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审美实践
2021-06-01傅春阳
傅春阳
统编教材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增加了文言文教学内容。小学阶段,三年级到六年级共编排了14篇文言文,形成一定的文言文阅读体系。如何用好统编教材,上好文言文阅读课?笔者认为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发现文言文中的审美因素,设计审美实践,引导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一、感受语言美,在诵读中培养文言语感
文言文的语言抑扬顿挫,起伏有致,具有音韵之美。自古以来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方法就是“读”。诵读是感受文言文音韵之美的最好方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体现在教材的编写上,从三年级上册的《司马光》到六年级下册的《两小儿辩日》,课后习题第一题均指向诵读课文的要求。同时,由《司马光》的“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到《两小儿辩日》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又体现出对朗读要求的层次性和延续性。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抓住“诵读”,在诵读中让学生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音韵之美。
1.做好教师范读引领。虽然自主尝试对于学习的过程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学生的阅读语境有较大差别,当学生反复诵读还不得其妙时,教师就要适时进行范读引领。有时讲再多的诵读技巧还不如一句入情入境的诵读示范。比如《书戴嵩画牛》中的“尾搐入两股间”是一个朗读难点,学生读成“尾搐/入两股间”的比较多。范读后,再结合句意理解,学生在朗读中找准了停顿,读出了文言文应有的节奏。再比如说《少年中国说(节选)》中的第二段语言整齐,句式工整,当学生还困惑于词句意思而读得艰涩时,教师抓住本文长短句交替、韵散结合的特点,读出宏大的气势,饱满的情感,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文言文的音韵之美。
2.丰富学生诵读形式。诵读是运用声音与文本交流的过程,其必然具有多样性。
表演读。比如《书戴嵩画牛》中,杜处士与小牧童的对话非常有画面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补上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因素,既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也可以在情境中更准确地把握相关语句的朗读语调,还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快慢读。《两小儿辩日》一文中,“辩”是文眼,我们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实践“辩”。通过分小组、分角色等方式,让学生先以慢速来辩,再快速来辩,在快慢读中体会“辩”的趣味。
二、领悟形象美,在理解中感悟人生百态
统编教材所选文言文大都有着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砸缸的司马光、守株待兔的农夫、填海的精卫……在教学中抓住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和人物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的深入交流与共鸣中获得审美愉悦,引导学生领悟文言文的形象美。这也是对文言文进行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1.抓住细节描写领悟形象之美。教材所选文言文虽然篇幅都较为短小,然而寥寥数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主要归功于人物细节刻画传神。引导学生领悟文言文的形象之美,细节描写不可忽视。如《书戴嵩画牛》中刻画了杜处士、小牧童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时都写到了他们的笑,分别是牧童的“拊掌大笑”和杜处士的“笑而然之”。牧童“拊掌大笑”将其欢乐、活泼而略带调皮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杜处士“笑而然之”将其沉稳、大度的特点表现得很清楚。
2.通过角色体验领悟形象之美。在审美活动中有一种现象叫审美共鸣,指“审美主体完全站到了审美对象的角度去感觉,去体验,而似乎忘记了自我的存在”(《美育十五讲》)。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与主要人物产生审美共鸣,从而准确体会人物形象与品质。如《铁杵成针》一文的教学中,在读通文章理解文意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你想说些什么?学生与李白产生审美共鸣,就会明白李白为什么“读书山中,未成,弃去”,也就会明白“磨铁杵”与“读书”的内在关系——唯有恒心与毅力、知难而上的勇气才能成功。學生在这样的角色体验与审美共鸣中,不仅理解了文意,也读懂了人物的品质,加深了对人生的认识。
3.借助审美想象领悟形象之美。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课文的课后习题中,几乎每篇都有“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的任务要求。2011年版语文课标也在第二、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对复述课文大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讲故事既是呼应课标对相关学段的阅读能力要求,也是检查学生是否读懂了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如学习《学弈》时,在完成课后任务“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在讲故事时针对两人学弈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分别展开审美想象,在审美想象中走近人物,领悟不同人物的品质特点,感受形象之美。
三、赏析情趣美,在思辨中提升鉴赏能力
文言文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传统的审美情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虽然较为短小,故事情节也较为简单,却也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审美趣味。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这种趣味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也是对文本的深度学习。
1.创设情境感受情感美。要深入学习一篇饱含真情的文章,首先就要发现、感受文章的情感美。如在《伯牙鼓琴》一文中,作者并没有描述伯牙喜得知音的欣喜之情,却着重描写了伯牙失去知音后的行为表现,表达他的巨大悲痛之情,“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表达了伯牙和钟子期浓烈的知音之情。这份知音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课后习题第二题也是紧扣这份知音之情来设计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知音好友的理解,进而教师配乐诵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引出伯牙和钟子期,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之美。
2.训练思维感受理趣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不仅有真挚的情感,也蕴含着一定的道理乃至行文过程体现出严密的逻辑关系,洋溢着理趣之美。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两小儿辩日》一课时,利用板书带领学生从车盖和盘盂的形象到沧沧凉凉和探汤的感受,呈现出两小儿的观点。再让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经验对两小儿的观点进行判断。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叙述清晰,有理有据,将本文的逻辑感和文章蕴含的人生智慧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富有理趣美。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对于学生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启蒙意义。2011年版语文课标中未单独对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提出明确要求,而是采用诗文合称的方式进行统筹要求。其要点在于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体味作品,感悟诗文。可见,小学阶段古文学习重在诵读感受音韵美,想象体验情感美。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初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是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切不可追求字字落实,以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作为教学的重点。当然,也不可以为了突出审美特点,脱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味将教师的审美趣味灌输给学生,那么,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而言就不是审美的过程,而是乏味、无趣的煎熬了。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楚水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