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夏是个好学生

2021-06-03罗鹤军

阅读(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子夏博学学者

罗鹤军

《论语》中的子夏是一个好学生,一直以来,他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读到《子张·第十九》这一章,我非常喜欢子夏的两句格言——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对第一句格言,我有真切体会。每天学会一些过去不知道的,每月熟记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好学了。这是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始终保持读书、思考、写作的姿势。在我的个人电脑里建有文件夹“读写月报”,每天阅读、实践、思考,有了一些想法就及时地记录下来。字数不限,可长可短,关键是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这样的习惯养成以后,对于自己的思维提升有很大帮助。另外,读到一段话,或者听了一节课、观摩一次讲座,我也总是以“寻找”的思维去捕捉,以“审问”的态度去思辨,并且及时地写下自己的思考。

此外就是在听课现场学习。于我而言,记忆中听课收获特别大的是一次去常州实验小学参加江苏省统编版教材培训,很多教师都去听课了,听的时候大家心潮澎湃,薛法根老师的课确实很震撼,有很大的张力,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但如果听课后不去做整理并写作反思笔记,可以肯定的是,过不了一个月,当时学习的收获就会烟消云散。像我,听完薛法根老师执教《少年闰土》一课,回来之后便及时整理成了一篇听课笔记,最后写成一篇文章:《批文入情,感受“少年闰土”之形象》,我把文章投稿到某学术刊物,主编看了之后,认为文章写得不错,可惜发表不了,因为薛法根老师本人已经把这一经典课例的教学实录投稿给编辑部了。不过意外的是,主编约请我点评薛法根老师的这节语文课。接到写作任务后,我深感诚惶诚恐,我只是听课时专心记、专心思,回来以后及時整理而已,但我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随后我用心做了重新梳理和思考,根据薛老师的教学特点,把教学实录切分成“导入新课,了解鲁迅;学习特殊字词,扫除生字词障碍;抓住新鲜事,概括大意;品读刺猹部分,感受闰土形象;学习夹叙夹议,尝试语言实践;整体把握,再次感受闰土形象”六个部分,写下自己听课时的真实思考与感受。后来这篇文章发表了出来,题目是《一堂有情趣的语文课》,我最喜欢的是这篇文章最后的点评——

统编版教材对学生阅读提出“三位一体”的要求: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同步发展。从《少年闰土》到《故乡》,从一篇文章到《呐喊》,从课内精读到课外阅读,学生的语文阅读向四面八方打开。读书读你读世界,阅读悦心悦自己。课内精读学方法,课外阅读是应用。阅读《少年闰土》,就是带领学生走近鲁迅,走进《故乡》,为学生的经典阅读打开一扇窗,看到更加辽阔的诗和远方。

如果没有平时一以贯之的阅读、思考、写作的习惯,那么即使遇见薛法根、遇见《少年闰土》经典课堂,我也不大可能将听课时的思考诉诸文字,并与别人展开交流。而且,写作的过程,也是整理思想的过程,通过回顾、梳理和提炼,对一节课会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再通过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如果说第一句话是态度和习惯的话,那么第二句话就是从具体的学习方法上予以提示。鲍鹏山老师将之用白话文作了翻译:子夏说,知识广博,志向坚定,对社会现实发疑问,对当下问题做思考,仁德就在这中间了。

“博学而笃志”,讲的是一个学者应该具备的修养;“切问而近思”,讲的是一个学者应该有的伦理关怀和对自身修养的关注。学者的职责就是关心现实,关心当下,关心民生疾苦和自身修为。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复旦大学把这句话刻在石碑上作为校训勉励莘莘学子。这句话也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时时勉励和提醒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保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者态度,以自己的“学问”去影响一个个成长中的学生。

比较、研读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子夏真是一个好学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城东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子夏博学学者
《论语》知多少?
孔子借伞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
趣味古文
程门立雪
大学者
多识由博学博学以成道
“博学”的鹤先生
博学不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