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地区古代城市营建与山水环境研究
——以奉节为例

2021-06-02孔明亮景巧琳

园林 2021年6期
关键词:三峡地区白帝城山水

孔明亮 景巧琳 杨 露

三峡地区独特的大江大峡作为城市生长的自然基底与动态演变的支点,与城市共同构建了独具地域特征的山水城格局。为丰富三峡地区城市营建研究内容,以秦至明清时期奉节古城与山水环境为研究对象,以舆图典籍等历史资料为依据,以奉节城市发展演变为线索,探讨山水环境影响下的城市选址、城市结构、风景营建变迁历程及相应的特征,并归纳山水环境在城市需求变化下的职能转变及与之对应的“山—水—城”模式,解析奉节城市营建的山水智慧,以期为三峡地区城市营建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历史经验。

三峡地区;奉节;城市营建;山—水—城

在中国传统城市营建中,自然山水环境作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影响着各地区的城市选址、空间形态以及功能格局等方面,不同境域下产生的差异性“山—水—城”格局成为描述区域内城市与山水关系的典型范式,如杭州的“山—寺—水”格局[1],惠州与端州的“山—湖—城—江”格局[2]等,直接反映区域内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城市与山水之间关系有助于明晰不同地域环境城市结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启发与指导当今城市营建,避免城市风貌单一、历史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

山水城关系作为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不少学者结合空间地理、历史人文等学科,综合使用文本分析、图文互证、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研究方法,基于综合全面的视角梳理了古代城市营建中的“山—水—城”关系,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平原和丘陵地区,重点关注古代城市营建的自然环境系统[3]、城市营建历程与宏观山水城格局[4-7]、城市山水风景体系[8-9]等方面,探明了不同地区古代营城与山水的互动关系及其形成演变机制。三峡地区传统城市的山水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两方面:(1)从传统风景营建中探索山水与城市风景的关系,具体包括各风景要素类型及其营建特征[10-12]、城市八景系统[13]等内容;(2)从古代人居建设角度梳理三峡地区人居环境与自然山水的关系,具体包括沿江山水环境影响下的聚落、场镇及城市形态特征[14-17]。现有研究成果已初步形成对区域内山水环境和古代营城的基础认知,但缺少“山—水—城”关系的系统性梳理。本文基于历史演变的动态视角,系统梳理奉节城市演变过程中选址、形态结构与风景3个方面的变迁与特征,整体把控山水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古代营城逻辑与对自然山水的认知和价值取向,从而总结历史进程中奉节城市营建与山水环境的关系,以完善我国古代“山—水—城”方面的研究内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中、上游交界地带,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图1)。区内山脉众多,峡谷高深,滩多水急,《水经注》记载:“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18]整体呈现出高山险水的地理特征。奉节县位于瞿塘峡口,控扼长江,自古为兵家重地与交通要道,宋朝以前,此地为三峡地区的行政、军事中心,宋至清末又成为地区贸易中转站及市场中心[19],其城市形态与格局深受三峡地区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三峡古代城市营建中具有典型意义,因此选取奉节作为研究对象。

1. 三峡地理区位图(改绘自参考文献[20])

以奉节地方志为主要依据,重点关注城池、古迹、寺观等章节内容,提取其中关于城市营建方面的图文记载,结合时代背景梳理奉节城市发展历程及营建内容,并结合相关历史地图、绘画、考古报告以及史学研究文献考证相应时期内的城市选址、结构布局以及风景建设等内容,借助GIS绘制古代奉节的城址变迁图、城市结构图、城市风景点分布图,直观再现城市营建内容,分析研究在三峡地区独特山水环境影响下的奉节城市演变规律,总结山水与城市的具体关系演变并抽象概括相应的“山—水—城”范式,以此来解读古代奉节城市营建与山水的关系变迁(表1)。

表1 历史基础资料类型及概要

2 山水定位下的城址变迁

奉节,古属夔州,早在6万年前就有先民生活,秦建鱼复县,属巴郡,历代曾为路、府、州、郡治地,“西蜀形势,雄莫若剑阁,险莫若夔门”[21]。夔门即长江横切七曜山形成的瞿塘峡,奉节县城则位于长江以北,夔门以西,控扼要道。此地山环水绕,山有七座,北有卧龙山、莲花峰,东隔梅溪河有古赤甲山、白帝山,瞿塘峡两岸有赤甲山、白盐山,南隔长江有文峰,水有一江二河,即长江、梅溪河与草堂河。《夔城记》载:“两山峭峙,一水掀腾。西南近江,城于江渚,则舟楫不能越;东北近山,城于山崿,则石矢不能加。”[21]由此看来,历史上的奉节在三峡地区占有重要地位,其城市所处山水环境体现出三峡地区的典型地貌特征,真可谓“形势险天下”[21]。

古代奉节城市发展历程较为复杂,历史上城址曾位于鱼复浦、白帝城、瀼西三处[22]。奉节首次建县是在公元前227年,秦统一后于鱼复浦建鱼复县。后群雄割据、战火纷飞,公元30年,公孙述建白帝城,除北周时期(568-578年)为镇压反叛于瀼西建城[22]。公元30年至1005年期间,奉节县治(白帝城)主要位于鸡公山(原赤甲山)至白帝山一带,此时白帝城主要作为军事据点,至唐朝时已成为三峡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北宋商贸经济发达,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景德以后奉节县治迁至“瀼西”,南宋末年宋蒙战争爆发,为适应防御需求县治迁回白帝城(1242年),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又迁回瀼西,此后县治稳定在瀼西。纵观奉节城市发展历史,战争、商贸等社会因素推动着城市主导功能的转变,奉节为适应不断更新的城市需求而不断迁移城址以寻找合适的发展空间(图2),在这个过程中,山水无疑起着定位城市选址的作用。

2. 奉节城址6次变迁图(公元前227-公元1911)(根据参考文献[21] [23-24]绘制)

鱼复浦位于长江左岸,为梅溪河常年冲击而成的堆积阶地,此地河谷宽阔,土地肥沃,有着丰富的农耕渔猎资源与盐泉资源,且择址于长江与支流交汇处,可利用支流的疏浚作用缓冲长江洪水等自然灾害,故成为早期(始于旧石器时代)奉节先民繁衍生息之所[22]。鱼复故城建于此便是出于对生产活动、安全防御的考量。

东汉以后,出于军事防御的考虑,奉节县治于白帝山,白帝山位于瞿塘峡西口、草堂河与长江交汇处的西北岸,山势陡峭,南临大江,江中有滟滪险滩。陈子昂诗云:“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21]可见白帝山一带地势奇险,是修建军事据点的绝佳之地,故群雄割据、战火纷飞之际,白帝城择址于此,依山据险,控扼夔门。

瀼西为梅溪河与长江交汇处之西北台地,相较于白帝山一带显得十分开阔,北宋于此地临江筑城,发展空间更大。此处地势平坦,草木繁茂,北依卧龙山,南临长江,东西两侧深溪数条[25]。一方面城市近江,“往来舟楫,上可直抵渝城,下通楚省荆汉”[26],瀼西为长江东西往来的必经之地,可利用水运之便促进商贸来往;另一方面城周数条水系作为天然护城河,卧龙山保证城市后方安全,山环水抱的地理环境保障了城市日常防御。

对比可知,三城选址均背山面水,体现出奉节营城对于山水条件的依赖。受社会背景影响,各时期选址的考量因素各有侧重,鱼复浦土壤肥沃,临近水源,早期建县于此是为满足基础的生产生活需求;白帝山山高水险,可作天然屏障,选址于此重在保卫城市安全。随着社会稳步发展,选址的考量因素逐渐增多,明清以后城址稳定于瀼西,此地平坦开阔、山环水绕的自然条件满足居住、商贸、防御等多种需求。

3 山水塑造下的城市结构演变

3.1 农耕渔猎与鱼复县初设

秦朝鱼复县形态已不可考,据南北朝《荆州记》所载鱼复浦“周回四百八十丈”[27]可知受自然空间局限,城垣面积较小。鱼复浦北高南低,地势呈两级台阶,据考古发现第二级台地边缘有大量阴沉木,似三峡地区的传统保土、防御措施[22],应是为防夏季洪水而利用台地高差修筑而成的城垣。蜀汉永安宫则位于梅溪河西侧,其东南平碛上设“水八阵”[27]护卫其宫,由此可知鱼复城“宫—城—军”分立的整体格局。

3.2 军事防御与白帝城建置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称帝于蜀,建武九年(33年),派遣大将田戒、任满、程汛等率兵“二出江关(瞿塘关,明清时又名夔关)”,兵败,于峡口北岸择关隘险要之地筑城,名为白帝,迁鱼复县治于其上,此后至明清时期,白帝城几经兴废,先后于此设立过关口、县治与州治,其城址范围与城市规模因功能需求转变而有所变迁。

南北朝时期白帝城“城周回二百八十步,北缘马岭,接赤岬山,其间平处,南北相去八十五丈,东西七十丈。又东傍东瀼溪,即以为隍。西南临大江,窥之眩目”[18],可见此时白帝城面积较小,地处险要。而白帝以北赤甲山上建有赤甲城“周回七里一百四十步”[18],依山而建,规模较大,以存居民。唐之前,白帝、赤甲二城相对独立,各自为城。

随着城市人口及民居增加,至唐朝时白帝、赤甲二城“房舍相接,连为一片……闾阎市廛实已不分”[28],并与其间平地马岭相连,形成“子城—罗城”格局。然而受山地地形限制,城市规模仍旧狭小,形态结构随山就势,夔州军府、奉节县衙署以及驻军集于白帝城中,聚居区则位于其北较为宽阔的赤甲城,《移城记》载“居无巷市,无阡陌”[29]可知其城内空间拥挤,故唐代中后期,瀼溪河临水一带发展了西市[19],至此,白帝城形成了军事、居住、商业相对独立、各自为区的格局。

3.3 航运贸易与瀼西城扩张

北宋经济繁荣,景德二年(1005年)夔州路治所迁至“瀼西”以便城市发展,平坦开阔的地形带来了更多发展空间。瀼西地区成为长距离贸易中转站及地区市场中心。城市形态格局亦受此影响,市场位于城南临水处,又因居民往来众多于城内靠南形成聚居区,街道交错,民众繁多[19],城市格局初显,街衢商市初具规模。

明朝以前,夔州城无城垣,明成化十年(1474年),夔州知府李晟始开筑城池、包砌砖石、辟门五座,同时,为防洪水侵蚀建城墙于沿江二级台阶以上,旱季时城墙高出江面十余米,颇为壮观。此后至清朝时期,瀼西城市多有增修,城市格局逐渐完善,城南至临江一带沿袭宋时格局,为商业繁华、民众聚居之地。城中靠北则为官署区,建于山麓较高处以控驭全城,文教区则位于山腰更高处,环境清静优美[19],整体来看,由南到北逐渐上升的地势形成了“江—市场—聚居—官署—文教—山”的垂直结构,并以府署为中心形成了城市中轴。在军事防御方面,除选址之初利用两侧深溪布防,在东门外梅溪河畔还修建了演武坊、将台等军事防卫处所[30],构建了水系、城墙与军事卫所三重防御体系(图3)。

3. 清代县志记载中的白帝城与奉节城图防御体系(引自参考资料[21] [31])

3.4 小结

城市选址奠定了整体山水格局,山水环境又影响着城市发展,由城市性质转变而衍生的不同功能需求与各选址地的自然环境相互适应,造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差异,从而呈现出独具山水环境特色的城市结构。奉节的城市结构经历了“宫—城—军分立”“军—城—市分设、双城并置”“文—官—居—市阶梯布局”的演化历程(图4)。社会背景与城市性质促进了功能区的划分,呈现出从生产防御主导到经济贸易主导的演变趋势;山地、水系条件在空间布局中具有主导作用,造就了城市随山就势的自由形态与高低错落的竖向格局(图5);除此之外,因地处军事要塞,浓厚的军事文化持续影响着城市建设,无论战争与否,均利用自然天险结合人工防御层层布防以保城市安全。

4. 古代奉节城市平面结构推测示意图(根据参考资料[19] [21-23]绘制)

5. 古代奉节城市竖向结构示意图(根据参考资料[19] [21-23]绘制)

4 依山就水的城市风景营造

4.1 适应自然风貌的风景分布格局

大江大峡的独特地理环境确立了奉节地区开阔壮丽的风景格局,千百年来积累的军事人文胜迹与山川自然相契合,《蜀川胜概图》再现了依山就水、层层分布的风景样貌(图6)。光绪《奉节县志》中描绘奉节山川风景为奇险与灵秀并存:“白盐、赤甲,俯视群山;龙脊虎须,横截舟舰,其险也如此,而清奇灵秀之气,隐隐隆隆,蕴蓄宏深。”[21]

6. 蜀川胜概图奉节段(引自《蜀川胜概图》)

根据古图古籍等资料绘制奉节城市风景要素分布图(图7),其风景要素在空间分布上集中于长江两岸,形成了瀼西、鱼复、白帝3个集群,在风景要素类型的选择上3处集群各有侧重以适应不同的自然风貌(图8),使得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瀼西是县城所在之处,文教学宫与宗教祭祀建筑集中于此,承载居民日常世俗活动,文教学宫多设于城北山林清幽之处,远离嘈杂,而寺庙、祠观、祭祀台等宗教建筑则位于城外近郊方便前往;鱼复浦平坦开阔,风景优美,遗址古迹众多,风景建设以名人纪念为主,成为城外近郊寻迹怀古、游赏踏青的好去处;白帝一带山高水深,雄伟壮丽,军事文化浓厚,名人传说众多,历代常于白帝城内修筑祠庙以作纪念,又“登之可穷千里目”[21],故常于山顶修筑高楼远眺风景,白帝山遂成为纪念咏怀、登高远眺的最佳选址。

7. 明清奉节城市风景点分布(根据参考资料[21] [23-24]绘制)

8. 各景群风景要素类型占比(根据参考资料[21] [23-24]绘制)

4.2 风景审美与自然人文内涵

险要的地理格局造成了沿江地区风云跌宕的军事历史,也造就了巴人豪侠勇敢的性格,大江大峡的壮丽风景与千年征战的军事文化孕育出巴人独特的风景审美。清光绪《奉节县志》中记载的夔州12景是奉节历代风景营建特征的集中表现(表2),其自然风景显现出峡江地区独特的审美情趣,“白帝层峦”“滟滪回澜”的开阔壮丽自是区别于江南的婉约雅趣与北方的沉稳萧肃(图9),历代诗人于此歌咏的诗文也多了些雄浑与浪漫的意境,登上白帝城“笑挽天河荡酒杯”[21]的豪迈情怀也较江南“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婉转情思多了些洒脱。从城市风景的文化内涵来看,12景中武侯阵图、白帝层峦、瞿塘凝碧3景都曾为重要的军事据点,其军事遗迹的风景转向体现出风景营建中对于千百年军事文化的重视。除此之外,龙岗矗秀、草堂遗韵、莲池流芳3景分别是为纪念诸葛亮、杜甫以及周敦颐3位曾到访夔州的历史名人,可见明清城市风景内涵中对于历代名人的关注与纪念。

9. 奉节与其他地区自然景观(引自《光绪奉节县志》《燕京八景图》《西湖十景图册》)

表2 清代夔州12景的自然与人文意涵

4.3 小结

高山地貌的限制使得奉节风景点分布集中于长江沿岸,又因古代奉节城址变迁频繁,留下大量风景古迹,遂逐渐形成了以瀼西、鱼复、白帝为中心的3个风景集群。在此过程中,山水作为风景营建的自然基底,奠定了城市风景的整体格局与风格特征,同时,千年历史积累的军事文化、先贤崇拜与高山险水的山水环境共同孕育出独特的风景审美,最终塑造了大江大峡之中雄伟壮丽的城市风景。

5 结论与讨论

纵观古代奉节整个城市演变过程,按照主导城市发展的社会因素不同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秦朝建县之初,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生活成为城市的核心需求,故城市选址于农耕渔猎便利之处,并利用台地修筑城垣,临江设置军事设施以保安全;唐朝受战乱影响,于山高水深之处修建军事据点,地形制约导致“军—城—市分设”,同时繁荣的社会文化促进了书院、寺观、祠庙的修建;明清时期社会趋于稳定,择址于背山面水开阔之处,利用长江水运之便发展商贸经济,形成“山—文—官—居—市—水阶梯布局”的城市结构,城市风景进一步完善,形成夔州12景。由此可知,山水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对城市选址、城市结构与城市风景营建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变迁,城市性质及主导功能的转变是推动奉节城市变迁的主导因素,山水则承担起多种城市职能,在城市演变中定位城市选址,塑造城市结构并参与城市风景营建,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山—水—城”模式(图10)。社会发展初期,由于经济技术的局限,生产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鱼复浦的农耕渔猎资源使其成为维持城市生产的生产基质;战乱年代,城市凭高据险,对山地环境依赖性较强,山水作为军事防御屏障主要承担的是防御功能而非居住功能,依山临水、因地制宜的军事设施与自然山水共建山地城市的双重防御;社会稳定之后,为发展经济,城市营建更加注重对平坦地形和便利交通的需求,长江作为经济发展依托转而承担起交通运输、发展经济的功能,同时,山岳河流以山水景观为纽带与城市相连,逐渐成为城内外风景游览、祭祀祈福的文化胜地。

10.“山—水—城”演进模式

时代发展至今,城市建设在快速发展中不断反思,随着生态文明观加深,山水生态环境在城市营建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无疑为山水赋予了新的城市职能。期望通过梳理奉节城市与山水的演变过程,尽量客观呈现历史时期山水环境在城市营建中的形象与作用,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古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历史经验,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山水城关系,打造更加美好的人居生活。

猜你喜欢

三峡地区白帝城山水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早发白帝城
游白帝城有感
《山水》
三峡地区摄影文化
三峡地区宋明墓葬的防腐措施研究
白帝城下,收藏一片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