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田U341E型自动变速器传动比的计算

2021-06-04夏良耀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离合器齿轮变速器

夏良耀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112)

1 齿轮变速机构的特点和功能

1.1 结构特点

U341E型自动变速器安装在丰田卡罗拉轿车上,它的齿轮变速机构采用了CR-CR式行星齿轮机构,这是一种将前和后行星齿轮架连接到齿圈的行星齿轮装置,根据这二套行星齿轮组件在变速器中的位置,分别称作“前行星架/后齿圈组件”和“后行星架/前齿圈组件”。这二套行星齿轮组件分别同各自的太阳轮连接起来,加上控制其转动的制动器和离合器,以及传递扭矩的轴,组合起来就构成四速行星齿轮机构,可产生四个前进挡速比和一个倒档速比。U341E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2是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传动布置示意图。

图1 U341E型自动变速器结构简图

1.2 主要部件的功能

U341E型自动变速器变速齿轮控制部件主要有三个离合器(C1、C2、C3)、三个制动器(B1、B2、B3)、二个单向离合器(F1、F2)和二套行星齿轮组件组成,通过各部件的动力传递,最终把动力输出到中间轴主、从动齿轮及差速器,实现车辆的正常行驶。各部件的主要功能和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情况见表1所示。

图2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传动示意图

表1 主要部件的功能和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情况

2 变速器各挡动力传递情况及传动比计算

丰田 U341E型自动变速器齿轮变速机构是由二个单排行星齿轮组件所组成,各挡传动比的计算应根据各个行星排被控制的具体情况(是否制动或闭锁)来定。各个行星排构件转速方程式[1]为:

式中:

na1、na2——前、后排太阳轮的转速;

p1、p2——前、后行星排的特性参数(,Zb——齿圈齿数,Za——太阳轮齿数);

nb1、nb2——前、后齿圈的转速;

nx1、nx2——前、后行星架的转速。

2.1 1挡

2.1.1 变速器动力传递情况

当变速器换挡手柄处于“1”挡(D→1、3→1和2→1)时,由图1和图2及表1可知,此时换挡执行元件C1和F2参与工作。前进挡离合器C1接合,输入轴的动力通过C1传给前太阳轮,再由前太阳轮传给前行星轮和前排齿圈,此时,单向离合器F2阻止后行星架/前齿圈组件逆时针转动(后行星架/前齿圈被固定),使得前行星架/后齿圈组件顺着输入轴的旋转方向转动,并把动力传给中间轴齿轮副。此时后排行星齿轮组处于空转状态,动力传递路线:输入轴→C1→前排太阳轮→前排行星轮→前排行星架→中间轴主、从动齿轮→输出轴[2]。

2.1.2 传动比计算

由于后行星排作空转不传递动力,因此传动比的计算应根据前行星排的工作情况来确定。前行星排的运动特性方程式[1]为:

由于前齿圈被单向固定(nb1=0),所以变速器处于“1”挡时的传动比为:

2.2 2挡

2.2.1 变速器动力传递情况

当变速器换挡手柄处于“2”挡(D→2、3→2)时,由图1和图2及表1可知,此时换挡执行元件C1、B2和F1参与工作。前进挡离合器C1接合,输入轴的动力通过C1传给前太阳轮,再由前太阳轮传给前行星轮和行星架,此时,单向离合器F1和制动器B2联合作用,阻止后太阳轮逆时针转动,此时动力传递路线:输入轴→C1→前排太阳轮→前排行星轮→前齿圈→后行星架→后排行星轮→后齿圈→前行星架→中间轴主、从动齿轮→输出轴[2]。

2.2.2 传动比计算

变速器在“2”挡时动力发生在前、后行星排,各个行星排构件转速方程式[1]为:

由于B2和F1的联合作用,使得后太阳轮不能逆输入轴转动而被固定,因此na2=0。另外,后行星架/前齿圈和前行星架/后齿圈分别各自固装在一起,因此得:nb1=nx2;nb2=nx1。由以上方程式解得变速器处于“2”挡时的传动比为:

2.3 3挡

2.3.1 变速器动力传递情况

当变速器换挡手柄处于“3”挡(D→3、3→3)时,由图1和图2及表1可知,此时换挡执行元件C1、C2和B2参与工作。前进挡离合器C1和直接离合器C2接合,输入轴的动力传递分为二路:一路通过 C1传给前太阳轮,再由前太阳轮传给前行星轮及前行星架输出;另一路通过 C2传给后行星架/前齿圈,再传给前行星轮及前行星架输出,这时前后排行星齿轮组锁成一体旋转,后排行星齿轮组处于空转状态。另外F1与B2配合,阻止后太阳轮逆时针转动。动力传递路线:

2.3.2 传动比计算

变速器在3挡时,由于离合器C1和C2接合,使二个行星齿轮组件结合成整体旋转,各部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即na1=nb1=nx1=na2=nb2=nx2,则其传动比为:

2.4 4挡

2.4.1 变速器动力传递情况

当变速器换挡手柄处于“4”挡(D→4)时,由图 1和图2及表1可知,此时换挡执行元件C2、B1和B2参与工作。直接离合器C2接合,输入轴的动力通过C2传给后行星架/前齿圈进行输出,此时,制动器 B1固定后太阳轮转动,制动器B2固定F1转动,前排行星齿轮组处于空转状态。动力传递路线:输入轴→C2→后行星架→前齿圈→前行星架→中间轴主、从动齿轮→输出轴。

2.4.2 传动比计算

变速器在4挡时动力传递发生在后行星排,因此后行星排构件转速方程式[1]为:

由于B1的作用,使得后太阳轮被固定不能转动,na2=0。因此变速器处于4挡时的传动比为:

2.5 R挡

2.5.1 变速器动力传递情况

当变速器换挡手柄处于“R”挡时,由图1和图2及表1可知,此时换挡执行元件 C3和 B3参与工作。倒挡离合器C3接合,输入轴的动力通过C3传给后太阳轮输出,此时,制动器B3固定后行星架/前齿圈,前排行星齿轮组处于空转状态。动力传递路线:输入轴→C3→后太阳轮→后行星轮→后齿圈→前行星架→中间轴主、从动齿轮→输出轴[2]。

2.5.2 传动比计算

变速器在“R”挡时动力传递发生在后行星排,因此后行星排构件转速方程式[1]为:

由于B3的作用,使得后行星架被固定不能转动,nx2=0。因此变速器处于“R”挡时的传动比为:

式中负号表示输入轴与输出轴转动方向相反。

3 结束语

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其内部的动力传递情况也不容易理解,因而传动比的计算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自动变速器中齿轮传动是行星齿轮机构传动,因此传动比的计算不能按普通定轴轮系的方法来进行,必须要按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因此在计算传动比时,首先要熟悉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掌握行星齿轮工作状态时的动力传递关系,再结合执行元件的工作控制情况,然后应用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就不难把传动比计算出来。

猜你喜欢

离合器齿轮变速器
某商用车AMT离合器的支撑方案优化
带前副箱的变速器匹配取力器脱挡故障
散热器对自动变速器的重要性
通用凯迪拉克CT6轿车电动变速器开发介绍(下)
关于齿轮的有趣问答
你找到齿轮了吗?
异性齿轮大赏
一汽马自达6无法行驶
骑车上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