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商”被误读的背后

2021-06-02王海银

杂文月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耐受力关系网精力

王海银

情商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传到我国之后,很快成了高频词。人们将之解读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认为情商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智商,乃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甚至还给出了一个公式: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

曾经,笔者也是这样解读情商的。某一天,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人的精力毕竟有限,精于此必疏于彼,假如人们将过多的心事用在人情往来、编织人脉上,哪还有精力工作、学习?假如选拔干部不是看德能勤绩廉,而是看人缘,工作怎么能搞上去?假如发包工程不是看承包商的资质和信誉,而是看背景,质量何以保障?假如科研人员申请项目经费不是看业务水平,而是看会不会“来事”,何以出科研成果?假如到政府机关办事,工作人员眼里只有“关系”没有规章制度,何谈公平正义?

笔者带着疑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情商是与智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人在自我意识、情绪控制、意志力、挫折耐受力,以及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性格特征。其中,“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只是情商的构成要素之一,不但排在后面,而且主要是指通过有效的沟通,增进人际间的理解、信任,更好地合作,而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关系、编织人脉。从这一定义还可以看出,挫折耐受力已经包含在了情商之中,后来人们又提出了“逆商”概念,完全是多此一举,其原因也是没有准确理解情商概念。

为什么情商概念被引入国内之后,会被人们狭隘地理解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而处理人际关系又被一些人庸俗化为拉关系、编织人脉呢?这恐怕与现实语境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目前已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但在个别地方,人情大于法规、人际关系重于品德才能的现象依然相当严重。在2013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周新生有过一个题为《尽量让国人不求人少求人》发言,他说:“我们国人的生活中,存在大量求人的事,生孩子,生得好要求人;病了,治得好要求人;死了,烧得好、埋得好要求人;上好学要求人,找工作要求人,调动工作要求人,异地迁徙取得户籍要求人,参军要求人,职务职称晋升要求人……”

就在2021年初,大连疫情有所反弹的时候,当地一名社区工作人员竟然以“认识卢书记”为由,拒绝进行防疫登记,企图凭借“卢书記”的关系进入小区。似乎新冠病毒传染谁、不传染谁,也得看背景,细想起来真是可笑之极!

如果在一个从摇篮到坟墓,事事都需求人,有关系走遍天下、无关系寸步难行的社会,人们怎么能不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花在编织维持关系网、请客送礼、攀龙附凤上呢? 为什么“酒文化”长盛不衰?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迎合了人们编织和维持关系网的需要。为什么每逢节日,各地政府都要重申严禁请客送礼的规定?根本原因也在于编织和维护关系网成了一种“刚需”,非三令五申难以遏制。

孔子说:“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情商所指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君子之“群”,即精诚团结,而拉关系、编织人脉,则是小人之“党”,即结党营私。这种状况不改变,社会是很难进步的。正如周新生委员所指出的:“在这样一个以人际关系维系的社会中,人情世故自然变成了比学识、能力更重要的‘制胜因素。这种状况把人才的才华和注意力吸引到了关系学和钻营上,势必严重影响社会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耐受力关系网精力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心理干预对孕妇早孕反应的能力和耐受力影响分析
别把精力拿去掩盖缺点
科层制与关系网: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的发行管理制度述论
模拟深埋条件下复合性冲击伤生命耐受力与伤情特点研究——重要脏器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
模拟深埋条件下复合性冲击伤生命耐受力与伤情特点研究——生命耐受力和血气分析
动态血气分析对评估胸外科手术患者耐受力的探讨
3步曲之精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