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研究
2021-06-03李生利陈克河李士坤陈志强
李生利,陈克河,李士坤,陈志强
信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河南信阳464000
早期胃癌是发生于胃部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肿瘤,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胃疼痛、灼热,感觉恶心、食欲不振等。临床发现,由于早期胃癌和消化性胃溃疡的症状类似,常将早期胃癌误诊为消化性胃溃疡,延误患者治疗而导致胃癌病死率较高。据统计,胃癌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4位,居肿瘤病死率第2位,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外科手术是根治性切除胃癌组织的标准方法,但随着医学和科技的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治疗早期胃癌方面得到了应用,且可以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同的切除效果。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ESD都会对患者肠道屏障功能造成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比这两种方式的手术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以及1年内肿瘤复发情况,对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接受ESD或外科手术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胃癌;②经CT检查排除淋巴结和远处转移;③手术前未接受其他干预性治疗;④病灶直径1.0~6.0 cm。排除标准:①伴有胃溃疡;②伴有严重心、肝、肾疾病;③临床资料不全。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本研究共选取98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和观察组(采用ESD),每组49例。对照组中,男 27例,女22例;年龄38~80岁,平均(62.17±10.34)岁;病变部位:胃体14例,胃底贲门16例,胃窦部19例;病灶直径1.2~6.9 cm,平均(3.12±1.57)cm。观察组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39~78岁,平均(60.89±9.78)岁;病变部位:胃体15例,胃底贲门20例,胃窦部14例;病灶直径1.4~5.6 cm,平均(3.43±1.28)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灶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开腹,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不同的切除方式,肿瘤位于胃中上部行近端切除治疗或全胃切除治疗;肿瘤位于胃下部1/3行远端切除治疗。观察组采取ESD,具体过程如下:患者静脉麻醉后采取侧卧位,用0.4%的靛胭脂对病变部位表面进行染色以确定范围,同时于病灶周围0.5 cm处用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进行电凝标记,每隔0.2 cm标记一次。对病灶周围标记点外侧采取多点注射,注射液为0.9%氯化钠、甘油果糖、盐酸肾上腺素混合液,每次注射2 ml左右,使整个病变部位抬起。然后,沿标记点外侧环形切至黏膜下层,从切开的边缘开始剥离,尽可能切除病灶,剥离过程中不断注射混合液。当剥离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血管出血时,及时止血以保证视野清晰。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一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肿瘤整块切除率(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治愈性切除率(指组织学治愈性切除,术后无肿瘤组织残留,未发生血管、淋巴管浸润且癌变部位深度在黏膜肌层500 μm以上)。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出血、吻合口瘘、胃穿孔、感染、肠梗阻。③肠道功能指标:检测术前、术后7天血浆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所用仪器为奥林巴斯AU5400,试剂购自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④复发率:观察患者1年内的疾病复发情况,所有患者于术后1、3、6、12个月到医院复查,观察手术创面瘢痕中央组织形态,如果发现异常则取组织进行活检,确定是否为肿瘤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一般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肿瘤整块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1)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出血、感染、吻合口瘘、胃穿孔、肠梗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16%(4/49),低于对照组的24.49%(1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4.780,P
﹤0.05)。(表2)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3 手术前后肠道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天,两组患者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3)表3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比较(mg/L,± s)
2.4 1年内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2.04%(1/49)、4.08%(2/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0.344,P
=0.558)。3 讨论
ESD是一种治疗早期胃癌的新技术,其最早开展于日本,近年来逐渐取代外科手术,成为治疗早期胃癌的首选方式。但ESD存在一些局限性,第一:病灶周围黏膜被切开后,再次注射0.9%氯化钠、甘油果糖、盐酸肾上腺素混合液病灶部位抬起效果较之前差,导致层次难以分辨,影响组织切割;第二:病灶在剥离过程中会弹性回缩,影响内镜下的观察视野。随着ESD技术的逐渐完善和成熟,该类手术也被越来越多的早期胃癌患者所接受。
钟超等在ESD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中指出,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ESD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手术方式不同,ESD产生的创伤小,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全胃正常解剖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功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进而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本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结果,即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这与国际上关于外科手术和ESD两种方式的结论一致,即ESD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减少患者痛苦的优势。国际上相关文献报道,ESD的整块切除率为96.7%~98.0%,治愈性切除率为75.0%~95.0%。而本研究两组患者整块切除率均为100%,ESD治愈性切除率为91.84%,外科手术为85.71%,两组肿瘤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中两种方式整块切除率均达到100%,可能与研究纳入的病例数少有关。出血、感染、吻合口瘘、胃穿孔、肠梗阻是早期胃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证实了ESD安全性较好。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并发症表现的更加严重和复杂,这也是造成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报道,ESD和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疗效相近,但并发症少,且具有可控性。
本研究发现,术前两组患者血浆中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天观察组患者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ESD对肠道黏膜的刺激更小。D-乳酸是肠道中多种肠道菌的发酵产物,肠道正常时血浆中D-乳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肠道受到损伤时,D-乳酸会从伤口进入血液,使血浆中D-乳酸水平升高。二胺氧化酶是小肠黏膜上层绒毛细胞分泌的一种酶,组织中的含量低,当小肠黏膜发生损伤时会进入血液,使血浆中浓度升高。本研究中术后观察组患者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ESD对肠道黏膜造成的损伤较小,对屏障功能的影响较小。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为2.04%,对照组为4.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戎龙等在国内单中心早期胃癌外科切除与ESD疗效比较的研究中也得到相同的结果,ESD组术后复发率为2.7%,手术组为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该研究还对患者5年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综上所述,ESD治疗早期胃癌疗效好、安全性高,相比于外科手术对肠道黏膜造成的损伤小,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从而减少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