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2021-06-01陈亚忠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生生活

陈亚忠

生活化教学是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重点已经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生活化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的途径。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不能将生活化教学的潜力与优势完全地发挥出来。本文从教学的实践出发,对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优化,以提升生活化教学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总的来说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对教师的教学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还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视,影响到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对教学模式的调整优化,教师的教学应更加具有新意,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注重的是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生活化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我们发现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因为很多语文知识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可以说语文是对日常生活的总结和升华。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无论什么学科的学习,兴趣都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小学的语文教学来说也是同样的。教师想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就需要从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入手。实际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对于一切事物都有着好奇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引导的手段。引发学生兴趣不难,关键是如何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将语文知识与生活中的场景进行有机的结合。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中,对生活的感悟与观察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养料。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积极性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虽然对课堂的控制力会大大的减弱,但是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同时生活化的教学鼓励教师采取更加多元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因此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下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教学。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既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也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引导小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结合,帮助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要突出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生活与语文紧密联系,使小学生能借助生活经验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将语文知识进行实践运用,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要结合语文学科知识,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思考,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1.搭建生活化的教学场景

生活化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将教材本身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场景有机的结合,从而发挥出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启发作用。实现这一点需要教师将教材本身的内容进行仔细的研究,同时注意留意生活中的细节,从而在教学中搭建出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例如在学习六年级语文《成长的足迹》一课时,教师可以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谈一谈自己的成长经历。通过这一方式,指引小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解。同时,联系小学生的成长经历,拉近语文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小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场景,对文章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乐于与教师进行配合和交流,从而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描述,搭建生活场景。这样的生活化场景的搭建不需要借助复杂的教学道具,甚至课堂设计也很简单,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去引导,让学生能够回忆起生活中的场景,并将生活中的场景转化为语文的文字叙述。

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搭建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教师不仅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引导将学生引入到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中,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教学氛围的渲染,从而使学生回忆起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甚至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户外的活动,让学生体悟自然,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学习,并感受“小苗”和“大树”之间的差距,从而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有效学习和理解,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内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学生学习及理解课文内容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应注重把握语文生活化教学理念,将生活与语文知识进行结合。通过师生交流,借助实践活动,构建小学语文动态课堂,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及思考。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演一演”,再现课文内容,从而帮助小学生深入地学习及理解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一课的时候,可以组织课堂表演活动,再现《田忌赛马》的场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课文知识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及理解。

3.注重突出生活体验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思考,借助于生活体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说茶》一课的时候,联系品茶的过程,一观其色,二闻其香,三品其味。在教学时,为了突出生活体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泡上一壶清茶,让学生看一看,品一品,使生活体验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品茶,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及内涵的感悟,提升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教師需要对生活化的教学重视起来,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教学的方案,使生活化的教学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滨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生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