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

2021-06-01曹海敏祝军委

会计之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审计收费盈余管理社会责任

曹海敏 祝军委

【摘 要】 文章基于2015—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盈余管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及其企业异质性下的不同作用。实证表明:社会责任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审计师必须执行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收费;盈余管理作为管理层自利动机的会计收益调整手段,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会掩盖盈余管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而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级与审计收费具有负向关系,自愿披露引起审计收费上升且自愿披露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远远超过评级得分的影响。文章旨在完善外部监督与内部治理对审计收费的研究,体现企业异质性的差异,并揭示规范社会责任披露报告的重要性。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盈余管理; 审计收费

【中图分类号】 F239;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11-0117-08

一、引言

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企业向外界披露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方式之一,是利益相关方进一步了解企业经营活动、战略方针的桥梁,然而,不同利益相关方从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中获取的信息是有差异的,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人们很容易理解这种差异的存在。因此,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企业能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相关信息的可视化程度更高。本文意图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结合考察它们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的影响。以往文献中,有学者考察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社会责任绩效较好的企业更多是出于“好公民”动机,较少进行盈余管理,如邓德军等[ 1 ]从盈余管理视角洞察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国外文献中普遍将盈余管理认定为一项高固有风险,当企业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绝对值较高时(即盈余管理程度较高),为企业年报提供审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会更加小心谨慎,通过增加审计程序,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这要求注册会计师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识别盈余管理行为,有理由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作为补偿。

2015年6月,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社会责任系列国家标准,以改善国内依据不同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混乱局面,指导企业按照统一标准履行社会责任。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于2019年在中国社科院成立,按照调整后的指标权重评级,这说明专家委员会在社会责任评级工作中会更注重企业实际履行情况。我国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这很可能使企业家更热衷于履行社会责任,使得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整体水平会有所提升。

以往的研究普遍证实了企业盈余管理程度高,会增加审计收费[ 2 ],社会责任披露对审计收费有正向作用。然而,较少文献将社会责任披露与企业盈余管理结合,研究它们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社会责任披露,制定了社会责任标准,同时规范了评级工作,因此本文能够拓展审计收费研究视角,为规范社会责任报告提供研究思路。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综述

国外最早开始研究审计收费相关问题的学者之一为Simunic,该学者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了可能对审计收费造成影响的因素,发现上市公司资产规模的大小对审计收费起决定性作用。之后的学者同样发现资产规模会决定审计收费的高低。Carey等[ 3 ]从实证角度证明,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正向關系,即企业利用社会责任报告来掩盖不良动机,且非国有企业利用社会责任披露满足公司需要的可能性比国有企业更高。

国内对审计收费研究的文章近年来也是不胜枚举。陈峻等[ 4 ]研究发现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越好,审计收费会越高,原因可能是企业的一种“作秀”行为,意图通过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将利益相关者关注对象转移到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从而掩饰盈余管理等不良手段[ 5 ],因而审计师会针对性地实施更多相关的审计程序,提高风险估价的能力。这无疑会增加审计师的工作成本,导致审计收费提高。社会责任表现越好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专业审计师[ 6 ]。陈娇娇等[ 7 ]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选择,会使公司支付较高的审计费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越详细,支付的审计费用越高,自愿披露形式弱化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朱敏等[ 8 ]同样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审计收费间的正向影响作用,并进一步研究表明社会责任表现较差的企业中作用更显著。张健等[ 9 ]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及其评级表现被审计师认为是增量风险,无论是何种披露意愿(强制或自愿)都会引起审计费用上升,同时强制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评级得分对审计收费的正向作用十分明显。显然,大多数学者认同社会责任披露行为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会增加审计收费,只有少数学者研究得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审计收费呈现负相关的关系,本文认同后一种观点。可能由于时代变化以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逐步透明化,使得研究结论与之前学者结论有所不同。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本研究问题涉及的理论依据有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道德观与信号传递理论。代理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条件产生了代理关系,随着交易范围、交易金额扩大,资本逐渐积累,而企业所有者的精力、时间、知识、能力等有限,因此企业的经营活动由资本所有者交由管理者等负责,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审计可以作为降低代理成本的有效监督形式之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到,企业是一个契约共同体,由各方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政府部门、社会等组成,在缔结的契约关系下,实现企业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公司声誉是道德政策和管理者决策所带来的结果。企业道德观有三种不同的观念,其中一种观念把组织当作是“社会人”,这种观念下重新定义了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由过去单一的劳资关系、交易关系、竞争者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共赢关系、利益共同体关系。持有这种观念的公司将获得利益相关者较高程度的信赖,在市场上建立良好的信誉,容易获得“企业道德报酬”。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企业向外界披露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 10 ],是利益相关方进一步了解企业经营活动、战略方针的桥梁。利益相关者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战略选择,有助于提升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现阶段,我国存在两种披露形式: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公司自愿披露非财务信息,其最终目的可能是为了提升利益相关方对公司财务信息的信任,但也可能是为了隐藏不利于公司的信息。

信号传递理论是指拥有大量高质量投资机会信息的经理,可以通过资本结构或者股利政策的选择向潜在投资者传递信息,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只能通过管理者传递出来的信号评价企业价值。企业的股价被看作是企业经营业绩好坏的指标之一,企业的社会责任披露情况是重要的非财务信息,同样可以反映企业经营的情况。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外界多用公司对外公开披露的信息来衡量其实际表现。故而,公司以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方式来满足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诉求。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报告的公司意在提升社会影响力,向利益相关方传达公司运营良好的信号。由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够使审计师额外获取一定信息,一定程度降低了信息不对称[ 11 ],因此,审计师可能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审计程序。由于审计收费的确定与预期审计过程中将会发生的审计成本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审计收费之间具有负向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审计收费具有负向关系。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鉴定机构,独立审计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向事务所支付一定的审计费用。从审计风险角度,相比财务报表其他因素,盈余管理的不确定性更高,并且容易内部操纵,外部较难审计。以往文献中普遍认为盈余管理为一项高固有风险[ 12 ],当企业盈余管理空间大、程度高时,可能引起财务风险,审计风险也相应增加,为企业年报提供审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会更加小心谨慎,通过增加审计程序,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注册会计师会要求较高的审计费用用来补偿投入的资源[ 13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盈余管理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都会影响审计收费,其作用机理有所不同。社会责任披露作为企业外部监督方式之一,是企业对外传递经营管理等信号的方式,盈余管理则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基础上对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部行为。由于盈余管理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可以被审计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评估计算并客观评价,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够更大范围地影响利益相关者(包括第三方审计人员)的决策,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会掩盖盈余管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很大的区别在于与政府的关系。对国有企业,政府为其提供了某些特殊优惠,这形成了企业的隐性担保[ 14 ],间接说明国有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小,从而隐藏企业不良信息的动机小,国有企业会更多地选择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15 ]。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弥补信息不对称效果有限,审计师不必增加过多的审计投入而要求更高的审计收费。因而,以下假设只针对民营企业,不涵盖国有企业。

社会责任评级得分来自润灵环球(RKS)数据库,与企业实际履行情况或许有偏颇,但依然可以作为审计师参考的依据。虽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诸多好处,但资本市场存在的利益诱惑,使得学者们更加关注披露意愿:自愿或强制。企业选择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更可能是基于利益相关者压力或出于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 16 ]做出的象征性、形式化的回应,甚至成为企业对外展示业绩和自我表扬的工具,用来提升企业形象,粉饰企业经营状况。这些必将影响到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 16 ],使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恶化,企业经营风险和诉讼风险增加,注册会计师会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这种自利动机带来的风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远远高过社會责任评级得分带来的影响。企业聘用第三方机构审计自身业务,事务所付出的精力和成本越大,审计收费相应越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企业异质性视角下社会责任披露质量与意愿对审计收费具有不同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样本为我国2015—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并按照以下规则进行处理:(1)剔除ST或*ST公司;(2)剔除金融行业公司,因为这类公司有比较特殊的行业特征;(3)剔除数据缺失、有异常值的公司;(4)剔除行业观察值小于10的样本(除制造业使用二级分类、其他行业使用大类);(5)为避免极端值的影响,对连续变量进行1%和99%的缩尾处理;(6)只保留股权性质为国有或民营的企业,最后得到9 191个样本观测值。本文的数据来源为CSMAR数据库,社会责任相关数据来自润灵环球(RKS)数据库。本文采用的统计软件是Stata14和Excel。

(二)变量定义

1.操纵性应计利润

国外最常用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是应计利润分离法, 将应计利润分离为非可操纵应计利润和可操纵应计利润。所谓应计利润是指那些不直接形成当期现金流入或流出, 但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性原则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收入和费用。其中,操纵性应计利润(DA)采用分年度、分行业的截面修正Jones模型(Dechow et al.,1995)估计而来。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首先,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总应计利润(TA):

其次,将分年度、分行业的样本数据运用模型回归得到各年度、各行业的参数特征值?坠1,?坠2,?坠3:

再次,计算上市公司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NDA):

最后,计算得出上市公司的操纵性应计利润额(DA),并作为计量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代理变量:

上述公式中相关变量说明如表1。

2.控制变量

参考前人研究,本文选取总资产、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是否披露内控审计报告、事务所审计意见等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如表2所示。

(三)模型設计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3列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样本公司审计费用总计对数的均值为13.88,最小值为12.68,最大值为16.35,标准差为0.674,表明样本公司审计费用总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操纵性应计利润额均值为0.054,最小值为0.0005,最大值为0.310,剔除极端值之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存在差距较小;审计师是否来自四大的均值为0.054,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表明上市公司普遍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二)回归结果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模型(1)—模型(6),本文首先进行Hausman检验,检验结果p值几乎为0,有理由拒绝Hausman原假设,即适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因此,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个体固定效应回归,均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加入个体变量,以使回归结果更加准确。

回归检验结果列示于表4和表5,模型有关回归分析均按照企业股权性质分类。表4分别检验模型(1)(2)(3),列(1)和列(4)回归结果表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会降低审计收费,从而验证了假设1。列(2)和列(5)中结果表明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即企业盈余管理水平越高,审计收费越高,这说明企业盈余管理空间大,可能引起财务风险,审计风险也相应增加,因此审计师会增加审计程序,审计收费相应提高,从而验证了假设2。列(3)和列(6)综合考虑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后,发现国有企业中,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远远超过盈余管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从而验证了假设3。

表5中分析对象是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企业。列(1)和列(4)回归结果表明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评级得分越高,审计收费越低。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列(2)和列(5)中结果表明披露意愿与审计收费的相关关系只在民营企业中存在,在国有企业中披露意愿与审计收费没有显著关系。在民营企业中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会增加审计收费,这可能是因为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出于自利角度隐藏真正的企业动机。列(3)和列(6)将社会责任评级得分与披露意愿结合考虑,披露意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远远超过评级得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这种现象同样只存在于民营企业中。以上结果充分说明企业异质性视角下社会责任披露质量与意愿对审计收费具有不同影响,其中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质量与意愿对审计收费有显著影响,而国有企业并不显著,从而验证了假设4。

此外,在假设4的基础上,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级得分越高,审计收费越低,自愿披露引起审计收费上升,披露意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远远超过评级得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将社会责任披露报告评级得分换成评级等级,将评级等级采用分段计分的形式,回归结果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限于篇幅,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未列示。

(四)内生性检验

内生性是指一个或多个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相关,主要体现在遗漏变量、反向因果、选择性偏差三个方面。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将可能对被解释变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尽量包含在模型中。

由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均披露了审计费用总额,因此模型(1)中不存在选择性偏差。通常情况下,遗漏变量和反向因果关系的内生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为解决模型中存在的反向因果内生性问题,本文以滞后一期被解释变量再次进行检验,结论仍相同。考虑不随时间变化的遗漏变量,本文采用固定效应回归,结果与模型(1)大体一致,社会责任披露仍然对审计收费具有负向关系。

另外,本文在研究社会责任披露影响审计收费的作用机理中,发现社会责任披露是通过降低审计成本影响审计收费的,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成本是无法观测到的指标,而审计成本通常是按照适当的利润率加成计算出的审计收费,因此社会责任披露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趋势不会变,不过可能存在某程度上的细微差别。

限于文章篇幅,固定效应模型与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的实证结果均未列出。

五、结论及启示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无论从是否披露,还是披露意愿、评级得分)对审计收费均有显著的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程度强于盈余管理。同时本文旨在厘清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不同:在民营企业中,披露意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高于评级得分,而国有企业中不存在显著的关系。本文研究结论——自愿披露会增加审计收费,这是出于企业自利的视角,说明我国企业仍然存在社会责任相关的投机行为,因此应当加强社会责任方面的监管,使企业很难借助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掩盖不良动机。监管的加强,将会让利益相关者更加信任社会责任报告,避免审计收费方面的低价竞争,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实现企业与社会的互利互助、良性循环。

本文贡献和创新点在于:将企业外部监督手段与内部盈余管理结合考虑,完善了外部监督与内部治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尤其是企业异质性视角下体现的差异。社会责任披露的规范化将改善企业外部环境,鼓励更多企业强化公司治理,提高盈余管理水平,避免承担过高的审计费用,促使公司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邓德军,王湘瑶,杨舒.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好公民”还是“好演员”?——基于企业盈余管理视角[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6):45-54.

[2] 何红渠,张志红.有关审计意见识别盈余管理能力的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6):70-74.

[3] CAREY P,LIU  LI,QU  W. Voluntar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auditing in China[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 Economics,2017,13(3):244-262.

[4] 陈峻,杨旭东,张志宏.环境不确定性、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收费[J].审计研究,2016(4):61-66.

[5] LOPEZPUERTAS-LAMY M,DESENDER K,EPURE M.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assessment by auditors of the risk of material misstatement[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2017,44(9):1276- 1314.

[6] SUN W C, HUANG H W, BAO M,et al. Auditor selection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2017,44(9/10):1241- 1275.

[7] 陈娇娇,白芳玉.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审计师收费水平吗?[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0(1):98-108.

[8] 朱敏,刘拯,施先旺.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会影响审计收费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278(12):118-129.

[9] 张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从影响审计收费的视角[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27(6):96-106.

[10] PUCHETA-MARTINEZ    M    C,BEL-OMS    I, RODRIGUES L L. The engagement of auditors in the reporting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9,26(1):46-56.

[11] 張正勇,董娟.非财务信息披露与信息不对称:基于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7(16):8-13.

[12] 蔡春,黄益建,赵莎.关于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5(2):3-10.

[13] 马壮,李延喜,王云,等.媒体监督、异常审计费用与企业盈余管理[J].管理评论,2018,30(4):219-234.

[14] 孙红,金爱华,陈婧婧.控股权性质、操纵性会计—应税利润差异与审计定价[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8):97-104.

[15] 万寿义,刘威,李笑雪.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沪市A股的实证检验[J].会计之友,2013(21):23-31.

[16] 朱磊,郑倩雯.CFO变更与审计收费:声誉修复还是风险信号?[J].中国会计评论,2019(4):78-103.

猜你喜欢

审计收费盈余管理社会责任
审计质量导向下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规范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关于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我国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影响的探讨
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收费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