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镇:四网融合模式探索环卫智慧治理
2021-06-03慈溪市委改革办
文|慈溪市委改革办
长河镇的环卫工作走向智能化,图为环卫工人驾驶智能清扫车对路面进行清扫(慈溪市委改革办供图)
“自从镇里的环卫工作走向智能化,路上垃圾和灰尘越来越少了,家门口的马路越来越整洁,越来越干净。”慈溪市长河镇贤江广场沿街住户张炳煊说。这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仅来自百姓口中,也体现在智慧指挥室的电子屏幕上。每天清晨,来自宁波环深垃圾分类服务有限公司的专业人员操作着智能清扫车等设备开始了一天的“清道夫”工作。智能电动保洁车率先出动,对长河镇公园广场内的烟头、纸屑等杂物进行地面清理,再配以环卫人员清扫草坪内的白色垃圾、落叶等,路面上的口香糖等黏性物体及时用铲刀清理干净,确保公园广场全方位清洁。同时,高压清洗车行驶在镇域主干道路上,清扫着过往车辆留下的灰尘,并对广场地面、死角泥沟进行冲洗,实现公园广场的深度保洁。在“路净”的基础上,长河镇更是追求“景美”,季度性对公园广场内的花草树木进行修剪除虫,给百姓一个舒心怡乐的宜居环境。
近期,长河镇以智慧城镇治理为抓手,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实施“环卫保洁+以桶换桶+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四网融合环卫一体化的智慧管理运作模式,有效减少人力物力投入,切实提升垃圾分类实效,全过程助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该模式下,全镇新增智能管理项目6个,垃圾处理回收相关费用投入减少20%。目前,全镇生活垃圾日产量已减少10余吨,再生资源每日回收量达40余吨。
以机制一体化推动治理效益最大化
“全链条服务”破解工作调度难。充分整合各项工作内容,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屏障,形成“一个政府对接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对接一个工作链条”的单线负责机制,推动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实现单家企业“全链条服务”模式。现该镇环卫治理四大网络工作由宁波环深垃圾分类服务有限公司承包,较一般外包模式少两三家合作企业,减少保洁、垃圾清运和回收环节中重复建设项目近40%。
“集约化经营”破解基层财政难。四网融合模式将“环卫保洁+以桶换桶”两网与“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两网有机整合,由政府拨款支持前两网工作费用,招标委托宁波环深通过市场化运作,扩大可支配资金储量,满足后两网工作的经费投入。同时,导入企业运作模式后,降低了包括环卫设备设施、环卫车辆以及人员在内的日常管理成本。
“精细化管理”破解工作提升难。以电子地图为显示载体,实现了垃圾收集、运输车辆行走路线、行驶速度、清运次数、工作量、单车油耗等实时监控,并通过物联网感知设备,实时统计垃圾桶清收数量。对环卫作业车辆进行实时定位、跟踪和监控,进一步优化车辆运行路线,从而提高了环卫管理规划和预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促进环卫工作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以运营一体化实现全程管理智能化
组建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大脑”。试点开发智慧管理系统基础平台App,导入员工健康智能管理系统、无人机巡查系统、实时人员和车辆作业轨迹显示系统、实时监控作业视频系统、垃圾分类大数据统计系统等,辅助城镇环境卫生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管理,使环卫作业内容数据化、信息化,对城镇环卫管理进行了全新定义。
增设一批监管到位的“巡逻天网”。靶向解决人工巡逻监管不到位难题。智慧指挥室设立8块电子屏幕实时呈现环卫工作情况,在借助“智慧大脑”对环卫作业、环卫车辆、环卫设施、回收中转等26个专业环卫管理指标实施管控基础上,设置“无人机+摄像头”动态预警机制,在垃圾桶点位旁设立移动摄像头,出动无人机定时定路线定点巡航,侦测各点位投放情况,实现了实时、透明、直观的动态监管。
实施一套智能高效的“考核体系”。系统根据各类物联感知设备上报的数据,通过系统各类考核指标的算法分析,自动生成对驾驶员、车辆、作业区域等环卫元素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报表。同时,实行弹性工作方法,员工可根据收运情况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并通过移动端对工作不当的员工进行及时提醒,以双向激励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以服务一体化达成生活垃圾减量化
“管家服务”提升商铺垃圾分类质量。配置专业垃圾分类队伍,对沿街商铺实行联户包干机制,开展教育培训。采用垃圾上门回收服务,使用垃圾分类数据统计系统,每日反馈商铺垃圾分类情况,并按商铺分类成效设立专属红绿榜,达到分类标准的入绿榜,未达标的则入红榜,形成有效监督,提升商户的垃圾分类质量。
“全品类回收服务”推动再生资源价值最大化。规划建成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分拣中心,建立一支专业、标准的再生资源回收处置队伍,配置管理、质检、分拣、打包等人员,再整合、收编当地优质的前端回收人员。通过提供覆盖小区的预约回收、覆盖农村的上门流动回收和面向单位、学校的定时定点回收三种模式,完成覆盖该镇辖区内全类别(包括低值类,如玻璃制品、废弃家具、建筑垃圾等)可回收物的收集、分选、打包,实现整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整合和数据的统一,行业的规范和环境的改善,有效提高垃圾减量化和资源的再生利用率。
“在线互动服务”形成全民参与自治模式。以互联网应用方式为群众提供其参与分类监督和反馈的渠道。在家庭入户桶中植入智能芯片,对投放情况进行研判打分,通过大数据整合后,汇集至智慧管理系统留言板块。群众可随时查阅当日分类情况及积分情况,还可对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情况发表意见,形成双向积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