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文身给青少年身心留下“疤痕
2021-06-02文明
文/文明
导读
近年来,文身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和接纳度有所上升。随之而来的是,部分未成年人在跟风盲从、彰显个性、“为爱留痕”等心态的驱使下,出现过早接触、盲目选择、大面积文身、图案低俗怪异等问题。当下,青少年文身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亟待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2020年9月,刚上初中的小寒(化名)被身边一些学长身上的关公、鬼武士、日式阿浮屠等文身所吸引,认为文身“很吸粉”。于是,在寒假期间,经人引荐,在一家文身店进行了文身。然而,没过几天,小寒被同学举报文身,学校认为小寒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校容校纪,及时约谈小寒及其父母,要求尽快将文身清除。经学校及父母教育后,小寒方才意识到文身的危害,懊悔不已。最后,在公安、法院、司法等多个的部门协助下,文身店赔礼道歉并赔偿文身费和精神抚慰金1万元,小寒的未成年人健康权益得到了保障。
近年来,青少年文身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出现了低龄化的现象。文身不仅对未成年人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对他们的前途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青少年热衷文身的原因
受影视文化及名人影响。早些年,随着一些港台电影的渗入,文身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很多影视剧中,为了塑造饱满的人物形象,利用文身突出某种特质。同时,很多备受青少年喜爱的影视演员或歌手因彰显个性而文身,青少年出于对偶像的崇拜,跟风文身,甚至认为文身是一种艺术美。
文身店缺乏规范化管理。现在的文身店遍地开花,缺乏一定的约束和规范。部分文身店丧失经营底线,只关心经济利益。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对青少年文身等行为的约束和管理,导致文身行业乱象丛生,青少年健康权益受到严重威胁。
校园管理有漏洞。首先,有的学校存在功利化行为,大考前会“劝”成绩不好的学生放弃中考,“保送”职业学校,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寻求发泄途径而走上文身道路。其次,有的学校缺乏对文身教育管理制度,很少普及相关知识,导致学生对文身的危害认知有限。
家庭教育存在不足。一是父母疏于管理和教育,亲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文身前缺乏知识普及,文身后缺乏应对之策。二是有些家庭关系不睦,孩子因缺乏家庭温暖而寻求社会同伴,导致结识不良朋友而文身。三是父母本身是文身爱好者,受父母影响,孩子会在潜意识里降低对文身危害的敏感度,模仿父母进行文身。
青少年缺乏对文身的正确认知。青少年的好奇、敏感、虚荣心强,喜欢尝试新事物,但缺乏自制力,单纯地认为文身很酷,便选择模仿。他们认为,文身是一个标签化的、整体式的,有一种讲究“江湖义气”的感觉。因此,为了获得同伴认可和集体认同感,往往忽视了文身的危害性,从而选择盲目跟风。
青少年文身的危害
对身体的伤害。现在的文身行业鱼龙混杂,文身师的入职门槛低,大多不懂医学,文身水平有限;文身损伤了皮肤,容易招致细菌感染,如果创伤面积大、细菌毒力强,还会患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文身用的颜料大多是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引起皮炎、过敏,致使局部发痒、疼痛。此外,文身专用的刺青颜料,含铅、铬等重金属,是诱发皮肤癌的因素之一。
对青少年学业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部分学校并不愿意接受一些文身的学生,有文身的必须清洗,而清洗文身是个漫长的过程,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业。二是青少年文身后,会过分关注文身的方方面面,也会因文身引发老师的偏见,使其减少对青少年学习的关注,进而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业。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社会对文身的孩子大多贴有标签,认为他们是“坏孩子”。因此,多数家长都会要求自己的孩子远离那些文身的孩子。在学校里,大多数同学也能感受到文身的另类,进而逐渐疏远那些文身的同学。
影响青少年的职业发展。我国有相关规定,人民警察不得文身,文身人员无法通过公务员考核。社会上,很多职位也拒绝文身的应聘者。文身很难消除,盲目文身的青少年,可能在职业发展上会有所遗憾。
多方合力,不让青春“留痕”
诚然,我们没有必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文身”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价值观、审美意识尚未完全健全、定型的青少年时期,过早接触“不可逆”的文身,十分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文身,我们需要从以下五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加强市场监管。要净化文娱市场,不能让一些带有文身黑社会性质的影视作品侵蚀、扭曲青少年的心灵。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文身行业的监管,对违规、违法等经营行为应给予相应处罚。
第二,补齐制度上的空白。一方面,可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文身场所主管部门;另一方面,对文身工作室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等行为,要有禁止性规定和处罚措施,如明确文身场所须张贴风险提示单,须核查身份,未成年人文身前须征得监护人同意等。
第三,注重学校教育、宣传。学校不能为了所谓的升学率而让学生出现“管理真空期”;平时,要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栏、讲座等多种形式宣讲文身的危害,加强青少年学生对文身的认识;对一些“问题青少年”,学校和老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呵护,积极做好教育和引导,避免其走入歧途。
第四,重视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家长要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拉近亲子关系;同时,通过不同形式的家庭教育手段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督促他们自觉抵制来自不良文化和现实文身现象的影响。
第五,加强青少年自我修养。集中精力在学习上,做好学习这项首要工作。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转移不良情绪。多参加积极、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圈。不与社会上品行有失的人交往,分清美丑、恶善,保持本心,不受侵扰。
文身虽小,但事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件小事值得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家庭、学校及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防止文身给未成年人身心留下“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