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导学:搭筑“自主”建构学知的桥梁

2021-06-01季芹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古文自主学法

季芹

支架式导学,是在學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的支架,一步步提升学生学习的水平。那么,如何以“现有教材”为基点,立足课堂与课外学习,通过支架式导学的方法,引领学生掌握学法,学会学习?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做法。

一、方法助学式

方法助学,教师要围绕学习核心问题,按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理解框架,以学法引领为主线,分层设定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不同学习内容及学习策略,自主构建学知,学会自主评价,实现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与创造性。

如在教学《小真的长头发》一课时,笔者从“习作策略”的角度出发,将目标定位在关注语言表现形式与表达方法、注重习作方法的渗透与积累上。分层设置问题情境,逐层深入习作核心方法。

第一层面:写什么——小真的长头发还可以变成什么?做哪些事情?从内容角度指导学生理解教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完成第一层面的习作,学生带着成果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补充学习,并记录成果,汇报展示,实现知识的重新建构。

第二层面:怎么写——小真的长头发好神奇,好神奇,好神奇啊!怎样写出神奇来,让语言更有趣?引导学生品读、体会语言的精准和表达方式的巧妙之处,再补充相应词汇,辅助理解与运用,让学生明晰如何搭建言语支架。在学生完成第二层面的习作后,教师展示优秀学习成果,集中评星。学生再根据学习目标自评、互评,不断完善。

二、任务驱动式

任务驱动是指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和感悟问题的情境,以完成任务、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为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以部编教材三上小古文《司马光》为例。笔者将教学重心从“教”移到“学”上。课堂上,精心设计“初识趣读”自学单。自学单分四个板块。如下图所示:

笔者利用“我是这样学习这篇小古文的”的任务支架,让学生反思、建构自主学习的思维过程,注重学法总结与累积。以此为基点,再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学生对当前学法的解决方案,呈现自主反思、小结、修改、完善学法的全过程。

自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学习的能力。在学完《司马光》这一课后,笔者精心设计了延学单,分为三大板块。如下图所示:

引导学生进入第二阶段任务驱动。首先,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课外小古文展开延学。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最大限度地促成自主学习力的提升。其次,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比较、探究发现古文与现代文的区别,领会文言的简短凝练之美,现代文字的描写细腻生动之妙。让学生从言语本质上把握文言文特质。第三,通过推荐书目,将更多的优秀小古文分享给大家,以达成“文言广度”阅读积累,真正积淀文言素养,落实语文学科核心要素。

三、项目研学式

项目研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及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以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秋天》为载体,设置了名为“知·秋”系列课程,让学生在灵动充满生趣的课程中获益。

《秋至》:笔者引导学生从秋的“气息”“声音”“色彩”“味道”四方面出发,通过闻、听、看、尝等方式,力求学生打开五感,走进秋天,记录自然中的音、色、香、味等,用充满新鲜感的童言童语绘秋,咏秋。

《秋风》:以秋天的“风”为研究主题,从“风”文字的起源、诗词佳句、风的方向、风的声音等角度,学生朗读吟诵古诗词,成风向研究手记。让学生在“吟风、寻风、赏风、画风”中,打破学科界限,学会多角度、多方位认知事物。

《秋花》:以“桂花”为项目式研究主题,开展了“桂文化”系列实践活动。①观桂:回归语文学习本身,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的学习方式,观察、记录桂花盛开、凋落的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强化知识的自主建构。②品桂:学生收集即将凋落的桂花,制作自己喜欢的桂花美食,分享课程实施成果。

以支架式导学的方式引领学生掌握正确、适切、合理的学习策略,通过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系统知识体系,形成科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项目的深度探究中逐步成为乐学、善学的人,从而使“自主学习”真正落地生根。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古文自主学法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