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06-03高金鹏
高金鹏
(宁夏大学,宁夏银川 750000)
1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概述
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核心力量,是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主力军与生力军,肩负着引领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责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是指国家、社会、高校、家庭等行为主体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指导思想,对于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的过程。一方面,它是指大学生对于当下生态文明状态的反思和对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构想,也就是生态认知与生态情感;另一方面,它也包含着大学生在这种价值判断指导下所进行的具体行为,也就是实践意义上的生态行为。积极正确的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更与国家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休戚相关。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过程中,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其中最为主要、最为关键、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阶段。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即高等院校立足于党和国家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根植于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对大学生进行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的教育,使教育者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与创造行为的教育形式[1]。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它有着从认识上提升自身生态文明观念的需要,更有着实践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可以说是新时期下生态文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一个必然课题。
2 宁夏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为了研究宁夏地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情况,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等形式,了解分析宁夏地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期提出切实的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效果的策略建议。
2.1 问卷调查
该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并融入访谈形式,选取了宁夏地区本科、专科、职业院校等多种类学校作为总体样本,结合抽样调查方法,以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宁夏理工学院、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六所学校为代表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750 份,其中剔除无效问卷34份,总计抽取有效问卷716 份,有效回收率95.0%。在716 个有效样本中,男性学生占比50.0%,女性学生占比50.0%。调查的范围是各类在校学生,大一学生占比38.0%,大二学生占比27.5%,大三学生占比25.6%,大四及以上占比8.9%。调查对象所涉及的学科有文科(占比28.4%);理科(占比17.6%);工科(占比23.0%);医学(占比23.0%);艺术(占比1.8%);体育(占比1.4%);农林(占比0.1%)。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向:一是大学生当下生态文明观念现状,主要包括生态知识、生态意识以及生态行为3 个方面;二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主要包括生态文明教育队伍建设、课程规划、校园生态文化环境、生态实践活动、生态文明宣传等。
2.2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培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
自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宁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事业也持续推进、不断深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进一步推进自治区、 国家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从问卷调查分析来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效,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文明基本意识比较健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核心观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将来在我”的生态文明事业自我定位十分清晰等,但深入来看,仍然存在这以下问题。
(1)生态文明知识获取方式多样化与信息表面化的悖论。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美丽中国”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事业战略部署,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大学生群体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更要涉及深层次的生态文明理念、规范以及制度方面的内容。但根据问卷表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培育在这个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不足。当问及“您是否了解生态文明的相关理念? ”56.0%的学生回答“听说过但内涵不清楚”,12.3%的学生回答“常听说但不关心其内涵”,仅有28.2%的学生回答“比较熟悉”,见表1。
表1 生态文明的相关理念调查表
究其原因,在于随着知识教育的普及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生态文明知识的获取途径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但是精度、准度、深度并未达到有效的培育水平,依旧处在比较低下的程度。目前学生生态知识获取途径主要来源于课程或讲座、电视新闻、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等方式,其中网络媒体占比最大,达到78.4%。所以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媒体。但网络媒体自身存在着盲目性、盈利性、片面性等不足,这就导致了传播内容往往立足于自身利益或流量趋向,信息虽具备一定多样性和新颖度,但可能具有误导偏差,且深度不够。而学生通过课程或讲座的形式获取生态知识的群体仅有45.4%,不足一半,见表2。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理应是相关课程与讲座,生态文明课程具备整体性、全面性、系统性等特点,可以满足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全方位需求,课程讲座涉及生态理论前沿观念,是学生非常必要的,由此数据可反映出,当下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存在表面化倾向,专业程度不高。
表2 通过网络媒体来获取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调查表
(2)生态认知能力与实际践行能力矛盾性突出生态文明观培育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全面工程,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意志和生态行为,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观培育的主要内容。其中生态认知培育、生态情感培育是基础性、前提性工作,最后在于生态践行培育。通过笔者的访谈调查发现,不少学生能够意识到当下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一定的热情,但当面临实际的选择和行动时,往往言行矛盾,学生生态行为能力仍然比较低下。在访谈过程中,有近四成的学生知晓并认同一次性物品对于生态环境有严重的危害,但当问及自己是否会使用一次性物品如垃圾袋、点外卖等情况时,近七成的同学都表示会经常有这种情况。当询问学生在日常消费行为中,是否会考虑到经济、绿色、实用等方面时,大部分学习表示消费主要还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决定的,盲目消费、过度消费、攀比消费的情况在学生群体中非常普遍。
总的来看,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不够深入,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大学生生态认知与实践行为之间存在矛盾,生态实践能力低下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在于学生的生态行为主体意识淡薄,不够强烈。尽管他们能够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能够认识到自己与将来生态事业建设的关系较为紧密,但是并未在思想上对其足够重视,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意识欠缺,没有足够的生态建设的自我道德要求和社会责任感,结果就是大学生群体当下的生态人格还不够完善,导致了他们在实际行为中才会将生态理念束之高阁,与自己遥遥不相见。另一方面在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当下市场经济建设大环境下,不少学生受到了竞争至上、 利益至上、 需求至上的市场化环境的不良影响,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出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享用主义倾向,当生态环保与自身利益出现必要选择时,往往会不顾前者,遵循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和舒适细节,在观念选择和行为实践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表现在生态行为上即产生了盲目消费、生态责任缺乏、重享用而轻环保的现实结果。
(3)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和教育制度实践存在结构性障碍。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培育的主阵地,其教育水平的高低、教育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学生生态观培育的成败。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良好的风气”,是全民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2]。据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总目标就是培育“生态型人才”。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目前宁夏高校在教育制度实践上与总体教育目标存在着比较大的结构障碍。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起步缓慢,校园生态文明氛围不够。在生态文明教育上,各高校对于生态文明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多层次课程设置的投入做得并不到位,侧重于学术论坛、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等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理论性研究不够深入,实际应用于学生的实践实习、宣传教育、公益活动等也匮乏。当问及“您的学校是否开设生态文明的相关课程?”超过半数的同学表示本校并未开设相关课程; 而在开设了相关课程的高校中,课程形式的专设的实体课程占比仅不足三成,见表3。当问及课程师资情况时,近四成的学生表示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性授课教师的问题,见表4。
您的学校是否开设生态文明的相关课程?
表3 学校开设生态文明的相关课程的调查表
您认为您所在学校开设的生态文明课程,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性授课教师的问题。
表4 生态文明课程存在师资问题的调查表
这从客观上反映出:一方面,高校对于如何将生态文明理论融入大学建设存在着结构性的隐性制约; 另一方面,在将生态文明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中,高校普遍找不到合理并且适当的切入点,对于理论实践的路径并不明确。这不仅导致了学校自身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困难之处,也在更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难度。
3 宁夏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质量提升的策略建议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宁夏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困境与出路,是推动宁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新发展的必要之举。对于出现的问题,要从多层次、多方位的角度出发,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就大学生生态主体责任意识、生态行为能力、高校生态教育课程,以及生态文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有借鉴价值的、 切实可行的合理化解决对策与提升方案。
3.1 重视大学生生态主体责任意识培育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培育的主体是学生,培育效果的好坏、 培育质量的高低归根结底要看学生的知情意行。要想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学生人心,必须要重视学生主体责任意识的培育。
(1)健全大学生生态道德人格。
生态道德养成是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的重要表现,也是生态文明顺利推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3]。生态道德人格具有两个独立特征,一是生态道德情感,二是生态责任意识。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健全是培育生态型人才的重要指标,学生学习到的生态知识、理解到的生态情感、践行到的生态行为,最终要转化成自觉的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责任意识,才能够在将来参与到国家建设的过程中,依然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因此,高校在进行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将生态伦理渗透到素质教育中,突破近代以来传统的生产发展规律认知和社会不良道德影响,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精致利己主义”“极端功利主义”等的错误倾向,增强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强化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健全生态人格。
(2)建立大学生生态行为规范制度。
大学生群体仍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时期,其思想意识和行为具有不稳定性与盲目性。高等教育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生态文明观培育亦是如此。鉴于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征,要结合一定的规章制度、 条例机制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为大学生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权威性、公平性[4]。健全的学生生态行为规范制度可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约束,以此来保障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有序高效开展,作为外在约束有效的保证学生的生态行为,避免在培育过程中学生出现心口不一、言行相悖的状况。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通过学生处、教务处、后勤处等各部门联合发力,在学生手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方面规划学生生态行为规范制度,将日常生态行为指标综合纳入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学年综合检测指标体系中,关联起学生评奖、评优等申请条件,完善学生全面评价体系,在学生群体中营造出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浓郁学习和生活氛围,用制度来倒逼学生实际的生态行为,提高学生的生态践行能力。
3.2 提升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质量与师资专业化程度
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最为关键的培育方式。生态文明相关课程教育担负着理论传播与创新的重任,各高校应该把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合理地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之结合,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生态型人才。
(1)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健康发展,必然要求学科、专业建设具有生态整体观的开阔视野,促进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相互沟通、取长补短,以形成多学科合作[5]。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优化课程设置。在公共必修课中增加专门的生态文明课程,同时开设生态文明理论相关通识课、公共选修课,使各专业学生都能够系统地、具体地学习到生态文明理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深化其理解。二是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投入。生态文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合理地突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要结合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与形势条件,不断地充实教学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政课程中,专设生态发展史、生态文明史、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等课程,发挥出思政课堂独特的育人优势。
(2)加强师资投入,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
从专业必修课到专业选修课,从公共通识课到公共选修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依赖于高校师资力量的专业化程度。要想切实提高学生培育质量,各高校加强师资投入是题中之义。生态文明理论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加强。在教学方面,要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培训会议,注重开发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观念传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营造浓郁的生态学术文化氛围,亦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态文明相关课题研究,开设生态文明讲堂等,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深入到生态建设中去,提升认同感。在科研方面,可以把学术和生态结合起来,引进专业的生态文明研究学者,重视生态文明的理论梳理、问题分析、前景规划等前沿理论研究,系统地、创造性地整合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等,挖掘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价值,为整体性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突破作出贡献,更好的直面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的挑战和难点。
3.3 注重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实践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为主要内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一种群体文化,一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也塑造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征。因此形式多样、 内容充实的校园生态文化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渠道。
(1)重视校园生态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生态化。
绿色、 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够营造积极的生态保护氛围,使学生自觉地感受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宁夏地区高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提升空间较大,应着重在校园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两个方面下功夫。首先高校要因地制宜地提高校园绿化程度,建设校园生态人文景观,注重校园卫生维护,在校园建筑、道路、标识、宣传栏等实物细节上做文章,将生态文明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中去,打造绿色校园。其次要推进校园基础设施的生态化、可持续化改造。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基础设施进校园,如改进食堂、 教学楼、实验室等制热方式,更换校园道路路灯为太阳能路灯,在宿舍推广使用节能灯、节能水龙头,垃圾分类箱实现校园全覆盖等,努力使校园基础设施可持续化使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细节中感受到学校的用心之举,以此来提高学生实际的生态践行能力。
(2)加强校园生态文化传播与生态实践活动。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生态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拉近大学生群体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距离,提升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培育质量。在加强生态知识普及的同时,还要大力宣传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政策等,使学生对生态保护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能付诸行动[6]。
同时,宁夏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开展多方面、各类型的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如在植树节倡议的全校师生植树活动、 旧电池换植物种子的垃圾分类活动等,充分地寻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类措施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契合点,创造性地将社会生态文明活动转化为大学生生态主题教育活动。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实践、 科技竞赛联动起来。宁夏地区处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过渡地区,开展生态保护类的暑期社会实践,开发生态发展类的全国大学生创新计划、 环保竞赛等是切实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工程质量的因地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