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位SMAS筋膜联合“拉网式”脱垂颊脂垫悬吊在面部除皱术中的临床应用

2021-06-03李振刚

健康之家 2021年20期

李振刚

摘要:目的:探究高位SMAS筋膜联合"拉网式"脱垂颊脂垫悬吊在面部除皱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8月在我院行面部除皱术的患者40例,行高位SMAS筋膜除皱手术的同时,对颊脂垫脂肪予以“拉网式”悬吊。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患者对本治疗方案的满意度。结果:采取本治疗方案的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手术,术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血肿;满意度调查显示,40例患者的主观满意率达95%(38/40)。结论:高位SMAS筋膜联合"拉网式"脱垂颊脂垫悬吊在面部除皱术,可以改善患者颊脂垫下垂膨出的状态,达到中下面部年轻化的目的,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

关键词:高位SMAS筋膜;“拉网式”脱垂颊脂垫悬吊;面部除皱术;颊脂垫

导致面部老化的原因涉及皮肤、软组织和骨骼多个方面,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皮肤松垂、皮下组织下垂堆积、鼻唇沟加深、下颌缘赘肉形成。面部除皱术又称面部提升术,是对抗面部老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目前已成为整形外科中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其中最经典的是外侧入路高位面部表浅肌肉筋膜系统(SMAS)颞颊颈部除皱术[1]。SMAS主要是对面部结构进行多重悬吊,但是该方法对于体积较大的颊脂垫悬吊效果有限,尤其是中下部[2]。因此,如何在以面部软组织多重悬吊的基础上,保证去除多余皮肤并提紧固定的同时,积极悬吊颊脂垫并重新定位,以增加眶下、颧弓下及颞部组织容量值得探讨。因此,本研究在对患者行高位SMAS筋膜除皱手术的同时,对颊脂垫脂肪予以“拉网式”悬吊,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8月在我院行面部除皱术的患者4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面部老化类型包含以下任何一项者均可:皮肤松弛、皱纹加深、眼睑松弛下垂、眉下垂、鱼尾纹、鼻唇沟加深等;(2)均要求通过手术改善面部老化症状。排除标准:(1)严重心脑血管和其他系统性疾病者;(2)心理相关疾病者;(3)需长期持续服用抗凝药物者。其中男2例,女38例,年龄28~60岁,平均(49.53±3.19)岁;同期手术类型:睑袋去除术21例,脂肪填充术8例,重睑成形术7例,下睑退缩矫正术4例。所有患者均对治疗的过程、结果、风险具有绝对的知情权,并由患者本人主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医护人员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诉求,并根据患者面部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为患者设计科学的切口。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所有患者的手术均在全身麻醉的状态下完成。当麻醉药物发挥效用后,护理人员为患者做好面部手术的准备工作。

1.2.2 切口设计:在颞部发际内4~5cm处,沿耳前轮廓和皮纹设计耳前曲线形切口;沿耳轮脚、耳屏、耳垂轮廓,绕至耳垂后侧,向上至颅耳沟下1/2处,水平延伸至发际线,再沿发际线下行约4cm。沿设计线切开颞部达颞浅筋膜浅面,仔细分离,注意保护毛囊,分离至外眦水平,将眼轮匝肌与皮肤下组织完全分离。沿耳前切口切开皮肤,沿颞部、耳后切口线向下延伸,在冷光源辅助下,于皮下脂肪层由外向内锐性剥离,仔细离断颧弓韧带、下颌缘韧带与皮肤的连接。注意保持皮瓣的厚度。

1.2.3 SMAS瓣的剥离:从耳前切口开始,于SMAS深面采用长柄组织剪精细分离松解,剥离范围局限于SMAS瓣的不动区,即SMAS瓣覆盖腮腺筋膜浅面的区域。每剥离1cm,向后上方轻轻牵拉SMAS瓣,当能观察到鼻唇沟的深度和走行角度可以随着牵拉而发生改变时,则停止向内剥离。在分离SMAS皮瓣至咬肌皮韧带远端时,颊脂垫即清晰可见,于耳轮脚以上纵行切开颞浅筋膜,使用桃形剥离子在颞肌浅面进行广泛松解。整体手术剥离范围的内界为外眦、颧突最高点、咬肌前缘、鼻翼外2cm、口角外2cm;垂直向下延伸到颈部至第1条颈横纹。剥离术区用0.02%利多卡因浸润肿胀麻醉。完成一侧剥离后,再剥离另一侧,以减少单位时间内体内蓄积的麻醉药物总量,每侧面部肿胀液的注射量基本一致。

1.2.4 SMAS外周悬吊:用2-0可吸收线将耳前SMAS瓣以向外上的矢量折叠缝合。将显露的颈阔肌与胸锁乳突肌肌鞘缝合,进行外周悬吊。

1.2.5 颊脂垫的“拉网式”悬吊:用2-0可吸收缝线,将分离的脱垂脂肪垫体悬吊固定于其上方的SMAS-颐肌上,并提高颊脂垫,此为“网袋口”。在皮肤表面经额突点至口角水平做5等分的垂线,助手使用纹式钳尖轻截标记点,以便术者确定皮下对应的悬吊点。术者在SMAS的“可动区”使用2-0 PDS-Ⅱ缝线对等分点进行深处锚定+耳前打结,这10股缝线构成“网袋”的主体,约束膨出的颊脂垫。

1.2.6 眼轮匝肌悬吊及切口关闭:用2-0可吸收线提紧眼轮匝肌,并适度上提、固定皮肤,逐个剪除多余头皮、皮肤,头皮采用钉皮机缝合,其余切口的真皮和耳后分别用6-0可吸收线和6-0单丝尼龙线缝合,耳前用7-0单丝尼龙线缝合。颊部、下颌缘部皮下各放置一个负压引流管。切口表面放置一层油纱,然后平铺4-6层纱布,最上方覆盖一层棉垫,最后采用绷带加压包扎。

1.2.7 术后护理:根据引流量多少,术后第2~3天打开加压包扎,拔除引流管。确定皮瓣无明显血肿后,再次加压包扎至第7天,拆除耳周缝线,稀释典伏洗头。术后1个月,拆除头皮内皮钉。

1.3 观察指标

(1)并发症:统计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包含:血肿、切口感染、面神经损伤、切口瘢痕。

(2)满意度:术后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患者满意度進行调查统计,共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个级别。满意度=(十分满意患者数+满意患者数)/总患者数×100%。

2结果

2.1 并发症

本研究共计患者4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血肿,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血肿患者经局部抽吸后再次加压包扎,随后自愈。738EC1B9-D60A-4886-9ED5-57D689AB3734

2.2 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5例患者对本次治疗予以十分满意的评价,13例患者予以满意的评价,另有2例患者对本次手术治疗感到不满意,总体满意度达到95%(38/40)。深入了解患者不满意的原因,其中1例自诉面部不对称,1例诉面部局部出现凹陷。

3讨论

颊脂垫作为面部深层脂肪组织,在面部软组织形态的维持及变化中起到重要作用,与面部各个解剖层次的萎缩变化过程密切相关。从解剖基础来看,颊脂垫通过面静脉管与颊间隙分离,附着在颊肌筋膜上,随年龄的增长面部老化逐步进展,骨性结构退缩,软组织弹性下降,咬肌萎缩,SMAS层次也出现萎缩,面部静脉管松动,覆盖的软组织层变薄[3]。然而,颊脂垫由于缺乏限制,易凸出到面中部,进而出现软组织下垂的临床表现。

SMAS超过咬肌前缘部分的前方是颊脂垫为了达到良好的除皱效果,需要掀起SMAS,进行SMAS瓣的折叠或切除才能获得良好的悬吊效果。此时,相当一部分皮肤较薄患者为了避免皮瓣过薄影响血供,在剥离时会将部分SMAS层次保留在皮肤瓣上,但也造成了颊脂垫显露,需要进一步处理[4]。Gong M等[5]研究发现,对患者采取SMAS切除术的同时联合眼轮匝肌-颧骨脂肪重新定位,可以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并纠正患者的个体面部不对称,重塑下颌和颈部轮廓。本研究发现,所有患者术后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血肿。分析其原因在于,本术式的优势为建立在经典的除皱术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处理了脱垂的颊脂垫,使其恢复至年轻时的解剖位置,能有效改善中、下部松垂的老化表现,从而抚平鼻脣沟,使下颔线条更为清晰[6]。但本方法手术时间较长,操作过程多,所涉及的结构关系复杂,偶有并发症的出现。除此之外,本研究在回访过程中还发现,有2例患者对本治疗方案不满意。对于这2例患者,我们建议在手术半年以上再行局部脂肪移植填充,可有效改善现状。本研究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主要评价指标均为主观指标,缺乏客观评估结果,而且未对患者进行长期的术后随访,无法确定该术式是否具有长期固定颊脂垫的作用。

综上所述,“拉网式”脱垂颊脂垫悬吊技术联合经典的高位SMAS除皱手术,可恢复中下面部年轻化状态,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周宇,李森恺,李强.面部除皱术的外科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7,28(1):53-56.

[2]王志军,王岩,石恒,等.高位SMAS除皱术的关键点[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8,34(10):809-813.

[3]抄龙芬,黄敬,原丽.SMAS层除皱术行面部年轻化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美容,2019,9(10):117-120.

[4]吴乐昊,张畅,赵思纯,等.高位SMAS筋膜联合”拉网式”脱垂颊脂垫悬吊中下面部除皱术[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0,36(12):1303-1307.

[5]Gong M,Yu L,Ren L,et al Lateral Superficial Muscular Aponeurotic System Stacking/Superficial Muscular Aponeurotic Systemectomy With Orbicularis-Malar Fat Repositioning:A Procedure Tailored for Female Asian Patients[J].Dermatol Surg.2020,46(7):934-941.

[6]熊睿,楊大平.高位SMAS联合颧脂肪垫及眼轮匝肌悬吊在面中部除皱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7,28(3):148-151.738EC1B9-D60A-4886-9ED5-57D689AB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