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如破竹辟新局 记宁波解放
2021-06-03文|史永
文|史 永
1949年5月25日 ,宁波解放。图为解放军过灵桥情景(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党政机关及地方武装、地方工作人员奉命北撤。少数熟悉地形、民情,与群众有密切联系的干部坚持原地斗争。他们在国民党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干部依靠革命群众,分散隐蔽,建立起“红色堡垒户”“红色堡垒村”,开展反“清乡”、反“清剿”,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全面内战爆发后,根据中共华中分局、上海分局(后改为上海局)的指示,浙东各地党组织和留守干部开始发动群众,整顿和恢复党的组织,组建武装工作队,逐步由分散的隐蔽斗争转入公开的武装斗争。1947年1月,中共四明工作委员会(简称“四明工委”)成立。5月,四明工委整合各地武工队,重建四明主力武装。此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斗争,建立和发展四明游击根据地,不断壮大浙东革命力量,先后组建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三支队和第五支队。
到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摧毁,浙东游击区的革命斗争也因国民党对农村统治的削弱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形势。不久,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成立,所属的四明主力武装主动出击,攻打顽敌,粉碎国民党对四明游击根据地的最后一次“清剿”。
4月,为配合大军南下解放浙东,四明工委策动国民党青年救国团第九支队、两浙盐务税警、慈溪县保警中队和龙山区自卫队等部起义,瓦解国民党顽敌。同时,成立城市工作机构,保护城市各项设施;培训干部,加强政策和纪律教育;筹集粮草,成立支前办事处,协助解决供应、交通、运输等问题;组织宁波工商界知名人士建立应变组织,维持地方秩序。在党的领导下,工人群众以各种方式保护工厂,城区的进步学生积极开展护校斗争。
4月下旬,四明武装开始扫除四明山外围集镇的残敌。5月1日,攻占鄞西重镇黄古林。5月7日,解放梁弄。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后,以排山倒海之势进军江南。5月16日,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22军从杭州出发,沿杭甬公路,向浙东进军,第21军第61师向新昌、嵊县、奉化地区进击。
5月21日拂晓,解放大军强渡曹娥江。次日上午,五支队与22军65师193团在姚南筀竹岭附近胜利会师。23日,66师196团在姚城与193团会师,余姚解放。24日,22军分三路向宁波进击。65师沿铁路路基向慈溪疾进,上午9时解放慈溪县城(今江北区慈城镇);66师从三七市、二六市、汶溪市向宁波东北插进,切断甬江航线;64师沿铁路路基以南向东南直插,包围宁波城区。下午3时,65师195团进抵甬江北岸。为攻占甬江对岸敌桥头堡,夺取灵桥,该团许昌连从下白沙渡江,越过重重障碍绕到敌人侧背,一举歼灭守敌,使后续部队顺利渡过甬江。
5月25日凌晨,195团与从西郊进入市中心的64师190团会师,宁波(鄞县)解放。为不惊动市民,部队官兵露宿街道两旁,秋毫无犯,纪律严明。清晨,市民纷纷沿街送茶送水,问长问短,大街小巷洋溢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为消灭宁波国民党军队于浙东大陆,解放大军日夜兼程,全力追歼。66师沿甬江两岸向镇海攻击,经过激战,于5月26日解放镇海。向奉化进击的21军61师于5月25日进驻溪口。由于蒋介石长期推行反动政策,杀害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解放军指战员对他怀有刻骨仇恨。为防止部队占领溪口后发生砸烂蒋家的行为,早在5月6日,毛泽东在给第七兵团谭震林等领导人的电报中就明确指示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部队进入溪口后,严格纪律,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25日,61师181团从溪口南面直插奉化县城,奉化解放。宁波城区解放后,64师在66师196团配合下向穿山进击,包围穿山、郭巨。5月29日晨,进至三山湾一带,敌已下海溃逃。至此,穿山半岛战斗结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兵团第22军,自5月21日由曹娥江以西向浙东进击以来,在宁波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配合下,经过8天连续战斗,共歼敌3719人。
为彻底消灭国民党在浙江境内的残敌和为解放舟山群岛创造条件,6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命令22军、21军61师和浙江第二、第六军分区发动宁象战役。7月3日,解放大军分三路向象山半岛进击。7月5日,61师三面包围宁海县城,俘敌200余人,宁海解放。与此同时,65师193团、195团,66师196团和军直炮兵团四路奔袭,进入象山县境。8日拂晓,象山解放。9日,国民党驻石浦玉泉盐场的两浙税警总队千余名官兵起义,解放军进驻石浦、昌国卫。至此,浙东大陆全部解放。8月19日,大榭岛解放。8月25日,梅山岛解放。10月25日至26日,高塘、南田二岛(当时属三门县)先后解放。之后,人民解放军发起解放定海战役,到1950年5月,先后攻占定海县城和舟山群岛,宁波地区全境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