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移交中的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1-06-02王莹
王莹
摘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是国有企业彻底完成改革,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举措。不仅如此,“三供一业”对于改善国有企业职工生活条件,促进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完成“三供一业”的移交对于企业和国家都是势在必行。在移交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面对资产管理方面的各类问题。文章就本企业在“三供一业”移交改造中遇见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三供一业;资产管理
一、“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的背景和意义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指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职能从企业剥离,交给社会上的专业机构管理的一项管理工作。“三供一业”是历史遗留的产物。计划经济时代,大型重工业国企的职工人数众多,企业选址往往位于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生活资源匮乏、远离城镇的地区。为了解决企业职工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企业除了生产经营外还承担了一部分社会职能,形成了大企业小社会的格局。这种模式,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既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也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三供一业”脱离企业主业,蚕食国企经营利润和现金流,使得国企市场化改革受阻,难以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现代企业的治理体系。
针对国企改革的困境,2012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先后在10省市开展“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点工作;2016年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后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瘦身健体、精干主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减轻企业负担,集中精力发展主业,也有利于整合资源改造提升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职工长远生活条件和环境。
本文以SEY公司资产管理为例,分析其在“三供一业”移交中遇见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二、“三供一业”产权移交过程中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分离移交改造范围
SEY公司归属于ZL集团,主营业务为工程建设施工。计划经济年代的主要任务是为大型工矿企业建造厂房、办公楼、住宅等建筑物,现在主要是面向国内外市场承揽各类建筑工程。公司“三供一业”涉及移交改造的家属区共5个小区3888户居民,分布在河津、垣曲2个县区。公司“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的职工家属区全部为自建、自管的“全责型”家属区。
(二)移交过程中存在问题
1. 移交资产的分割范围和确权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三供一业”资产情况复杂,国有企业家属区普遍存在建设批次多、时间跨度长、不同性质的房产并存等情况。同时,家属区位于独立的厂矿区,部分公共设施虽然不属于“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范围,但是,如不进行移交将影响“三供一业”后续改造的进行。因此,在分离移交的边界分割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小区集体供热的锅炉房,企业尚未出售的公有住房、相关土地资产、小区物业和退休管理中心共同使用的办公楼等,是否属于“三供一业”资产移交的范围?
企业在历史上“福利房”变“房改房”、“房改房”变“经济适用房”的过程中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在移交企业职工家属时未办理房产过户,小区部分房产和土地仍为企业在账资产。如若不能有效、彻底解决这类房产的确权和账务核销问题,企业在未来将面临分摊资产成本和缴纳相关税费等风险,无法真正实现减轻国有企业负担,保证企业轻装上阵的目的。想要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首要任务是完成所有移交资产的确权问题,然后进行账务的核销处理。但是,这需要企业在短时间耗费大量资金。根据财资[2016]38号文《关于印发中央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规定,中央财政对中央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费用补助50%,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自筹资金,承担50%的补助费用,此外,在移交过程中还需要支付过渡期间的运营维护补贴等,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移交资产实施确权及承担运行维护费用等,无疑使企业的资金现金流面临巨大挑战,甚至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2. “三供一业”移交资产的处置
“三供一业”资产的移交应执行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标准,确保分离移交改造后的设备符合当地城市基础设施要求的标准。国企家属区的“三供一业”设备建设年代久远,部分设备无法通过维修改造达到当地政府要求的标准,因此,不被纳入移交范围。对未能移交且与主业无关的资产的处置方式选择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容易发生不经济的情况,影响企业的当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
例如,用于职工家属区集体供热的燃煤锅炉的配套环保设备,由于燃煤锅炉热效率低、环保指标难以达标,不被列入移交范围,其配套设备也要同时拆除。企业按现有资产管理的規定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现金流对其进行评估、招标并出售,不符合经济效益的原则。
3. 对未移交资产的管理困境
移交分割边界划定后,不纳入“三供一业”移交范围,仍归属于企业所有的,如用于出租的商业用房、企业搬迁后闲置的办公楼、作为廉租房的原职工宿舍等资产,在企业原本职能部门裁撤、工作人员分流的情况下,后续如何进行有效管理?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后,原本承担国企职工家属小区管理并兼管存续资产的企业管理职能部门被裁撤;部分相关工作人员分流安置,供职于新的物业管理公司、本企业内部培训转岗、内退等。企业主体早已搬离远离厂区、矿区的省会城市,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半径过长,管理剩余资产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三、“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中的资产管理策略
(一)做好资产清查,确定分离移交范围
国有企业作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责任主体,首先应摸清自身家底。SEY公司“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小组对移交家属区进行实地盘点,清查全部资产,对账内资产的数量、价值等进行复核、修正。对账外资产的数量、价值、成新度进行记录并登记造册,确保资产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划分分离移交范围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政府主导下,与接收单位共同进行实地勘察,双方共同核实、協商资产的分割范围。对于有争议的移交资产,本着利于改造的原则,协商确定。
移交资产边界清晰后,编制移交资产清单并上报公司审批。所有移交资产应以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或经国资委监管机构批准的清产核资结果作为依据,采取无偿划转的方式执行。资产移交时按照协议约定的移交日的账面金额编制移交资产清单,办理资产调出和接收的交接验收手续,做好移交资产的财务清理、资产清查、产权变更等工作。无偿移交资产时,应按照协议核销资产并调整相关账务。
(二)不在移交范围内的配套资产的管理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资产的管理要根据业务实质,破除僵化、教条的资产管理规定,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采用更加务实、经济的处置措施。
由于“三供一业”移交工作的特殊性,某些被拆除的设备远远不能达到报废的标准,按照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标准进行资产处置的处理将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挤占企业现金流。
考虑到经济效率的因素,对于因“三供一业”移交改造需要处置的单项或者一批净值100万以下的设备,虽未达到报废条件,仍按照资产报废的流程处置,并报公司三供一业领导小组核准备案。
通过特事特办,灵活运用企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企业减少评估费用支出,并且提高了无效资产的处置效率和处置费用。
(三)对未移交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资产管理责任
制定关于剩余资产的实施跟踪和监督计划,重点强化剩余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责任,即维护资产的处于良好状态,避免流失和损毁,同时充分利用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对未移交的房产和土地资产,根据资产性态分别处置。
1. 闲置土地及办公楼的管理
企业搬离基地,对闲置土地和办公楼管理鞭长莫及,对闲置土地及办公楼的整合利用一直力不从心。本次“三供一业”移交,企业与政府及物业接收方协商,将厂区已确权的土地及原单位办公楼出售给接收方用以代替以现金支付改造费用,同时进一步清除企业无效、低效资产,优化资本布局。
2. 自有商业用房的管理
商业用房分为确权房产和未确权房产。对于产权手续完整的商业用房,企业核查后打包进行评估并分别挂牌出售,对于尚在租赁期的房产,根据“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先进行产权移交,待租赁期结束后完成房产的实物移交。
对于未及时确权的商业用房,一次性补完产权手续需要承担较大的资金压力,房产所在厂区、矿区市场容量有限,难以消化掉大量的商业房产,及时变现存在困难。
同时,“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后未妥善安置的职工需要重新安置,部分职工转岗存在困难,影响企业整体的和谐稳定。
企业对全部未确权房产登记造册,制定长期确权计划,预计未来3-5年内完成全部商业房产的产权手续并分批次出售。公示未确权未出租或者租期即将到期房产的房产面积、地理位置等信息,向未完成安置的待岗职工进行公布,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租赁优惠政策。三年后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并不再对所租房产承担补贴。
3. 廉租房、职工宿舍的管理
梳理该类房产的租赁到期日,并制定确权计划。租赁到期后不再续租,房产全部收回后交由中介机构统一管理、维护,企业不再承担房产的运营维护工作,彻底分离与主业无关联的业务。
四、结语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的工作是国企改革的关键举措也是是对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一次检验。国有企业应在此次“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中认清自身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短板、痛点和盲点,在交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合格答卷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资产管理体系,借机彻底解决各项历史遗留问题,开拓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廖瑾.国有企业做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国企研究,2019(10):63-64.
[2]廖璐瑾.“三供一业”设施移交中的资产管理与账务处理[J].金融经济,2019(02):208-209.
[3]袁万龙,李北华.试论矿区“三供一业”业务移交的资产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8(23):52.
[4]杨秋明.煤炭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移交路径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4):72+74.
(作者单位: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