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建设探究
2021-06-02张响平
张响平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信息化时代,财务管理突破了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集团式财务大数据云平台,推进企业管理工作标准化、流程化、效率化是各大型集团公司建设财务共享平台的初衷。构建统一标准和管理的集团财务大数据云平台,既可优化财务核算体系和流程,提高核算工作效率和财务信息质量,又可提升财务的业务增值服务能力,满足管理会计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文章在分析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建设的要点和难点,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建设的路径及措施。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财务管理
一、引言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方式,对于大型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创新是大势所趋。未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重大技术创新,将进一步促进财务信息处理更实时、动态、集中,同时为财务职能的转变创造了新环境,推动会计核算向价值管理转型。在思维、理念、模式上,按“互联网+”的要求对原来的管理流程、管理模式及管控体系进行变革调整。在信息集成应用方面,需要将不同会计核算系统与相关业务系统之间、行业监管平台之间实现互联互通,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
根据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推进财务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集团公司财务治理体制和机制。为进一步加强集团化管控,需探索建立集团层面的财务共享平台。根据集团公司总部和成员单位专业化整合的需要,建立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实现各层级会计业务集中处理,达到会计政策和标准流程的统一,提高账务处理的一致性、规范性,实现财务管理低风险、高效率,为集团公司专业化、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最终推动其自身发展,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在财务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和阻力,通常是我国大部分集团公司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对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建设的分析与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建设的要点和难点
规范集团公司基础管理,统一信息系统架构规划,以及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财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实现集团公司财务共享的重要基础。推动管理会计深度应用,助力企业提高数据质量,增强财务信息可靠性,推动服务水平和决策能力全面提升,是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建设的目标。
尽管财务共享平台可以为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带来诸多帮助。然而,集团公司普遍下属单位数量众多,存在内部信息系统差异大,系统集成度较低,财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数据的共享与利用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其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难题。
(一)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建设的要点
1. 以集团公司财务核算为中心,规范集团公司基础管理
要构建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其首要任务就是统一内部财务制度,优化财务核算体系和流程,提高核算工作效率和财务信息质量,提升财务的业务增值服务能力,满足管理会计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构建统一标准和管理的集团财务大数据云平台,需要通过建立集团总部、成员单位两级数据中心,实现各数据分中心与集团云平台的数据交互,进而实现集团总部数据实时呈现、重点财务数据实时监控。
2. 以财务数据为核心,推动管理会计深度应用
以提供真实可靠、完整准确、快速有效的财务信息服务为标准,以精细化核算为基础,以提供决策支持为目的,全面建设全级次互联互通、财务业务一体化、高度共享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在集团公司层面实现更加有效的开展预算管控、运行监控、资产配置和经营布局,在成员单位层面输出管理决策需要的数据信息,推动管理会计深度应用,推动服务水平和决策能力全面提升。
(二)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建设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
1. 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基础薄弱
财务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基础即为对集团各成员单位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然而,在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建设中,由于各成员单位涉及业务较广、业务性质差异较大,流程梳理往往不充分,使得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在建设财务共享平台的过程中,涉及的流程范围较为广泛,核心在于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实物流,在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流更新的速度随之加快,如何及时捕捉和过滤信息,平衡三大流程问题,使其能够有效融合,产生协同效用,是建设共享平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 财务共享人员转型工作困难
一方面,由于财務共享是整个信息时代的一场转型和变革,财务共享中心并没有完全普及,很多人还处于摸索的状态。市场上既懂会计业务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尤其是既能够了解企业的管理流程同时又对整个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划、维护、控制、管理把握很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非常匮乏。
另一方面,财务共享平台的建设会导致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发生巨大变化,大部分岗位人员将集中于共享中心工作。在共享模式下财务人员也迎来了转型危机,原来大量从事基础核算工作的财务人员将面临转型压力甚至淘汰危机,这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思维素养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加强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建设的路径
(一)统一财务制度,规范核算流程
进一步统一和完善集团公司会计核算体系,满足集团管控和外部报告的要求。为适应集团体制机制改革,满足“三层架构、两级经营”主营业务体系管理需要,不断推进会计核算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会计核算标准化工程,统一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逐步细化集团内共性业务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加强会计信息可比性,及时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加强业财融合的财务信息分析体系建设
一方面,建立财务会计报告系统和管理会计报告系统两个财务报告系统,精准服务于外部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内部经营管理者。按经营管理要求不断完善管理会计报告系统,形成集团公司管理会计报告建议模板,各成员单位在建议模板的基础上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完善各单位管理会计报告,以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的正确性、及时性、有用性。同时强化财务信息化系统和业务系统的融合,最终满足集团总部和成员单位两个层面应用的需要,在总部层面实现集团化财务管控和决策支持;在成员单位层面实现支持决策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精益财务管理。
另一方面,不断搭建和完善指标分析体系,逐步将数据采集范围向业务进行延伸,在业务端设置各类数据采集点,使财务分析工作能够真正落地。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平台对财务分析工作进行支撑,逐步打通财务系统与供应链等业务系统之间的通道,为财务分析工作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强化财务分析工作,深入进行数据挖掘,对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做出診断,指出单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
(三)强化组织管理协同共享机制
依托信息化技术,建立覆盖全级次的互联互通、财务业务一体化高度共享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贯彻“协同共享”的财务理念,建立大数据协同平台,建成覆盖全级次的互联互通系统,实现集团总部与成员单位财务信息纵向互通,信息提供快速有效,风险可控;实现单位内部信息横向互通,通过财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横向互联,财务预算信息、执行信息向业务系统实时推送,各业务系统的计划信息、采购信息、交付信息等及时采集,实现财务流与业务流数据有效衔接、充分共享,资源配置充分协同,业财深度融合,为决策提供全方位数据分析支撑,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协同发展是推动集团公司整体发展的基本路径,财务共享是提升财务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财务的协同共享,支撑战略管控下的集团化运作。强化组织管理协同共享机制,建立与集团“三层架构、两级经营”业务体系匹配的、高效灵活的财务共享中心。强化纵向协同共享,加强财务管理的集团化运作,以财务标准化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为支持,持续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强化横向协同共享,将财务管理工作与其他业务活动进行有效连接,注重与经营调度管控的方法相协同,实现资金流、会计信息等资源共享,形成完整的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机制。
(四)加强财务共享中心团队建设
重视财务人才队伍基础建设,以支持共享中心建设为导向,以实现世界一流财务管理水平为目标,坚持高端人才引领战略,通过培养、交流、引进等方式,构建符合集团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发展需要的“金字塔”型财务管理人才体系。首先,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领军人才队伍。在企业CFO能力框架下,注重道德遵从能力、专业能力、组织能力和商业能力的耦合,全面提升成员单位财务负责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战略高度和国际化水平,打造一支在企业管理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财务管理领军人才队伍。其次,重点培养一批专业型财务骨干力量。通过专业化培训交流,将财务融入业务第一线,感知业务、理解业务,造就一批“懂业务、精管理”的业务财务伙伴人才;选拔具有国际视野和集团化运作潜力的人才,开展系统性培训,深入国际业务前端,培养一批国际化高端财务管理人才。再次,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团队。以子集团或区域为单位,培养一批“通产品、懂业务、善稽核”的专业能手,打造具备提供区域范围内的核算基础服务能力,做好业务支撑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具有突出的现实重要性,通过构建统一标准和管理的集团财务大数据云平台,建立集团总部、成员单位两级数据中心,实现各数据分中心与集团云平台的数据交互,进而实现集团总部数据实时呈现、重点财务数据实时监控,在集团公司层面实现更加有效的开展预算管控、运行监控、资产配置和经营布局,在成员单位层面输出管理决策需要的数据信息,为业务发展和战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提升决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阚炳蕾.集团财务共享平台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7(08):88-89.
[2]梁键锋.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实践意义分析[J].财经界,2019(04):117.
[3]邓珊.浅析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0(03):145-146.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