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与立人教育

2021-06-01王耿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1年2期
关键词:圣人小人君子

王耿

编者按

自2019年秋季起,国内部分省市高一学生使用新教材。新教材“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还增加了《老子》《史记》,选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另外,新教材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二分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有关文件精神,本刊遴选出100篇精品,按“国学经典与成长教育”“国学经典与成人教育”“国学经典与成才教育”等系列分类刊发,并在杂志官微发布在线微课教学,帮助高中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国学知识。

君子所得不同

经 典 重 现

君子所得①不同,故其所行亦异。有小人于此,仁者怜②之,义者恶之,礼者处之不失体,智者处之不取祸,信者推诚以御之而不计利害,惟圣人处小人得当可之宜。

——明·吕坤《呻吟语》

注释  ①得:通“德”,德行修养。②怜:可怜,同情。

作 家 小 传

吕坤(1536—1618年),字叔简,自号抱独居士。明代归德府宁陵(今河南商丘宁陵)吕大庄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吕坤的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为《吕坤全集》。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君子修养所获得的德行不同,所以他的行为也不同。对待小人,有仁德的人可怜他,正义的人讨厌他,善礼仪的人与他相处不失体,有智慧的人与他相处不取祸,诚信的人用诚心来改造他,而不计较对自己有利有害,只有圣人与小人相处可以做到得体而又恰当。

核心密码  君子所得不同。君子修养所获得的德行不同,所以他对待小人的方式也不同:仁君子“怜之”,以慈爱之心对待,但仁慈宽爱过分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义君子“恶之”,以是非之心对待,容易造成对立面而结怨;礼君子“处之不失体”,以礼仪之行对待,往往给人敬而远之的感觉;智君子“处之不取祸”,善于与之周旋保护自己,但往往又给人圆滑世故的感觉;信君子“推诚以御之而不计利害”,至诚待之,用诚心来改造他而不计较对自己的利与害,但又容易流入“硁硁然小人之信”中去。“惟圣人处小人得当可之宜”,只有圣人处之恰当适宜,或疾之,或远之,或见之,或和之,或怜之,或恶之,或礼之,或知之,或诚之,因时因地,因势因人而异,不拘一隅,八方取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经 典 故 事

原宪甘贫的故事

原宪,孔子的弟子。字子思,也称原思、仲思。鲁国人。孔子去世后,原宪就隐居在荒野。他以清静守节、安贫乐道而受人尊敬。他的房子周围都被杂物堵满了,用茅草和泥盖的屋顶也长出了草,用草和树枝搭成的门户都破烂不完整了,拿桑条做门的转轴,用瓮做窗户。两间屋子,用褐土涂墙缝,下雨的时候屋顶漏雨,地下湿滑,但原宪端坐其中丝毫不觉清苦,以修习礼乐教化的儒道为乐。

有一天,子贡去找原宪,他乘坐着大马车,穿着华丽的衣服,因为小巷容不下他的大车,子贡只好下车步行前去敲原宪家的门。原宪戴着用桦木皮做的帽子,穿着带褶皱的鞋子,拄着藜木做的拐杖,开门来迎接子贡。见原宪一副穷困寒酸的样子,子贡说:“嘻!先生这是生病了吗?”原宪笑了一笑,回答说:“我听说没有钱财叫作贫,学了道却不能身体力行去做才叫作病,我现在是贫而不是病呀!”子贡听后,脸上顿时有了惭愧的表情。原宪见了,又笑着说:“现在有些人迎合世俗,和自己合得来的可以利用的人结为朋友;他们为了使别人看得起自己而去求学,为提高自己的声誉而去教诲别人。嘴上讲的是仁义道德,实际上干的却是一些奸恶的事。我之所以安贫乐道,就是因为不愿去做那种事呀!”

唐朝吴筠《咏原宪子》赞叹道:“原生何淡漠,观妙自怡性。蓬户常晏如,弦歌乐天命。无财方是贫,有道固非病。木赐钦高风,退惭车马盛。”

经 典 启 示

原宪安贫乐道,坚守操节,为后世所称道。

“君子忧道不忧贫”。 一个真正有学问、有道德、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总是强调个体的自觉性,追求自我精神品格的完善。

君子修养所获得的德行不同,所以他的行为也不同。能坚持追求完善自我修养的人,做一件事情之前,常常警醒自己这样做是否“合道”;而那些私欲膨胀的小人,心中的恶念往往成为伤害自己的刀剑。追求自我修养的完善是通向君子的途径,满足一己之私的恶念则往往是形成恶行的源头。

君子小人辨

经 典 重 现

或曰:“君子小人,辨①之最难。”曰:“君子而近小人之迹,小人而为君子之态,此诚②难辨。若其大都,则如皂白③不可掩也。君子容貌敦大④老成⑤,小人容貌浮薄琐屑⑥。君子平易,小人跷蹊⑦。君子诚实,小人奸诈。君子多让,小人多争。君子少文⑧,小人多态⑨。

——明·吕坤《呻吟语》

注释  ①辨:辨别,分辨。②诚:确实,的确。③皂白:黑白分明。皂,黑色。④敦大:敦厚宽大,厚重博大。⑤老成:老练成熟,阅历多而世事练达。⑥琐屑:细碎,烦琐。⑦跷蹊:奇怪,可疑。⑧文:通“纹”,纹饰。⑨态:伪态,做表面文章。

经 典 解 读

译文  有人问:“君子和小人最难辨别的是什么?”回答说:“君子与小人外在行迹相近,小人又往往故作君子之形态,这的确很难辨别。如果从大的方面说,则黑白分明不能掩饰。君子的外貌敦厚老成,小人的外貌轻浮猥琐;君子平易近人,小人形迹难测;君子诚实,小人奸诈;君子多谦让,小人多争利;君子很少掩饰自己,小人则常常爱表现自己,喜欢做表面文章。”

核心密码  君子小人辨。在生活中如何区分君子与小人?诚于中而形于外,主要从容貌、态度、心境、言语等修养上分辨。曾国藩的《九九方略全鉴》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方法论:通过眼神辨别君子小人的办法——目光庄严,气息平静,神态凝重,遠远望去威严无比,让人生畏,而接近后才发现和蔼可亲,这样的人是在上位的君子;目光平和中正,神情淡然平和,看起来若有思虑,但又好像不堪所虑,能够在污浊的社会中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淡泊功名利禄,这样的人是身处下位的君子;眼光灿烂闪烁,气宇深沉,藏而不露,偶尔露出泰然平和的颜色,而有时也露出肃杀的信息,这样的人,是身处上位的小人;目光摇曳不定,精气不足,神情散乱,远远望去姿态不佳,靠近看来又没有风度的,是身处下位的小人。

经 典 故 事

孔子谈识人

有一次,鲁哀公向孔子咨询如何选拔人才来帮助君主治理国家的问题。孔子认为,能分清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这五类人,其就具备了治世的方法。哀公问:“请问什么样的人叫作庸人?”孔子说:“所谓庸人,他们心中没有谨慎行事、善始善终的原則,口中说不出有道理的话,不选择贤人善士作为自己的依靠,不努力行事使自己得到安定的生活。他们往往小事明白、大事糊涂,不知自己在忙些什么;凡事随大流,不知自己所追求的是什么。这样的人就是庸人。”哀公问:“请问什么是士人呢?”孔子说:“所谓士人,他们心中有确定的原则,有明确的计划,即使不能尽到行道义、治国家的本分,也一定有遵循的法则;即使不能集百善于一身,也一定有自己的操守。他们的知识不一定非常广博,但一定要审查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是否正确;话不一定说得很多,但一定要审查说得是否确当;路不一定走得很多,但一定要明白所走的路是不是正道。知道自己具有的知识是正确的,说出的话是确当的,走的路是正道,那么这些正确的原则就像性命对于形骸一样不可改变了。富贵不能对自己有所补益,贫贱不能对自己有所损害。这样的人就是士人。”哀公问:“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呢?”孔子说:“所谓君子,说出的话一定忠信而内心没有怨恨,身有仁义的美德而没有自夸的表情,考虑问题明智通达而话语委婉。遵循仁义之道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强不息。他那从容的样子好像很容易超越,但终不能达到他那样的境界。这样的人就是君子。”哀公问:“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贤人呢?”孔子说:“所谓贤人,他们的品德不逾越常规,行为符合礼法。他们的言论可以让天下人效法而不会招来灾祸,道德足以感化百姓而不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他虽富有,天下人不会怨恨;他一施恩,天下人都不贫穷。这样的人就是贤人。”哀公又问:“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圣人呢?”孔子回答说:“所谓圣人,他们的品德符合天地之道,变通自如,能探究万事万物的终始,使万事万物符合自然法则,依照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来成就它们。光明如日月,教化如神灵。下面的民众不知道他的德行,看到他的人也不知道他就在身边。这样的人就是圣人。”

(选自 《齐鲁晚报》,作者张九龙,有删改。)

经 典 启 示

鲁哀公向孔子咨询如何选拔人才,孔子表示分清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这五类人,其就具备了治世的方法。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文明、志趣、知识等,往往从其举手投足中表现出来。细致观察,见微知著;仔细鉴别,去伪存真;推本溯源,全面了解;君子小人,当可立辨。

君子之心正直光明

经 典 重 现

君子之心正直光明,小人之心邪曲①微暧②;君子之言雅淡质直、惟以达意,小人之言鲜秾柔泽③、务于可人④;君子与人亲而不昵,直谅⑤而不养其过⑥;小人与人狎⑦而致情⑧,谀悦⑨而多济⑩其非  。

——明·吕坤《呻吟语》

注释  ①邪曲:品行不正。邪,不正当,不正派。曲,弯转,与“直”相对。②微暧:幽隐昏暗。暧,昏暗。③鲜秾柔泽:鲜秾,同“鲜浓”。柔泽,柔润的意思。④可人:适合人的心意。可,认可。⑤直谅:正直、诚信。《论语·季氏》:“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⑥过:过错。⑦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⑧致情:这里指根据需要用甜言蜜语来讨好别人。⑨谀悦:谄媚讨好。⑩济:这里指成就、助长的意思。?非:错误,与“是”相对。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君子之心光明正直,小人往往包藏祸心。君子之言恬雅正直,只求表达自己的意思;小人说话甜言蜜语,务求能适合别人的心意。君子和人交往亲切而不过分亲昵,正直诚实,绝不姑息助长别人的过错;小人和人交往善于花言巧语,逗人开心,讨好别人,往往姑息助长别人的错误。

核心密码  君子为人正直,做事认真,处事光明磊落;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直接真实,赞赏你的正确行为,直接指出你的过错并引导改正,这样的人就是君子;而小人则反其道而行之。本章从内心、语言、行为三个方面对君子与小人进行了对比:内心正直,做事光明,语言中肯,对人亲切但不姑息养过,如此方为君子;包藏祸心,笑里藏刀,只会甜言蜜语,不问是非曲直或有意颠倒黑白,如此即为小人。

经 典 故 事

子思谏卫君

孔伋(公元前483—公元前402年),字子思,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有一次,卫国国君打算挑选一位将军,同时也请求满朝文武官员举荐贤能。子思于是向国君举荐了一位叫作苟变的人,说:“苟变的才能可以统领五百辆战车,可以胜任将军这个职位。”卫国国君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在做地方官员的时候,有一次征税时,私自吃了百姓两个鸡蛋,被人告发了,所以此人我不能用他。”

子思说:“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材,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一根合抱的良木,如果只有几尺朽烂的地方,高明的木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实在可惜呀,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否则他们会笑话我们的!”

卫国国君听后,立即打消了疑虑之心,调整了用人思路,不再纠结于个别官员的小问题,并向子思一再拜谢说:“谨受您的教导!”

经 典 启 示

用人好比用木,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一根合抱的良木而仅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则善用人者,对于有缺点的人才,也应当用人所长,切不可因小失大。

猜你喜欢

圣人小人君子
非暴力
指印小人来了
君子无所争
国风·卫风·淇奥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有君子之道四焉
木勺小人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与小人为伍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