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门石窟唐代佛像颈部三道蚕节纹缘由探析

2021-06-02夏琳瑜

关键词:龙门石窟云冈面相

夏琳瑜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郑州 450001)

龙门石窟唐代窟龛造像占全部窟龛造像的一半以上(1)在龙门保管所1962年编号的全部窟龛中,据统计唐代窟龛占46%,其中不包括残窟残像及位于高处无法识别者。,其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且保存较为完整,为研究唐代宗教艺术、建筑、社会背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而目前关于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研究较为丰富,如丁明夷、李崇峰等对龙门石窟唐代窟龛分期的研究[1-2],温玉成、张锴生等对单一造像题材的研究[3-4],宫大中、袁承志等对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的探讨[5-6],张成渝、张乃翥、常青、王振国等对民族化特征的探讨等[7-8]。关于佛身三十二相的相关研究,有杜洁祥《佛身三十二相说的形成》[9],李翎的《从佛的三十二相看造像技术、教派之争与佛教美学的建立》[10]等。但对龙门石窟唐代佛像颈部三道蚕节纹与佛身三十二相之间的关系以及该特征出现的缘由,学界关注较少。本文从图像学角度出发和佛经文本相结合,运用考古学方法对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北魏及唐代佛像风格进行梳理,并与新疆、印度地区佛像造像进行对比,探讨龙门石窟唐代造像三道蚕节纹与佛身三十二相的关系及该特征产生的缘由。

一、三十二相说的原型及内容

三十二相说最初起源于古婆罗门吠陀之学,但具体哪一部吠陀经典,已经无法考证[9]。关于婆罗门三十二相说的记载,汉译佛典的阿含部、律部、本缘部等较早集出的佛典中均有介绍。其中《四分律》卷31《受戒揵度之一》:“记言大王,此儿有三十二大人相,有此相者,必趣二道,终无差错。”[11]《南传大藏经》的集出,早于现存汉译的四阿含,其《长部经典一·(三)阿摩昼经》所记载的三十二相说,比《四分律》简略,有可能与婆罗门的原型更接近,“阿摩昼!我等神典中所传之三十二人相,俱足此等诸相之大人相,唯有二趣而无他”[12]。从《四分律》及南传巴利语的《长部·阿摩昼经》可以知道,婆罗门的“大人相法”即是以三十二相俱足才是圣人相貌,才能成为世间的圣王,或为出世间的法王。这个说法早于佛陀出世,故最早记载三十二相个别相好内容的汉译佛经,如《本缘部·太子瑞应本起经》《中阿含·三十二相经》南传《长部·三十二相经》,均借用佛陀之言说明婆罗门三十二相的内容,并未指出佛具有三十二相。如《本缘部·太子瑞应本起经》中:“披亵相太子,见有三十二相。”又如《中阿含·三十二相经》中:“佛言:‘大人足安平立,是谓大人之相。……诸比丘,大人成就此三十二相。’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13]由此可见,佛身三十二相说可能是佛陀入灭以后,部派佛教吸收婆罗门传说而形成,断定佛具足了预言中的三十二相特殊相貌。有关三十二相内容的记载,多保留在汉译佛经里(见表1)。

表1 三十二相的相关经文

由上表可知,除《佛身三十二相经》描述了32种瑞相外,其余经文描述都未满32种瑞相。经文记载的瑞相,均未涉及颈部有三道蚕节纹的记载。可见龙门石窟唐代佛像颈部三道蚕节纹的特征,不是源自佛身三十二相。

二、龙门石窟唐代、北魏佛像的特征

龙门石窟唐代大型洞窟共35个,可进行分期的有25个。大致可分为四期[17]。

第一期:唐太宗晚期(638—649年),这时期的洞窟有4座。如贞观十五年(641年)完工[18]的宾阳南洞正壁主像阿弥陀佛(图1-a),高肉髻并饰涡旋状发纹,面相方圆,眉骨高突,直鼻厚唇,颈部有三道蚕节纹,内着僧祇支,衣纹简练,裙摆前压佛座,头光为圆形。结跏趺坐于涩束腰方台座上。衣纹用圆线条表示,显得疏朗流畅。

a b c d 图1 龙门石窟唐代佛像1-a.宾阳南洞正壁坐佛 1-b.潜溪寺正壁坐佛 1-c.万佛洞正壁坐佛 1-d.极南洞正壁坐佛

第二期:唐高宗前期(650—679年),10座。如完工于龙朔元年(661年)的潜溪寺主像(图1-b),正壁主像阿弥陀佛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螺纹高肉髻,面相丰满,下颏较短,颈部三道蚕节纹,胸部凸起。

第三期:唐高宗晚期至武则天时期(680—704年),11座。如万佛洞正壁主像阿弥陀佛(图1-c),结跏趺坐于由仰覆莲组成的八角束腰座上。主像高肉髻,呈波状发纹,颈有蚕节纹三道。

第四期:唐中宗时期至玄宗时期(705—756年),5座。如极南洞正壁主像(图1-d),身着双肩通肩式袈裟,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颈有三道蚕节纹。

第一期的初唐时期,佛像面相方圆,颈部有三道横纹即蚕节纹或折纹,该风格已经确定且贯穿整个唐代。但龙门石窟佛像颈部为何会出现三道蚕节纹?是否继承了龙门北魏风格?龙门北魏石窟是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石窟寺开凿的重点。据龙门石窟保管所统计,现存北朝大型洞窟有23座,均属殿堂类型的石窟。温玉成先生《龙门北朝小龛的类型、分期与洞窟排年》一文把龙门北朝石窟分为了五期(表2)。

表2 龙门石窟北朝造像分期表

第一期延续云冈期,此时未有大洞窟开凿。在一、二期时,即孝文宣武阶段,多为大型殿堂窟,形制多为敞口纵长方形窟、临摹云冈的椭圆形窟及后壁椭圆中前部方形的洞窟。主像为释迦像,最早的佛像肩宽颐广,云冈时期的健壮形象仍然存在,后来佛像造像转变成崇尚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风格。而龙门石窟北魏佛像的造像形态多瘦长,面容稍长,额广颐窄、唇薄,多着褒衣博带式袈裟,未出现唐代佛像面相方圆、宽额广颐、颈部三道蚕节纹的特征。洛阳地区开始兴建石窟,主要参考云冈石窟孝文、宣武时期的开凿,龙门古阳洞临摹云冈二期窟室[19]。故龙门北魏造像风格受云冈造像风格的影响,为探讨龙门石窟唐代佛像颈部三道蚕节纹出现的缘由,需了解云冈石窟佛像的特征。

三、云冈石窟北魏佛像特征

云冈石窟的发展变化从时间上可分作三期[20]。第一期有文成、献文帝修建的昙曜五窟,年代相当于北魏中期。昙曜五窟是我国早期石窟的典型代表,该时期的佛像面相丰圆,体格雄健,着袒右式大衣,右肩披有偏衫,衣领刻有折褶纹通肩式大衣,衣纹垂褶在中间[21]。但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多,如昙曜五窟主尊均为大像窟,受龟兹大像窟影响,造像皆有犍陀罗式衣纹厚重的特点。如云冈20窟的坐佛(图2-a),衣纹凸起,细眉高鼻,圆脸大耳,薄唇,双耳下垂,颈下有蚕节纹。又有笈多式衣纹紧密贴体的特点,如云18窟立佛(图2-b),面相丰圆,双耳垂肩,颈下有残节纹,着袒右肩千佛外衣,体魄雄健,神态安详。5世纪60年代云冈石窟吸收凉州石窟的一些特点,兼蓄各地区石窟的艺术优点,形成了云冈一期的昙曜五窟,其造型、题材影响到其他石窟。

a b图2 云冈石窟北魏佛像2-a.云20窟北壁坐佛 2-b.云18窟北壁立佛

第二期有孝文帝定都平城修建的中、东区石窟,年代相当于北魏中后期。这时期的石窟直接或间接受到新疆龟兹石窟、河西凉州石窟体系的影响,平城交通便利,再加上孝文帝、冯太后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北魏佛教与中原、南方交流颇多。石窟中出现传统的健壮形式、装饰,及南朝士大夫常着的褒衣博带式服饰。开凿于北魏中后期的云冈二期石窟,盛行的内容遍及全国,龙门北魏早期小龛中,沿袭云冈石窟风格的作法很明显,即使在石窟开凿较早的河西地区,也可以找到不少效法云冈的实例[22]。这不仅影响到敦煌北魏窟,还影响到龙门石窟[23]。如佛像身着右肩式袈裟,左领斜下处有折带纹,里衣镶有串珠的僧祇支,双手作禅定印。交脚坐菩萨像斜披络腋,有折带纹,自宝缯出处斜下两条带子。夹侍菩萨服饰与交脚坐菩萨相同,飞天较胖,头部后有横向长圆形帔帛飘动。三尊像布局的普遍采用等,这些特征一直沿用到公元500年前后[24]。

第三期有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宣武帝修建的西区诸窟,年代相当于北魏后期。该期延续二期的特点,出现了身姿挺秀,长颈、削肩、风神飘逸,裙摆密褶平行的形象,并且在洛阳地区形成的“秀骨清秀”造像,也影响到云冈。

四、与新疆、印度佛像的关系

龙门石窟佛像给人丰满圆润之美,云冈石窟佛像则给人雄健浑厚之美,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颈下均有蚕节纹。前者唐代佛像颈下蚕节纹可能受云冈一期的影响,而云冈一期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和敦煌莫高窟现存的早期北魏窟,都与新疆石窟有一定的关系。

石窟寺艺术在我国的传播,既有从西向东依次传递的情况,也有各地区石窟相互作用下的复杂现象。西晋末,中原战乱,位于塔里木盆地北沿的龟兹和南沿的于阗,两地都姑臧朝贡(2)《晋书·张轨传附孙骏传》:“至骏境内渐平,又使其将杨宣率众越流沙伐龟兹、鄯善,于是西域并降。……焉耆、前部、于阗王并遣使贡方物。”《通鉴》系此事于咸康元年(335年)末。同书《四夷·龟兹传》:“惠怀末,以中国乱,遣使贡方物于张重华。”。公元384年,前秦吕光攻占龟兹后,经龟兹东来凉州和自凉州西去龟兹的僧人日益增多,交流也很频繁。龟兹盛行小乘,于阗习大乘;龟兹多凿石窟,于阗盛建塔寺。而那并非最早的石窟,现存最早的石窟遗存是河西地区凉州石窟遗迹,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可参考武威天梯山1、4号塔庙窟,酒泉、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北凉石塔以及永靖炳灵寺第一期龛像,晚期见肃南金塔寺、酒泉文殊山千佛洞、炳灵寺第二期龛像等。由此可见佛教窟龛首先在新疆以东形成凉州佛教艺术,而凉州系统的窟龛造像多来源于新疆[23]。

古代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的枢纽位置,佛教造像艺术既吸纳印度、罗马和希腊的一些因素,又包含中原文化以及西域当地的特色。因此较多造像呈现出西方古典或犍陀罗艺术的发型、头饰风格,有的面部五官的刻画还保留着印度秣菟罗的特点。秣菟罗风格是印度的本土风格,贵霜时期其造像特点是肉髻小而高,发髻多是素面,磨光肉髻。佛像面相丰圆,眉细眼大,鼻梁高挺,嘴小唇薄。公元3—5世纪笈多时期,出现修长秀美、圆润柔和的佛像。造像比例均匀,身着圆领通肩式的薄衣,衣领为大圆弧形,有多道皱褶,衣纹呈“U”字或“V”字形的平行衣纹,线条平滑流畅,给人以薄衣贴身的韵律感。如公元5世纪秣菟罗博物馆藏佛陀立像(图3-a),佛像右手掌缺。该佛像头顶髻为右旋螺发,肉髻突显,额头圆润,双眼下垂,鼻梁悬挺,下唇厚凸,双耳下垂,颈部有道项线,即为佛陀相“三道弯”或“蚕节纹”。佛像着通肩式大衣,衣纹细密,肩部以下呈U字形均匀分布。因佛衣质地薄透、贴体,如“曹衣出水”极富装饰性,躯体起伏变化显著。这与克孜尔石窟169窟第7龛(图3-b)佛像体形及雕刻风格相似。该佛像高肉髻,面相丰圆,眉细眼大,嘴小唇薄,颈下有蚕节纹,佛衣衣纹呈“V”形,如湿衣般贴于身上。而这一风格也影响着云冈石窟,如18窟东壁立佛(图3-c),高肉髻,面相丰圆,细眉大眼,嘴唇较薄,颈下也有蚕节纹,着通肩式大衣。图3清晰地展示了笈多秣菟罗佛教雕刻艺术对我国新疆地区影响,同时影响着云冈石窟佛像艺术。

a b c图3 印度、新疆与云冈石窟佛像3-a.笈多时期秣菟罗立佛像 3-b.克孜尔石窟169窟第7龛立佛 3-c.云冈石窟18窟东壁立佛

四、龙门石窟唐代佛像与印度佛像的关系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崇汉制,重视佛教,修建龙门北魏石窟。隋唐大一统的繁荣时期,统治者对佛教一直实行宽容的政策,即使是唐初期首倡道教时,也未打压佛教。龙门石窟唐代佛像源于云冈,既吸纳印度、新疆等风格,又与中原文化融合,形成了不同于云冈的独特风格。

公元3世纪的佛陀头像(图4-a),佛像头发呈希腊式的波浪状,眼睛微闭,眼角略下垂,嘴小唇薄,耳垂较长。受印度本土佛像风格的影响,颈下有折痕,下部残。又如公元3-4世纪的犍陀罗结禅定印趺坐佛陀像(图4-b)。该佛像脸部雕刻十分俊美,面容端庄秀丽,眉毛细长,眼睛微睁,嘴角微翘,鼻梁高挺,面相圆润,给人安静慈祥之感。佛像着通肩式大衣,衣纹偏右肩处呈“U”形纹凸起,给人以层次、厚重的写实感,这两处佛像均具有明显的犍陀罗风格。而龙门奉先寺卢舍那佛(图4-c),头上的高肉髻饰以波状发纹,面相丰满圆润。双下颏圆且略向前突。眉宛如新月,双眼微睁向前方凝视。鼻梁高挺、嘴巴小,双耳较长下垂,面露含蓄微笑,安详稳重,颈部有折痕。着通肩式佛衣,衣纹居中部呈“U”形纹平稳排列,不仅给人以犍陀罗风格层次,还多了份笈多时代秣菟罗佛像的轻薄感。同时颈下的折痕,又与丰满的面目相印称,更加体现出人体的现实、圆润美。不仅脱离了云冈一期的雄壮感和北魏时期的瘦骨清像感,形成了大唐独自的丰满圆润、雍容安详的艺术特色,也更充分地展示出唐代海纳百川的胸襟。

a b c图4 龙门石窟唐代佛像与印度佛像4-a.犍陀罗佛陀头像 4-b.犍陀罗结禅定印趺坐佛陀像 4-c.奉先寺卢舍那佛

五、结语

在所列佛陀瑞相的汉译佛典中并未记载佛像颈部三道蚕节纹的瑞相,由此可推断龙门石窟唐代佛像三道蚕节纹并非源自佛像三十二相说。龙门石窟唐代洞窟佛像面相方圆丰满,颈下有折痕,即“蚕节纹”特征,未继承龙门北魏造像中瘦骨清像的风格。龙门北魏石窟源于云冈石窟,云冈又受到凉州模式、新疆龟兹石窟、印度的影响。故探讨了云冈、新疆、印度等地区的石窟特征,并与龙门石窟唐代佛像对比,得出佛像颈部有“蚕节纹”的特征。最初源于犍陀罗地区、笈多时期秣菟罗地区,发展成熟后,影响到我国新疆、云冈地区。龙门石窟唐代佛像三道蚕节纹的特征是吸纳印度、新疆、云冈等地的风格,又融入中原地区的文化特色而形成的。

猜你喜欢

龙门石窟云冈面相
吉代荣作品
云冈舞: 以艺术之美推动“云冈学”建设
一个人的面相 有他内心的模样
云冈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大同举行
我和云冈的缘分
面相
面相大师
初探中国四大石窟艺术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
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