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四重逻辑

2021-06-01马俊峰尹文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列宁中国共产党

马俊峰 尹文华

摘 要:马克思主义认为,要实现共产主义、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一核心价值目标,就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列宁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学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从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形成、发展、完善的构境层上阐释其历史逻辑;从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国内、国际构筑的构境论中彰显实践逻辑;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构序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跨越”理论,不断革命论、民族解放论,重塑理论构式,彰显理论逻辑;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和新时代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彰显价值逻辑性。可以说,深入研究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为我们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健康平稳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中国共产党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2.012

中图分类号:A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2-0059-07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但列宁强调“全世界的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从中可以看出,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进行了补充与发展。自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实践产生以后,列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创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理论体系,而且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基本逻辑,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健康平稳向前发展。

一、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历史逻辑

历史经验通过历史建构的逻辑充分再现了人类活动的轨迹,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如果我们要深入研究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历史逻辑,不仅要追本溯源,而且还要因势而新,即要厘清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是如何形成、发展、完善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列宁无产阶级思想之源,为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基础之上,结合本国实际,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理论体系;列宁晚年时期对无产阶级革命思想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由此可见,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发展、完善,彰显了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历史逻辑。换言之,我们只有从历史维度出发,才能勾画出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完整图景。

首先,从列宁无产阶级思想形成构境来讲,列宁在19世纪末勾勒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理论体系的雏形,为我们初步认知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打开了一条通道。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之源。换言之,要想从历史维度认知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就必须回归到马克思恩斯的无产阶级革命视域中。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工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中,并通过革命实践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歷史先河。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马克思恩格斯二人以极大的热情直接投身并积极指导了这场革命运动,并充分肯定革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革命爆发后,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总结革命经验,提出“不断革命”“革命转变”“暴力革命”等思想观点。他们还在革命实践中和革命后相继写下一系列重要论著,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体系。受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列宁在早期便参加革命。从彼得堡大学毕业后,他组织成立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写下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1894年,列宁撰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在该著作中,列宁第一次提出工农联盟对于推翻沙俄和资产阶级统治的重要性,并对沙俄民粹派主张的主观唯心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严厉批判,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阐述了认知社会现象要从经济关系出发,而不是从民粹派主张的“人类天性”出发。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成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初步形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形式。1899年,他又撰写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沙俄民粹派的错误理论进行彻底清算,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发展过程,捍卫了马克思经济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扫清道路。从中可以看出,列宁早期受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逐渐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此时他的无产阶级革命革命思想尚处于形成阶段,即初步形成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理论体系的雏形。

其次,从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来讲,列宁在20世纪初丰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革命思想,为我们深谙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奠定了前摄基础。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即帝国主义时期。列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内容体系。这一时期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成果主要体现在列宁主义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两个方面。一方面,列宁主义的形成是在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背景下形成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修正。受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影响,俄国党内的经济派轻视革命理论的指导和组织原则,主张工人运动的“自发性”。针对此现状,列宁撰写了《怎么办?》。在该著作中,他对经济派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斗争、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代表大会,形成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列宁主义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是构成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列宁通过阐述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列宁以敏锐的眼光洞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过程和趋势,在坚持马克思资本主义市民社会批判的理论基础上阐述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特征,提出帝国主义理论,揭示民族解放斗争对于反抗帝国主义的重要性,论证民族解放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重要性。此时的革命由阶级斗争转变为民族解放斗争,革命的主体由无产阶级转变为民族国家。因此,列宁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特征的阐述显现出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最后,从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完善性来讲,列宁在晚年时期对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作了进一步完善,为我们最终把握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历史依据。列宁晚年时期的时间大致为1921年至1924年。十月革命胜利后,随着俄国国内革命战争的结束,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实际出发,口授了一系列书信和文章,总结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完善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内容体系。资产阶级改良派、机会主义者苏汉诺夫否定了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认为只有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具备革命的条件。他指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不具备经济条件,从而是违背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针对以苏汉诺夫为代表的孟什维克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分子坚持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错误观点,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2]列宁运用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方法,不仅尖锐有力地批判了苏汉诺夫“先经济后革命”的观点,而且还系统论证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先革命后经济”的观点,对无产阶级革命进行总结思考,为我们深谙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除此之外,列宁极为关注民族问题,特别在晚年时期,他非常重视解决民族问题。一方面,他坚持运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民族问题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之间的逻辑关系。坚决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包括民族问题,同时解决民族问题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他把解决民族问题与解决革命问题结合在一起,共同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针对“格鲁吉亚事件”和自治化草案,列宁严厉批评了斯大林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大国沙文主义,并强调民族团结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就此而言,列宁在晚年时期,以口授的方式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性,补充完善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理论体系。

二、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实践逻辑

实践逻辑表征着实践主体通过实践中介或者手段作用实践客体所呈现的一种内在必然性趋势,体现在社会变革中,展现出社会主体赋形于社会客体,使社会客体显现为社会主体改造之形体。我们看到,列宁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转化为具体行动,一方面,他辩证地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运用到本国具体实际中,创立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进行十月革命。另一方面,在十月革命影响之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武装革命斗争。换言之,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国内、国际构筑的构境论中彰显了实践逻辑。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国内构筑的构境论主要体现在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创建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两个重要的国内社会变革中。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到顶点,并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随着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建立起群众性的工人政党,构成了列宁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国际背景。除此之外,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构成了列宁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国内背景。可以说,列宁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实践活动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列宁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早期阶段主要体现为布尔什维克党形成过程。列宁在《火星报》上发表一些列文章用来宣传马克思主义,随后,他又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灌输理论、组织理论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布尔什维克党成立后,推动了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列宁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晚期阶段体现为布尔什维克党成为独立的马克主义政党的过程。1912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公开分裂,布尔什维克党从此成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并领导俄国工人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暴力革命不可避免的学说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说的。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3]这就是说,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才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社会。可以说,列宁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而十月革命的胜利则是列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最有力印证,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被压迫民族。与此同时,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格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世界其他落后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然而,列宁强调暴力手段在无产阶级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使用和平方式取得政权的可能。在对待无产阶级革命方式的问题上,他非常重视恩格斯晚年关于运用普选与和平方式进行革命的观点。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充分肯定了恩格斯在晚年时期提出的无产阶级要利用资产阶级民主制和普选权进行合法斗争的新策略观点。同时列宁也指出,暴力革命不是万能的,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能单纯的依靠暴力手段,還需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等其他重要条件。

综上所述,列宁分别从早期和晚期推动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活动,又领导十月革命,并取得伟大胜利,生成国内实践演进逻辑,构筑国内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构境论。然而,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国际构筑的构境论中也彰显其实践逻辑。受十月革命影响,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武装革命斗争。十月革命前期,列宁根据俄国具体国情,指出必须用革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强调暴力革命的不可避免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没有议会民主、合法斗争等权益,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暴的镇压,中国人民只能采取武装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抵抗帝国主义压迫。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具体国情,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理论,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论断,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武装暴力革命。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4]“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其他一切,例如民众的组织和民众的斗争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一定不可少,一定不可忽视,但都是为着战争的。”[5]与此同时,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强调:“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事,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6]由此可见,武装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这在某种程度上,充分地凸显了列宁暴力革命思想的时代阐释力和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实践性。

三、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理论逻辑

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理论逻辑出发,结合苏俄国家具体实际,扬弃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创造性地提出“跨越”理论,革命转变论、民族解放论,重新塑形理论构序。

首先,列宁扬弃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论”,彰显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理论创新。“跨越”理论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所占篇幅较少,但在列宁那里却是一种理论创新的代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论述了落后国家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明确表达了落后国家不得不屈服于西方文明国家的观点。19世纪50年代,通过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必然要通过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必须屈从于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社会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苏俄有可能通过农村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观点,使他们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发展理论有了新突破。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发展道路的理论不够完善,不像他们所说的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相反,落后的俄国、中国等国家先后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列宁无疑是马克思恩格斯“跨越”理论的挑战者,他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落后國家的发展不得不屈服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观点,而且指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时代。列宁深入研究帝国主义后,发现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由此得出无产阶级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8]列宁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合理性,阐明了“跨越论”的形成原因,彰显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理论创新精神。正如他所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9]

其次,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断革命论,凸显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理论内核。不断革命论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还是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理论内核。为何有此说法?因为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强调革命对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重要性。列宁有关无产阶级不断革命论的观点可以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论述当中。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因为二者在无产阶级不断革命论方面的观点具有同工异曲之妙。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分析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种不同性质革命策略的区别,合理地制定了适合俄国国情的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科学地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无产阶级革命转变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不断革命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于1905年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依靠工农联盟、革命转变等策略。与此同时,孟什维克在日内瓦召开代表会议制定了与布尔什维克完全相反的策略路线。为了阐明布尔什维克正确的无产阶级革命策略,揭发孟什维克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等著作中强调了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阐述了革命的成败将取决于工人阶级是成为资产阶级的助手还是成为革命的领导者。与此同时,列宁也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构成了俄国完整的革命发展过程,俄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相应地,他还阐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超不出资产阶级范围的革命,虽然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但其仅仅反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其根本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除此之外,列宁也强调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存在必然联系的重要性,他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个完整革命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环节。

最后,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解放论,拓展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理论空间。列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性质、特征,创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解放理论。20世纪初,西方列强已经把殖民地瓜分完毕,世界民族已划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民族问题发展成为世界性问题,并且有了新的特点。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民主派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认为殖民政策可以传播文明,他们企图用伪善的、抽象的民族形式欺骗被压迫民族。在此背景下,列宁把无产阶级革命同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起来,深入分析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历史意义,划清了同资产阶级民主派和第二国际的界限,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解放理论。列宁把殖民地与民族问题联系起来,通过分析殖民地的特征,提出了“世界民族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观点,拓展了民族问题的理论视域,使民族问题由欧洲反对民族压迫的局部问题发展到整个被压迫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世界问题。列宁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中指出:“全世界已经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为数众多的被压迫民族,另一部分是少数几个拥有巨量财富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压迫民族。”[10]这充分说明了被压迫民族的民族问题与无产阶级革命问题一样,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性的世界问题。除此之外,列宁对民族解放运动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11]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各殖民地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必然会愈演愈烈,进而最终会将帝国主义逐出世界历史的舞台。列宁认为民族解放运动能够促进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他总结道:“我们应该把争取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同民族问题的革命纲领联合起来。”[12]列宁也认为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重要方式,民族解放斗争是马克思恩格斯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继续,全世界的被压迫民族只有联合起来,最终才能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

四、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价值逻辑

价值逻辑作为具有概括性的哲学范畴,是表示客体的功能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效益或意义关系,其中显性构件与隐形构件是价值逻辑构架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价值逻辑主要体现为显性价值和隐形价值两个层面。一方面,受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创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彰显显性价值逻辑。另一方面,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的实现方式、最终目标的实现过程等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彰显隐性价值逻辑。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列宁的革命思想与中国实际“第一次结合”,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國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13]除了近代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社会性质、主要矛盾等基本国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理论背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农民战争和自强运动失败后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辛探索、中国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等为其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不难发现,其中的十月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重要国际背景。然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将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教条化、神圣化,而是坚持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及时总结革命经验教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枪杆子里出政权”等思想,突破了“城市中心论”,开辟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中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14]这表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没有照搬苏俄十月革命城市武装暴动的经验,而是将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与中国具体国情第一次真正结合起来,独创性地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我们知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并且以独特理论——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态表现出来,它包括总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三个方面,它最终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继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又一伟大历史事件,增强了世界上其他殖民地国家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彰显了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显性时代价值。

综上所述,列宁倡导的“暴力革命”等思想及其领导的十月革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除了看到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显性价值,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实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最终目标的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从而全面认识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隐性价值。

马克思主义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但同样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其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特征。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最终激化与内暴,不仅会炸毁资产阶级,而且会炸毁使其得以存在的制度,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5]。特别是“由于国家利益与民族矛盾的冲突,使得中心国家的无产阶级与发展中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利益上产生了疏离”[16],极大地冲击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进而使无产阶级革命的奋斗目标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除此之外,“在当代通信、交通高度发达以及地区之间交流沟通如此频繁的情况下,科技风险扩散也更加迅速、广泛。全球性科学技术风险已经超越阶层、阶级、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人类‘共享的灾难”[17],每一次科技革命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给人类新的风险。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最棘手的国际社会热点问题。人类过度开采资源、滥砍滥伐树木、浪费可再生资源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些国家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随意向大自然排放污染物,忽视环境保护问题,从而导致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随着国际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与入侵,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问题愈演愈烈,“各种形式的极端种族主义、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仍在蔓延,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安全,挑战着人性和人类文明的底线”[18]。以上诸如此类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和频频发生,启示“我们不得不去重新探究,再度去审视马克思当初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的思想”[19],进而启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实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最终目标的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长期占据优势的客观事实,认真做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各方面准备。”[20]

五、结语

列宁坚持把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苏俄实际相结合,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论”,巩固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断革命论和民族解放论等,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对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指导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创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然而,任何思想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当处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里,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理论观点。由此可见,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彰显历史、实践、理论、价值四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唯物辩证法,他指出:“要坚持整体推进,加强不同时期、不同方面改革配套和衔接,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21]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物辩证法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那样,我们在面对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四重逻辑特性时,既要相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因而具有历史必然性,还要充分认识到实现无产阶级奋斗目标的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也要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特征摈弃其陈旧思想、继承其先进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只有在深入探究列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基础上,才能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而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健康平稳向前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05.

[2] 列宁.列宁专题文集 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6-360.

[3] 列寧.国家与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2.

[4][5][13][14]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0,543,633,542.

[6]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80.

[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1.

[8][9] 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4,722.

[10] 列宁全集(第三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29.

[11] 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6.

[12] 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78.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9.

[16] 王浩斌.市民社会的乌托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204.

[17][18] 马俊峰,马乔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47,145.

[19]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418.

[2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7.

[2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44.

[责任编辑:杨小扬]

收稿日期:2021-01-10

基金项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生命政治批判研究”(20YB028)

作者简介:马俊峰(1969—),男,甘肃张家川人,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尹文华(1987—),男,甘肃白银人,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列宁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斗鹅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列宁的后代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拉美有多少“列宁”?
纪念列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