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令人生疑的“共同记忆”

2021-06-02周彪

杂文月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经历观点记忆

周彪

年轻时,我一直认为走过共同时代有着共同经历的人会有共同的记忆,因为在工作和学习交往中,遇到过一些和我一样出身农村的同龄人,聊到我们的成长过程和生活经历,是那么高度雷同,完全陌生的人瞬间拉近了物理距离,产生了情感和心理上的同频共振。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坚定了我对“共同记忆”说的认同。文章介绍犹太人不论身处何方,不论财富多寡,也不论身份尊卑,都会定期携家带口来到耶路撒冷的西墙下,或面壁凝思,或抚墙哭泣,因为凝固的墙壁虽然没有文字却铭刻着犹太民族的受虐史和流亡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诚然,世界上有很多的国家和民族对自身历史长河中遭受的重大天灾人祸常常以纪念碑或国家仪式的方式铭记下来,目的就是给子孙后代传承“共同记忆”。

但随着年岁渐长,我对“共同记忆”的真实性、可靠性产生了怀疑。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其衍生产品博客、QQ空间、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相继登场,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资讯交流、观点交锋、观念碰撞的空间,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共同记忆”契合度的机会。但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在这虚拟的言论空间里人们不光对当下重大的社会热点和民生关切表现出了各执一词、各以为是,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评判更是南辕北辙、观点迥异。其中有些观点具有理性思考的特点,能信人服人;但更多的观点是情绪的宣泄,肤浅执拗。每每遇到后者,我的选择是赶快打住话题,偃旗息鼓。不过更让我惊诧的是我的同龄人“共同记忆”的差异性。大学同学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环境和不同的家庭与成长背景,“共同记忆”有差异当属正常,且放一边。我要说的是生长于同一地域,具有相似的家庭环境,经历了共同的小学和中学生活,“共同记忆”的契合度应当很高吧。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那时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山是绿的……那时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那时食品是没有添加剂的,蔬菜是不打農药的,猪肉是不含瘦肉精的……”类似的帖子时不时在中小学同学QQ群或微信群冒了出来,而且总能得到一大串点赞,似乎引起了强烈的心灵共鸣。我们知道“那时”是特指40多年前的时代,50后60后生长经历的年代。如果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单从帖子描述的情形看“那时”的“外在表现”确乎具有这般特点,放飞一下想象,是不是有“世外桃源”的感觉?但在我的记忆里,“那时”一点也不“美好”,天蓝倒是真的,工业很少甚至也没有小作坊嘛。水清、山绿却未必,乡间烧茶煮饭以柴火为主,山上的草木基本上被砍得精光,没有植被何来水清、山绿?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真相其实很残酷——家家户户穷得丁当响,有什么所“遗”,有什么所“闭”?与之相生的是治安状况当然也不错,要知道农民连外出打工的自由都没有,大家都“日出而作,日落则息”,哪来游民流贼,治安能坏到哪里去?至于吃的,的确没有安全之虞,但却是极度匮乏,副食品得凭粮票,猪肉得凭肉票,贫穷之家一年里都难得吃上几回,连“检验”安全与否的机会都极少,又谈何食品安全问题呢?的确,如果剔除物质、自由等要素,“那时”或许很“好看”,假如有一个时空隧道可以让人回到过去,我不知道有几人愿意回到那个臆想的“世外桃源”!

“共同记忆”经不住岁月的敲打和撞击,因为时间是个过滤器,滤掉的常常是不堪回首的苦难,留下的大多是美好的记忆,特别是物质得到满足、自由度大大提高后,其他方面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当这种诉求得不到回应和实现时,有些国人的情感逻辑多是向“过去”寻找释放的“出口”,偏执地拿现在的“短”比过去的“长”,以选择性遗忘的方式来释放不满情绪,获得心理补偿。客观地讲,现实社会的确还存在诸多弊端,有待重拳治理,有待制度改革,但动辄简单地以“今昔”对比的方式来宣泄情绪,甚至作为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是不是太可笑,是不是与缘木求鱼类同?

猜你喜欢

经历观点记忆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观点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观点参考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