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及其对策探究
2021-06-02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非语言交际是指语言交际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非语言交际的产生和发展比语言交际要早得多,应用也广泛得多,并且在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言语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言语行为传递的。”[1]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非语言行为进行信息传递时,由于文化差异势必会产生语用失误现象,对成功交际造成障碍,影响有效沟通。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家Jenny Thomas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一文提出了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这一概念,其含义是指的是“听话人与说话人之间传输的信息不是一致的。”(the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said?)[2]。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是被Thomas将语用失误分成的两个类别,前者是违反了语言习惯将本族习性带到了交际对方,而后者是错误地选择了语言表达形式,忽视文化差异的背景。关于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在最近20年的时间里,国内外学者及语言学家已经有很多的成果。大部分都是围绕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分析和社会语用失误(sociapragmatic failure)讨论的。对于非语言交际的语用失误研究,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事实上,很多的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也同时存在,都被称为行为语用失误(pragma-behavioral failure)。
交际是通过多种手段来互动完成的,涉及交际双方采用的手段形式多种多样。由于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道德层面等方面的背景不同,人们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差异。在非语言交际中出现的障碍虽表现在行为上,其本质却是来源于文化之中。
一、跨文化与非语言交际的关系分析
非语言交际行为是指除了语言之外进行的,为社会所共识的属性或者行为。这些行为和属性可以是主观产生的,也可以是客观环境造就的。非语言交际是语言交际的补充和强调,和语言交际相辅相成才可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由于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使得大多数非语言行为自然地都成为文化的产物,留有文化的烙印,同时也是语言习得带来的结果,被大众所接受和使用的非语言行为也就随着文化的特殊性而形成了独特的使用范畴。
在交际中,由于说话者和听话者使用语言类别的不同,非语言交际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维持、代替甚至是挽救整个交际行为。因此,所有的非语言行为无疑都是不同文化的反映,都具备一定的文化色彩,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使命。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忽视了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势必会带来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
非语言交际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某种文化群体的表层结构。这里面包括了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语言规范、风土民情等多种意识形态。在跨文化交际行为发生时,不同文化的碰撞势必会造成非语言交际的行为失误,一种文化行为的动作表达与另一种文化行为动作表达冲突时就会造成交际失败。所以,理解和掌握非语言交际和文化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语用失误分析
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通常被称作体态语(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是指交际中用除语言之外的其他传递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身势语(body language)、时间与空间安排(spatial and temporal arrangements)和商务礼仪(business manners)等。身势语中包含了眼神(oculesics)、接触(contact)、表情(facial expression)、手势(gesture)、姿态 (posture)等。不仅如此,非语言交际还涵盖了空间、时间、语音、语调,甚至于颜色、数字,以及参与人所处的环境和穿着、言语和表情等。因此,非语言交际又被划分为以下四种:
类别表现形式体态语(bodylanguage)姿势、手势、脸部表情、触摸、眼神等客体语(objectlanguage)声音、衣物、饰品、妆容、气质、灯光、设计、室内整洁度等副语言(paralanguage)叹气、沉默、呻吟、打哈欠、大笑、音质、音量、语速、语调等环境语(environmentallanguage)空间信息、时间信息
(一)体态语语用失误
体态语(body language)又叫作身势语,是指通过人的各种姿态、礼节动作以及身体各部分所传递的交际信息,是美国心理学家R.Birdwhistell在1970年提出的。他认为,在表达意义和情感的手段中,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体态语的使用能达到65%以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体态语表现形式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文化中同样的表现形式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意思。所以,体态语语用失误主要是表现在交际中的双方由于动作或者姿态不合时宜而导致交际失败。
在交际中,英语国家人喜欢用“耸肩”来表达“我没办法,我不知道”含义,而中国人习惯于用“摆摆手”或“摇摇头”来表达这一含义。体态语在不同文化中有共同之处,同时也有大相径庭之处。比如说中西方人都会用“点头”表示同意;用“握手”表示友好;用“鼓掌”表达“欢迎、致谢”。另外,中国人和美国人都习惯用大拇指和食指连在一起成一个圆圈来表示“OK,行、很好、好极了、很棒”等。但是,这给个手势在其他文化中就表示了完全不同的含义:在法国表示“零或毫无价值”;在日本指的是“钱”;阿拉伯人有“敌对”之意;在突尼斯则含有“仇恨,要杀人”的意思。中国人习惯用“跺脚”表达“生气、厌烦、悔恨”等情绪,早在古代就有“跺脚”“手舞足蹈”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而英语国家则表示“不耐烦”。中国人用长久的“注视,行注目礼”来表达尊重和重视,而西方人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常见的“微笑”动作在美国单纯的表示“高兴、友好”,在中国除了有褒义的“友好,心情好”之外,有时还带有贬义“轻蔑的不屑”和“尴尬”之意。但是对于“竖大拇指”这个手势,中国人表示“赞赏”,而美国人和欧洲人是在路边搭顺车时才会竖起大拇指,澳大利亚人和尼日利亚人把手势当作是带有侮辱性的行为;同样,在德国和日本,这个手势分别表示数字“1”和“5’。
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赋予了体态语特殊的含义,在交际中只有清楚准确地把握身势语所表达的含义,了解其承载的中西方文化,才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副语言语用失误
副语言也就是辅助语,也叫作类语言,就比如交际中的声音修饰、音速、语速、音量和音调、沉默和各种非语义声音等。在交际中通过对修饰声音比如拖长语音、加重语气、提高音量,升高语调等传达要表达的内容。副语言是美国语言学家George Leonard Trager在1958年提出的,Samovar和Knapp两位语言学家又对此做出一致的判断,他们认为副语言是一种有声行为,可以伴随、打断或者临时替代言语。它在广义方面是可以通过调整音调、音量、加快或者放慢语速、改变音质、增强清晰度和拉长语音、语调等发挥作用,它所涉及的只是语言表达的方式,并不是表达的实际内容。在狭义方面指的是语音语调等的辅助手段。副语言表现出的语用失误其实大多数指向了“沉默”——这一中西文化形成强烈对比的非语言习惯。
“沉默”的表达其实是最为典型的非语言传递信息的方式,它表达的是交谈中没有明确的声音表述,做出无声的反应。不同的文化对于“沉默”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中国文化对于此认为是积极的,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可以表达“赞许”,也可以表达“抗议”,也可能是含有“保留意见”之意。因此,中国文化中就有“沉默是金”的谚语;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沉默”有无言赞许,也有无声抗议;还可以有欣然默认,甚至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可以是表达和附和,也有下定决心之意。适当的停顿和留白有时候也会让人产生遐想,留下思考的空间,尤其是在商务谈判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然而,“沉默”在西方国家是“消极的,没有信心”的代名词。在日常交际中,中国人习惯用沉默来表达不知所措,或者尴尬情绪且拒绝回答;而在西方人的认知里,“不说话”表示“蔑视或者不愿交往”,他们在交际中,希望得到立即的回应。在商务谈判中,中国人在拿不准时往往沉默不言,只是坐在那里安静地倾听。在这种状况下,西方人会认为中方代表对谈判的项目没有兴趣。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认为西方人表达太直接,没有留有余地,而西方人则认为东方人的沉默是不礼貌。
(三)客体语语用失误
客体语通常是指静态的交际行为,是通过衣着、外貌、颜色、气味和饰物,家具和车辆等静态实物传递信息。运用客体语所表现的实用性和交际性能够体现出交际者的性格特征、学识水平、社会地位以及兴趣爱好等特征。在客体语使用方面经常出现的语用失误,最突出的反映在对”颜色词汇“的认知和使用方面。
“颜色词汇”作为人们表达思想、情绪、情感和喜好的一种手段,不同的颜色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由此带来的不同的人对颜色的喜好也是不同的。如日本人不喜欢黄色,巴西人不喜欢绿色,泰国人不接受红色,比利时人觉得蓝色寓意不好,美国人不喜欢红色等。另外,从古至今中国人都非常喜欢红色、黄色,代表国家的运动员们的服装通常是红黄色的图案,认为红色、黄色能够带来好运气,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褒义词。赋予政治色彩有“红军、红色政权、红色根据地”等、表达“喜庆、成功”时喜欢用红色装饰,商标“红旗、满堂红、红双喜、红塔山”也都被大众所喜爱和接受;相反,在英美国家“红色”是“暴力和血腥”的象征,语用含义完全是贬义。对于“白色”,中国古代是列为禁忌色的,只有在办理丧事时才穿着白色衣物,这个习惯至今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仍在沿用。但是在西方国家,人们往往习惯穿着黑色来表示对死者的纪念。如今对于这一文化现象,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尤其在城市地区;“白色”象征“纯洁、美好”的含义也被广泛地用于结婚庆典穿着的婚纱颜色。中国人喜欢“白皙的皮肤”,有“一白遮百丑”的说法,而西方人却因在沙滩上晒成“小麦色”而自豪。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活动发生时,尽量选择双方可以接受的情感表达色彩,避免产生歧义现象。如果在交际中衣物、饰品的穿搭不合适,商务活动中出口产品商标的颜色不符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习俗,都会阻碍交际的顺利进行。
(四)环境语语用失误
环境语与客体语不同,它主要是通过时间、空间、声音、距离、建筑等体现交际双方在所处文化情境下展示的品味和特征。“环境是交流中的第一要素,对环境的操纵会改变我们交流的其他方面。”[4]环境语所表现出最明显的特点是可以激发情绪的反应程度。西方人在圣诞节到来之际,无论家庭,还是商场,到处都装饰圣诞树,播放着特定的节日圣歌,这样的环境语给人一种祥和、安宁和幸福的感受;同样,中国的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贴春联,穿新衣等,所有这些环境语都可以激发起人们欢快的情绪。因此,充分利用环境语可以帮助说话人向他人传递思想,传达情绪,引起共鸣,这样交际对方就会改变对所处环境的认知和感悟。其实环境语的语用失误现象就是由于对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的不正确处理引起的。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环境语所传达的不同真实含义,就会带来语用失误。
时间信息普遍被认为是在时间方面的计算和对时间的态度。心理学家波亚托斯(Poyatos)认为时间信息具有社会性(Socialtime)、观念性(Conceptualtime)和相互作用性(interactivetime)。耶鲁大学的语言学教授霍尔Hall曾认为时间具有单一性和多样性。单一性时间观是大多数西方国家所认同的,是指必须严格遵守约定,珍惜时间,并且做到守时,提高工作效率等。这与中国人习惯于采用多样化、灵活的时间管理是完全不同的。这是由于中国人一直以来奉行礼仪之交,崇尚谦逊造成的,比较容易宽容和原谅对方,也造成了人们通常不提前做好安排,随意使用时间,更不愿意受时间限制。这种行为是西方人完全不能接受的,他们甚至认为是不礼貌的,更是伤害合作关系的。
空间信息也就是指近体距离。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Hall通过分析人们对于空间的需求,在他的著作《隐藏的维度》(The Hidden Dimension)一书中首创了“近体学”原理,意思是合理的空间使用可以和语言交际一样传递信息,同时指出了人们发生交际时的四种空间距离: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和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但是,这四类距离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体距的多少依据传统习俗而不同,被不同文化所接受。比如在中国,同性的青年勾肩搭背是友好的象征,似乎并无他意,但在西方,如果同性之间的体距过于亲密,会让人产生不良遐想,甚至有同性恋之嫌疑。[5]西方人重视隐私,强调私人空间,但是在阿拉伯,人们喜欢近距离接触来进行交际,这样显示友好。因此,交际中需要重视目的语的体距文化,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三、引起语用失误的根源分析
引起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认知语境的错误判断。在Sperber和Wilson所提出的关联原则中,认为如果交际一方所设想的语境与另一方实际接收到的语境存在实际的不协调、不匹配(mismatch)状况,这样就会发生严重误解[6]。其次,联想方面的意义在不同文化下也存在很大区别。Goyer在谈到有效成功交际时提到的公式:R/S=receiver’s meaning/sender’s meaning=1[7],所讨论的是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比,如果是1,说明他们相互之间可以完全地理解对方的含义;不管是大于1还是小于1都不可能正确传递所有的信息。这样,交际的结果就会有误差,甚至也会有偏离。另外,文化偏见和文化定式,还有民族中心主义等心理认知因素,也会使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产生语用失误现象。人们在揣度和衡量其他人的行为时,习惯于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完全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社会语言规则、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来衡量,于是就出现了文化偏见现象,交际中出现的文化定式同样也能造成语用失误现象发生,它是把其他某种文化的实施者都当作了该文化定式的代表(a stereotypical representative),也可以说是一种整体式文化的取向。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外籍教师来到中国,为了显示他入乡随俗,特意找了件长袍穿在身上,奇怪的是他并没有看到有人像他一样的穿戴。他的这种行为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定式造成的,他对中国人的认知还停留在清代的打扮。总之,不管是心理认知还是联想意义,只要存在不同就体现出了文化差异,都会存在于非语言交际行为中而表现出来。
四、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语用失误对策
首先,要遵循顺应理论。Verschueren于1999年在他的著作《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从社会、文化和认知三个方面提出了顺应理论(AdaptationTheory)。顺应理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语言交际者在交际时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在选择的过程中,语言是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的。
语言结构顺应和语境关系顺应构成了交际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总和。非语言交际的语用失误常常表现为交际的一方忽视对方的文化习俗、社会背景等差异,以本族的文化定式思维选择活动,以至于不能动态顺应跨文化交际的语境。所以,只有动态顺应语境,才有可能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虽然非语言交际不会像语言交际那么直接,但也是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语言交际从很多层面上体现了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在潜移默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运用非语言行为进行交际时,交际双方所呈现出来的活动都是各自文化的体现,与当时的语境存在密切联系,交际双方的行为动态选择也是根据当时的语境判断做出的。这种动态选择应该顺应对方深层的文化因素,以免引起误解。比如说西方人对于身体的接触十分敏感,再加上西方人少地多,空间距离比较大。而在中国,人们自古以来就习惯群居生活,直到现在仍然喜欢几代人同住一起,经常聚餐、聚会,餐桌上人们推杯换盏,互相敬酒,并不介意肢体的碰撞与接触,甚至主动“勾肩搭背”来表示亲密关系。如果西方人不能顺应当地的情境,在中国餐桌吃饭、购物或者旅游时就会表现得非常窘迫;对不断的“擦肩而过”表示无奈甚至愤怒。但是,如果能够顺应中国的文化语境,那么就会表现得很坦然。
五、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行为是两种极为重要的交际手段和方式。大多数交际行为的发生都是这两种手段同时或者交替使用的结果。语言是区别于动物的高级行为,语言交际行为是高级的交际方式,同时,非语言行为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辅助语言交际起到强调、调节、替代、补充甚至否定的作用,来达到传递复杂信息、表达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实现有效交际的目的。
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必然存在的,在交际中利用顺应理论是避免语用失误发生的最佳对策。同时,交际双方应适当了解非语言交际特征,了解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培养移情能力,积累文化底蕴,还要提高文化认知水平,在交际中尽量减少语用失误,这样才会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和成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