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效果及效能ROC 曲线研究
2021-06-02王月梅
王月梅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好发于25 ~35 岁人群中。对于低级别CIN 患者,由于病情相对较轻,经数月后多数能自行消退;但是,对于高级别CIN 患者,病情相对较重,随着病程延长,可增加患癌风险。因此,加强高级别CIN 的诊断、筛查,对降低宫颈癌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1]。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过程,属于是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能从数年到数十年,经历轻度、中度、中度上皮内瘤变、早期浸润癌与浸润癌[2]。病理检查是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金标准”,但是该筛查方法价格昂贵,风险性较高,检查前患者不宜使用激素治疗,难以动态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3]。阴道镜检查属于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观察下生殖道外阴阴道宫颈的病变,借助阴道镜的放大作用,有助于提高确诊率。但是,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的筛查效能研究较少[4]。本研究以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对象,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月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126例为对象,年龄22 ~63 岁,平均(55.98±5.32)岁;体质量53 ~74 kg,平均(63.29±5.42)kg;孕次1 ~5 次,平均(2.69±0.61)次。纳入标准:(1)符合子宫颈上皮内病变诊断标准[5],均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2)均无盆腔放疗史、未进行子宫切除或宫颈锥切术治疗;(3)均为已婚女性,且均无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上皮内瘤变者;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异常、血液系统疾病或接触性出血者;(2)已经确诊的恶性肿瘤或其他部位肿瘤者;(3)凝血功能异常、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或伴有肝肾功能异常者。本研究均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阴道镜检查。所有患者均经宫颈活检病理组织检查确诊(“金标准”),所有患者确诊前均行阴道镜检查,具体方法如下:检查前告知患者不进行性生活,常规排空膀胱;阴道镜检查时取膀胱截石位,在将阴道镜窥器放入阴道,尽可能扩大患者宫颈,充分暴露宫颈。采用生理盐水棉球完成宫颈表面分泌物的清洗,采用干棉球进行擦拭。将阴道镜放置在距离宫颈20 ~30 cm 部位,聚焦后逐步将阴道镜从6 倍放大到15 倍;获得清晰的图像后确定最佳的检查距离,初步观察宫颈、穹隆的上皮与血管组织(绿色滤光镜观察血管,并获得白光图与绿光图)。上述操作完毕后取浓度为3%的醋酸棉球,并将其放置在宫颈表面,1 min 后取出;借助阴道镜观察宫颈上皮情况,确定鳞柱交界部分、宫颈柱状上皮及鳞柱上皮是否存在病变,对于异常患者可选择绿色滤光镜放大,并完成碘溶液试验,并将阴道镜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比较[6];(2)诊断效能。绘制ROC 曲线,分析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
1.3 观察指标
(1)诊断符合率。记录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的诊断符合率;(2)诊断效能。绘制ROC 曲线,分析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126例入组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患者中CIN Ⅰ级64例,CIN Ⅱ级34例,CIN Ⅲ级20例,浸润癌8例。患者均完成阴道镜检查,最终确诊105例,诊断符合率为83.33%,见表1。
2.2 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诊断效能
ROC 曲线结果表明:阴道镜检查用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AUC 值为0.823,诊断灵敏度为84.50%,诊断特异度为68.10%,见图1。
图1 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诊断ROC 曲线
表 1 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例(%)]
3 讨论
宫颈癌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普遍认为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变(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有关。既往研究表明[7]:HPV 病毒属于是一种双链DNA 病毒,具有球形外壳,直径55 nm,主要感染皮肤黏膜上皮,引起不同程度病变。对于宫颈癌前患者多数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仅有一般宫颈炎症状,如白带增多、性接触后少量阴道流血等。临床研究表明[8]: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属于癌前病变的一种,但是该过程具有可逆性,部分患者病变后可自然消失。因此,加强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病理组织检查是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常用的检查方法,并视为“金标准”,能帮助患者确诊,亦可确定病变的类型,能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指导提供依据。但是,病理组织检查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方法检查时病灶组织的取材位置特殊,且可重复检查效果较差,难以动态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同时,病理组织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创伤性,导致患者检查耐受性较长。近年来,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9]。本研究中,126例入组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患者中CIN Ⅰ级64例,CIN Ⅱ级34例,CINⅢ级20例,浸润癌8例。患者均完成阴道镜检查,最终确诊105例,诊断符合率为83.33%,提示阴道镜检查用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参考。阴道镜检查属于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伤害小等特点,通过阴道镜能借助显示器将宫颈病变组织进行扩大,可获得较为清晰的图像。同时,能直观看到患者宫颈的颜色、血管的充盈程度、周围黏膜的病变情况。国内学者研究表明[10]:阴道镜使用过程中能借助醋酸溶液碘溶液试验等确定患者的病变位置,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
宫颈癌的筛查应遵循三阶梯原则,即:宫颈细胞学筛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等。从上述原则看出,阴道镜属于二线筛查方法,借助低倍镜放大能直接观察子宫颈表面血管上皮的形态结构;阴道镜下定位活体组织检查,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准确度,充分评估病灶的范围,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国内学者以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为对象,患者均给予多点活检及阴道镜检查,结果表明:与多点活检相比,阴道镜检查具有更高的检出率。阴道镜的检查能减少不必要的创伤,具有较高的诊疗价值。既往研究表明[11]:阴道镜检查适用范围相对较广,多用于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巴氏Ⅱ级或以上人群中;肉眼可疑宫颈病变者;有性接触出血,肉眼观察宫颈无明显病变者;外阴、阴道病变及宫颈锥切前确定病变范围者。为了进一步分析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本研究中绘制ROC 曲线,结果表明:阴道镜检查用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AUC 值为0.823,诊断灵敏度为84.50%,诊断特异度为68.10%,提示阴道镜检查用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因此,临床上对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应加强阴道镜检查,了解患者病灶部位、病灶大小,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但是,临床上对于阴道镜检查难以确诊患者,则应及时行病理组织检查,帮助患者早期确诊,降低临床漏诊率或误诊率。同时,阴道镜检查时应尽可能动作轻柔,避免擦伤宫颈;对于可疑病变患者宜在阴道镜下完成组织活检,且检查时应充分暴露宫颈管,配合细胞学检查及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降低临床漏诊率[12-13]。
综上所述,阴道镜检查用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临床诊断灵敏度较高,可为患者诊疗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