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伏”慢性荨麻疹,误区绕道走

2021-06-03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主任医师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5期
关键词:忌口组胺荨麻疹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主任医师

荨麻疹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以皮肤、黏膜反复出现瘙痒性风团为特征。若病程超过6周,则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的症状千变万化,其发病率目前有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很多患者因对慢性荨麻疹认识不足,存在一些误区,药不知吃了多少,平时严格忌口,百般小心,却仍然反复发作。下面我们就说说这些误区。

误区1:慢性荨麻疹必须严格忌口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只有少部分患者能明确病因,大部分患者找不到病因。

慢性荨麻疹的主要病因或诱因包括:①物理刺激,如遇到寒冷、受到压力或运动后体温升高等;过敏,如吸入了过敏物(花粉、尘螨、狗和猫的皮屑和真菌等),食入了某些食物、药物或食品添加剂等;③可能与体内某种疾病有关,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红斑狼疮、凝血系统疾病等;④可能与心情有关,烦躁、焦虑和抑郁会加重病情。

目前认为,食物过敏引起慢性荨麻疹很少见。因此,除非明确某种食物与病情发作有相关性,需要对该食物忌口以外,慢性荨麻疹一般不需忌口。

误区2:药物治疗危害大,不可长期服药

有人说,“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都是激素,长期服用对身体有害。”这其实是错误的!

治慢性荨麻疹,通常很少用口服糖皮质激素,即使用也是短期的,大可不必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治慢性荨麻疹主要是口服抗组胺药物,常用的抗组胺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部分人服用后可能有嗜睡的不良反应,但对人体健康几乎没有危害。总之,抗组胺药是很安全的,是可以长期服用的。

误区3: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病,与精神因素无关

其实,慢性荨麻疹并不仅仅是皮肤上的疾病,还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有研究发现,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生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的概率较高,部分患者不但要进行生理上的治疗,还要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

误区4:确诊慢性荨麻疹需要做很多检查

大部分症状较轻、抗组胺药物疗效较好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一般不需要做特殊检查。抗组胺药物治疗无效且症状比较重的患者,可以进行一些检查,如过敏原测试、血常规、血沉、甲状腺自身抗体、组织病理学等检查,以便明确病因。

简而言之,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可控可治的皮肤病,一旦得病不要紧张和焦虑,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就可以了。找到适合的治疗方案,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治疗来控制疾病。

慢性荨麻疹的处理原则是:最好能找到病因或诱因并去除,但不主张为了查找病因而做非常多的实验室检查。找不到病因或诱因,完全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病情。

根据最新的荨麻疹治疗指南,治疗药物可以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药物。一线治疗药物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和咪唑斯汀等。第一代抗组胺药,如酮替芬、赛庚啶和扑尔敏等,因存在嗜睡等不良反应,现已较少应用。二线治疗是将常规抗组胺药物的剂量增加2~4倍。三线治疗药物为奥马珠单抗、孟鲁司特和环孢霉素等。同时,患者要保持心境平和,不要焦虑、烦躁和抑郁。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后,可逐渐减少服用药物的剂量或延长服药间隔,最终停药。

猜你喜欢

忌口组胺荨麻疹
题鱼庄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吃鱼谨防组胺中毒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忌口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忌口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