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创新
——基于对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的研究
2021-06-02蒋鑫鑫
蒋鑫鑫
(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00)
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 “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 , “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2019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提出加强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2019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3],这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遵循,也为民族高等教育培养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 指明了工作方向。
目前学界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进行研究:一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进行义理分析: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概念、价值、内容与路径、重大意义进行阐释。[4][5]二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理论框架尚未独立或构建时,积极寻找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点,回应在民族院校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坚持的主要原则和选择的路径;[6]借助协同理论并构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路径与机制。[7]三是高校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载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尚未被完整纳入 “全员、全程、全方位” 的育人体系中,仍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实践问题。[8]2016年,自治区面对新疆教育实际,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创了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旨在通过各族师生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学生思想防线,切实解决青年学生相信谁,依靠谁,跟谁走的问题。为此,从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的视角,研究新疆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新疆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
2016年9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再动员会议,这次会议从加强高校和各类学校党的建设,牢牢掌握育人阵地的角度,明确提出 “广泛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活动”[9](简称:321)。2016年10月25日,自治区召开 “民族团结一家亲” 暨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部署推进工作视频会议,会后印发《自治区教育系统开展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实施方案》,从扎实推进 “三进” ,深入做好 “两联” ,真诚开展 “一交友” 等3个方面,为新疆高校开展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提供依据。可以从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是新疆高校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教育实践,是 “中华民族一家亲” 的实践教育活动,是构建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体制机制的探索等3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是新疆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是新疆高校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教育实践。新疆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高校领域就是解决好 “培养什么人” 这个根本问题,强化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导向。新疆高校历来是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 “三股势力” 把高校作为渗透破坏的重点目标,同我们争夺育人阵地斗争十分激烈。新疆高校把民族团结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等重要工作融入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全过程,深挖错误思潮,用《新疆的反恐、去极端斗争与人权保障》《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新疆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这 “三个白皮书” 正本清源,筑牢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坚强阵地。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是 “中华民族一家亲” 的实践教育活动。《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 “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交流活动,打造 “中华民族一家亲” 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平台”[10]。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通过 “进” “联” “交” 三个环节,解决学生在成长成才遇到的各类问题,推动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总目标是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 “中华民族一家亲” 工作主线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是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治理民族事务,解决民族问题,这也是重大的实践推进和理论突破。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是构建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体制机制的探索。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并指出 “在省级层面,要打造三全育人共同体” “在学校层面要形成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 ,这为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育人提供行动指南。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通过高校教职工全覆盖,发挥班级、宿舍、食堂、各类活动在学生成长中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 “三位一体” 协同育人机制。
二、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新疆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模式
《自治区教育系统开展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是新疆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的顶层设计,是新疆高校开展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的行动指南。2018年1月和10月,自治区又先后召开高校 “三进两联一交友” 深化推进会和 “三进两联一交友” 现场推进会, “三进两联一交友” 逐步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方案》和这两次会议精神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构成了新疆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模式,该模式包含三个环节,六个载体两方面内容,构建了图1由内到外两层的 “新疆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模式” 。
图1 新疆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模式
六个载体是结对认亲、经常走访、相互学习、开展活动、真情帮扶、表彰激励。第一,结对认亲是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开展的前提,他解决的是 “谁联系” “联系谁” 的问题。 “谁联系” 体现全员育人,反映覆盖面。 “联系谁” 体现精准度,关系育人效果。第二,经常走访。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的频次和联系家长次数都有数量上的规定,在走访互动中做交流融洽感情的工作, “来来往往、说说唱唱、聚聚聊聊里面就有大政治” 。第三,相互学习。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族师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在互学语言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真心相待、真诚交流、真情融入。第四,开展活动。开展有互动性、有针对性、有日常性的读书沙龙、论文点评、科研项目帮带、文体联谊活动等,多鼓励、辅导结对学生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第五,真情帮扶。从日常点滴入手、从具体问题做起,帮学习、帮就业、帮生活、帮思路,多点发力,让学生充分获得感和幸福感。第六,表彰激励。树立典型、激励先进,营造氛围,形成制度化长效化。
三个环节是 “进” “联” “交” 。 “进” 主要是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简称:三进),工作理念是 “走” 进心理; “联” 主要是联系学生、联系家长(简称:两联),工作理念是 “联” 出温暖; “交” 主要是 “一交友” ,工作理念是 “交” 出真情。 “进” “联” “交” 的工作内容进行如下说明(见表1)。 “进” “联” 是做好 “交” 的基础, “进” “联” “交” 体现一个 “共” 字,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得到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理念得以促进。
表1 “进” “联” “交” 的工作内容
三、新疆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成效
笔者在疆内普通本科、职业学院等13所院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问卷2780份,收回有效问卷2746份,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填写有效问卷为1837份,占总数的66.9%。问卷内容涉及对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的认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中华民族一家亲、三全育人等4个部分;同时,与各高校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和74名师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一)对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的认识
对问卷进行分析后发现,一是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丰富,形式多样,如国语课堂或讲堂、主题教育/党团教育、师生座谈会、形式政策报告会、民族团结联欢会和民族团结文体活动、参观学习等。二是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94.3%的学生认为减少了语言阻碍交流的现象,增加了与其他民族交朋友的机会;84.3%的学生认为师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促进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加深了感情;91.2%的学生认为形成了 “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活动在一起、成长在一起” 的环境,有助于交往交流交融。三是师生对 “来来往往、说说唱唱、聚聚聊聊里面就有大政治” 还认识不足。31.3%的学生认为还存在一些拍照留痕的形式主义;37.5%的学生认为学生被动配合的多,积极主动的少;30.4%的学生认为还存在思想教育引导缺位、错位等问题;21.7%的学生认为活动还不够精准。因此,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时效性,需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采用灵活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内容精准推送。在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动中,紧盯教育对象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解决问题,根据政策,因势利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个离不开” 教育、 “五个认同” 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协同推进、一体推进。
(二)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认识
调查显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价值取向、实践品格方面具有一致性。一是学生普遍认为在学校推进依法治疆要有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总目标意识,86.5%的学生认为应树牢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教育初心和使命,82.6%的学生认为 “去极端化” 工作是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93.5%的学生认为要开展反分裂斗争教育。二是学生普遍认为团结建疆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侧重点和工作内容不同,94.1%的学生认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分别是当前和今后团结建疆和富民兴疆的工作重点,92.3%的学生认为团结建疆在农村就是做好 “访惠聚” 驻村工作,86.1%的学生认为团结建疆在学校就是培养合格人才。91.7%的学生认为文化润疆要及时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三是学生普遍认为长期建疆解决思想问题比解决发展问题更重要,92.7%的学生认为首先用《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纪要》精神深挖错误思想根子。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认识比较积极。
(三)对 “中华民族一家亲” 的认识
“中华民族一家亲” 的工作主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高度认可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的利益共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心愿将进一步让 “新疆的命运始终与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学生普遍认为在教育领域开展 “红领巾” 小课堂、 “民族团结一家亲” 融情营、结对帮扶、国语夜校、爱心生日会等 “中华民族一家亲” 融情实践活动对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消除民族隔阂、增强 “五个认同” 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一家亲” 要引导各族学生树立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等正确的祖国观、牢记 “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等正确的民族观、铭记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等正确的文化观、树牢 “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等正确的历史观 。 “一家亲” 意味着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依法妥善处置涉民族因素舆情和案事件,依法打击 “三股势力” ,不断夯实 “中华民族一家亲” 的法治基础。
(四)对 “三全育人” 的认识
问卷结果显示: “三全育人” 在民族地区高校要通过整合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家庭社会学校等资源,形成 “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 的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4.2%的学生认为 “全员育人” 要提高 “员” 的能力和素质, “全程育人” 要延伸 “程” 的范畴, “全方位” 育人要拓展 “方位” 外延,才能避免全员角色缺位、全程链条断裂,方位重心偏移。 “三全育人” 的形成还必须处理好 “思政课程” 主阵地、 “课程思政” 责任田的关系,89.1%的学生认为 “思政课程” 育人效果 “好” 和 “较好” ,76.4%的学生认为 “课程思政” 育人效果 “好” 和 “较好” 。 “三全育人” 实践还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82.1%的学生认为尚未构建 “一体化育人体系” ,54.3%的学生认为还存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给” 的学生不想要,学生想要的 “给” 不了的现象。
结语
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是民族地区高校培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是新疆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伟大实践,是 “中华民族一家亲” 的实践教育活动,构建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体制机制的探索。新疆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模式包括三个环节,六个载体两方面内容,三个环节是 “进” “联” “交” ,六个载体是结对认亲、经常走访、相互学习、开展活动、真情帮扶、表彰激励。调查结果显示,活动开展以来,新疆高校学生对 “三进两联一交友”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中华民族一家亲” 、 “三全育人” 等认识比较积极,但师生对 “来来往往、说说唱唱、聚聚聊聊里面就有大政治” 还认识不足, “三全育人” 实践还有待完善。学校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要场所,教育能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 “中华民族一家亲” 为目标,深挖错误思想根源、开展融情实践活动,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注释:
① “Three,Two and One” :Three means teachers are supposed to walk into students’ classes,dorms and canteens;Two means teachers should regularly contact their students and students’parents;One means teachers should make friends with their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