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笑纳”说起

2021-06-02辛元戎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登门林先生礼物

辛元戎

多年前的这个季节,我曾在北京待过一段时间。当时,一位在北京有房的朋友把房门钥匙交给我,自己转身回了青海。在他家住了一段时间,返乡前,我把他屋里的米面油等消耗物品都做了补充。朋友知道后,先是怪我过于客气,然后说“你买都买了,那我就笑纳了啊”。

我很感谢这位朋友,但他电话里的那句“笑纳”听起来却怪怪的。何谓“笑纳”?应该是“尽管我的礼物微薄得让您见笑了,但还是请您不要嫌弃,收下它”。这样的话应由赠送礼物的一方而不是接受礼物的一方来说。

还有一次,某人向我讲起,他有事到同学家登门拜訪,谁知刚见面,同学的父亲就来了句:“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一时间,让他既错愕又尴尬。客人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既是对主人的尊敬,又有对久不登门,一登门就有事相求的自我解嘲,这样的话由主人来说好吗?

这两个故事,实际上都涉及汉语中敬词与谦词的使用。

什么是敬词?是表示恭敬的用语。什么是谦词?应该是表示谦抑的词汇。它们的使用原则应该是“卑己而尊人”,即敬词是用在别人身上的,而谦词是用在自己身上的,千万不可以用反了,否则,要么会被视作傲慢,要么会闹出笑话。

吐槽第三个故事:有一次,笔者到省内知名文化学者王老先生家串门,发现他家悬挂着一幅林锡纯先生的书法作品,落款上写着“请某某兄惠存”,某某即是王老的名讳。笔者随即请教王老:“林先生称您为‘兄,您比他年长吗?”王老先生随即纠正道:“林先生称我为‘兄,并不是说我一定比他年龄大,而是表示尊敬的一种称呼。”哦,原来如此!这种不考虑实际年龄,敬称对方为“兄”,是使用敬词的一种表现,而且这种用法以前还是比较普遍的。

在古代,敬词和谦词有很多。即便贵为九五之尊的君王,也谦称自己为“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普通人更是称自己为“鄙人”,自己的妻子为“拙荆”,自己的房子叫“寒舍”,自己的儿子是“犬子”,很少有像电视连续剧《三国》(陈建斌版)中的吕布那样,将自己的姑娘叫“虎女”,把别人的儿子叫“犬子”的。

谦词和敬词绝非汉语所独有,以笔者浅陋的识见,也知道很多语言——比如英语、法语和日语——中都有谦词和敬词。无论在哪种语言里,谦词和敬词的使用,都可以起到柔化语气,表达敬意,润滑人际关系的作用。 “谦”与“敬”都属于“礼”的范畴,“礼者,敬而已矣”。其核心是“尊敬”。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人人喜欢与谦恭有礼的人打交道,因此,无论哪个年代、哪个国度,使用哪种语言,谦抑自我和尊敬对方的谦词与敬词,都有其存在的必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谦词和敬词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如果现在还有人文绉绉地称自己的妻子为“拙荆”,不免会被视作迂腐的秀才。但是,还有不少谦词和敬语,依旧驻留于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既然还要使用它们,就要用得恰当,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方不至于闹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来。

猜你喜欢

登门林先生礼物
房山区西潞街道夏庄社区党总支:“满意服务360°”党建品牌共建 和谐新社区
呼我
忙碌的莫林先生
送错的礼物
爱的礼物
礼物
旧瓶装新酒
樸實無華的老店
“登门槛效应”让你变冲动
“非常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