治疗前比较,**表示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mmol/L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表示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及FS硬度值比较()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及FS硬度值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5

2.3 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控制9 例,显效20例,有效8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4.9%(37/39);对照组临床控制5 例,显效8 例,有效18 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6%(31/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75,P<0.05)。

3 讨论

虽然肝活检是公认的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由于有创伤性导致临床接受率不高[12]。因此,无创性肝纤维化诊断手段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血清肝纤维化指标、FS 是主要的诊断手段。HA、PCⅢ、Ⅳ-C、LN 是常用的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非创伤性指标[13]。FS 是新近开展的通过检测肝脏硬度值来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具有无创、无痛、简便快速的优点[14],其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阳性预测值高达94.71%[15]。

中医学无NAFLD 肝纤维化病名,依其疾病特点归属于“肝癖病”范畴,病位在肝,与脾相关,本病患者多饮食无度,肥甘不节,脾胃运化不及,水谷不化精微,转成痰湿,遂见腹满体丰之形。“痰湿”为病之祸首[16]。痰湿内停,气机郁滞,久则肝络瘀阻,痰瘀互结,气血津液不达,肝木乏养而失条达之性,故成纤维化。有学者发现重度NAFLD中以痰瘀互结型多见[17]。痰瘀互结型患者的PCⅢ、Ⅳ-C 等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表明痰瘀互结可能是脂肪肝向肝纤维化发展的主要病机[18]。本研究结果发现,化痰助运通络方与易善复比较,在改善胁肋胀满等症状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证实了活血化瘀通络是治疗NAFLD 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验证了“痰瘀互结”是本病主要病机的正确性。化痰助运通络方是治疗NAFLD 肝纤维化的验方,方中苦参为君,健脾燥湿,荡涤湿火;虎杖、玉米须为臣,虎杖利湿通便,玉米须渗湿利尿,俾痰湿从二便而出;脾气苏,则乏力轻、胃纳增、肢重缓,便溏减。肝主升发之机,肝为痰蒙,气机不展,肝络不畅,气滞络阻而痰湿难行。皂角刺散结通络;威灵仙通行十二经络;丹参养血活血;红花活血通经,四者共为佐使药。肝气疏,肝络畅,瘀血散,故胁痛、腹胀等得缓。化痰助运通络方较易善复在改善HA、PCⅢ、Ⅳ-C、LN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与丹参、红花等药物的抗纤维化作用有关[19-21]。肥大的脂肪细胞压迫胆管可引起γ-GT 的升高[22]。化痰助运通络方在改善γ-GT、AKP 方面优势明显(P<0.05),可能与本方减少肝内脂肪浸润有关[23]。两组在改善ALT、AST、血脂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测方中健脾化痰药物改善肝功能与血脂代谢作用[24]与易善复相当。两者在改善FS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主要与观察时间偏短有关。

综上所述,化痰助运通络方能改善NAFLD 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清肝纤维化等部分指标,是治疗NAFLD肝纤维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通络肝功能纤维化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Atg5、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
滋阴养血通络贴对痛风肾蛋白尿影响的临床观察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