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轻播下一颗诗的种子,让语文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2021-06-01王之渊司静亚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鬃毛诗情诗句

王之渊 司静亚

小学语文课堂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过学科知识教授、人文熏陶、思辨感悟等途径打造“深度学习的自由课堂”。而一堂语文课其迷人之处往往在于老师引领学生浸润在语言文字之中,感受语文的美,尝试将习得运用、迁移。如果今天我们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诗的种子,“诗”和“远方”将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一、邂逅诗情

每一节语文课都是一次打开新知、徜徉汉语言文字长河的美妙体验。小学生对带有想象力的、发散性思维的学习内容比较感兴趣,而诗歌所独具的朗朗上口、内容具有亲和力等特点都是课堂里教师可灵活运用的载体。

大家耳熟能详的课文《九寨沟》一课在文末总结: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在教学时,老师围绕“诗情画意”一词让孩子们找出具有“诗情画意”意味的句子并交流自己的感受。重点抓住“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理解“画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画卷是任何画师都无法绘就的。接着,又抓住“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理解其中的“诗意”。接着,通过联想让学生在一遍遍地吟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即兴将这一段改为一首小诗:座座雪峰插云霄,片片彩湖嵌沟谷。河谷错落飞瀑布,九寨仙境诗意浓。当老师用优美的嗓音读出这些诗句时,孩子们深深地沉浸在诗歌的韵味里,大家边听边展开丰富的想象,九寨沟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的意象鲜活地呈现在每个人的眼前。

这个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对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把握住了课文的思想内核,达到了以“诵”带“悟”、以“悟”促“情”的语文深度学习的核心目标,学生的思维在训练中完成了由理解到迁移的发展。

二、生成诗情

“当老师把握住了课文的思想内核就会发现每一篇教材都是教学实践的百花园”,文字优美的课文《田园诗情》正给了我们培养孩子诗情,敲开诗歌创作的好机会。

当看到课题“诗情”二字,老师敏锐地感到这节课可以在《九寨沟》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进一步体悟“诗韵”,课堂的生成将更丰富。为此,老师大胆地改变教学形式,让孩子们将课文中的句子改成诗句。这篇课文描写的是荷兰的田园美景,整篇文章对草原上的奶牛、绵羊以及草原上的人进行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安详的田园风光。全文诗一般的语言朗朗上口,读来能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诗歌的美自然而显。由此,老师设计了课堂内由“抛问题”到“找诗情”再到“吟童诗”的过程,在生成中自由发散孩子的思维。

b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老师抛出问题:课文为什么以“田园诗情”为题目呢?孩子们说:因为这篇课文写的是荷兰的美丽景色,那里的风景很优美。老师适时引导孩子联系学过的田园诗歌,明白课文中描写的荷兰风光是自然田园风光,这就是课题中的“田园”。然后进一步提问:那又有什么“诗情”呢?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的?听到老师的问题,反应快的孩子立刻找到了第2、4自然段中的句子,说这里的草原很美,充满诗情画意。老师继续引导:“置身这样的优美环境,真让人忍不住想吟诵诗歌,你想吟诵哪些诗歌呢?”听到这个提问,孩子们想到了《敕勒歌》《乡村四月》等,由于积累有限,说不出更多了。老师微笑着说:“别急,这篇课文中藏着的诗句可多着哪!让我们一起来找找看!能找出一句、两句或者更多都可以。”孩子们一开始有点犯难,只有一个发散思维较强的孩子举了手:“老师,我从第三自然段的‘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中找到了诗句:骏马骠悍腿粗如桩,鬃毛飞扬没有阻挡。”老师及时鼓励:“前面半句提炼得很好,再去掉一个粗字更简洁,后半句鬃毛飞扬提炼得好,没有阻挡可以改一下。老师也改了这段话。这骏马跑得如此之快,就像是在追风一样,所以后半句,老师改成了‘鬃毛飞扬追风——。”有孩子马上接口:“跑!”“接得真快,但似乎太普通了,少了点美好的诗味。”老师及时点评鼓励。于是又有人建议用“奔”。老师又说自己改的是“追风行”。突然有学生继续补充:“追风驰!”“行,‘驰比‘奔和‘跑都好。”老师表扬道。

这节课给学生留下的是语文学习的“趣味”,因为教师有学科语言的敏感,所以把寻常的课文转化为学生喜欢的诗句。孩子们在学习母语的“精髓”——诗歌过程中不仅仅是学得有兴味,更宝贵的是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生成了学习力,学习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激发,教学内涵得以丰富!

三、延展诗情

在学习诗情意境的课文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就如“风筝”在自由地飞翔,一堂开放性的语文课的魅力在于以合适的课堂延展来提升学生思维的高度,在进入有灵性、有温度的语文学习后,教学成效自然而来。

当课堂里还有同学纠结于“鬃毛飞扬追风——”到底选哪个字比较好的时候,突然,有孩子质疑:“似乎不押韵!”听到此,我心里暗暗为他们高兴,大家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了。现在不仅能解决课内预设的问题,还调动了已学过的知识开始进行“活学活用”了。我立刻表扬这个同学考虑问题全面。经过讨论,同学们绝大部分决定选用“骏马骠悍腿如桩,鬃毛飞扬追风行”,两句押后鼻音韵,符合要求。有了这句热身,孩子们活跃起来了。纷纷举手,先后找到了“碧绿草原如丝绒,黑白奶牛一头头”“牛犊顽皮如孩童,老牛端庄似家长”“绿色草原如天堂,白色绵羊悠自得。黑色猪群呼噜唱,小鸡山羊安闲赏”“晚霞铺西天,汽笛传耳边”“狗儿不吠牛马宁,牲畜沉睡低地静。夜色漆黑灯闪烁,醉是荷兰月上时”等诗句。虽然有的更像打油诗、顺口溜,但不难看出,孩子们努力在使语言符合诗句的用词凝练,讲究对仗,注意押韵,写景抒情,也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比喻、拟人、联想等手法。整堂课,在将课文中的句子改成诗句这一主线下开展,相机交流了文中的拟人、比喻,文中描写的草原色彩美、活力美、傍晚的静谧美……最后总结:一篇文章中,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美好的画面,找到了这么多诗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个充满诗情的田园之国……当这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后,老师还让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美,尝试着用笔写出自己心中的诗情。最终,一本洋溢着童真、童趣的班级诗集《童心诗情》成为同学们留在成长记忆里美丽的一页。

诗,离孩子很近,只要我们多一份引导,轻轻播下一颗诗的种子,就会让最天真烂漫、最具想象力的孩子们写出一首首可爱的、淳朴的,读来让人心中充满阳光的真正的儿童诗。用诗韵点亮学生的心灯!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鬃毛诗情诗句
每一根鬃毛都有生命
六一来了
每根鬃毛都有生命
每根鬃毛都是一种生命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秀发
冬至一阳生 塞上畅诗情
巧用诗句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