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影视作品中的几个语言问题

2021-06-01郭凯敏

语言战略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贺龙大众历史

郭凯敏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媒介,在人类生活中享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也是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本文根据自己饰演的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影视创作中值得重视的语言问题。

1.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符合规范的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文学语言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它的意象性、超越性两大特性构成了其审美意义。影视作品中剧本的创作大多是以文学语言样式形成,从而使得作品名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文学”因素,如好莱坞经典电影《魂断蓝桥》(原英语片名直译为《滑铁卢桥》)、中国经典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其片名均具有极高的文学性。具有文学性语言的影视作品,贯穿整部作品的人物语言均深深地蕴含着文学的意象性、超越性,使得作品中的人物深深地根植于观众内心深处。

我和张瑜主演的电影《庐山恋》有一场爱情对白,女主人公情不自禁地亲了一下男主人公的脸,男主人公羞涩地:“让人看见了……”女主人公甜蜜地:“让人看到好了……孔夫子。没有人,只有两只小鸟在看着我们呢……”其浓浓的文学性,使得观众至今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2.生活语言。生活语言是现代影视作品中较为偏重的一种创作形态,也是受创作者和观众青睐的一种创作形态。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等生活语言,听似普普通通,实际上返璞归真,透射着人物或剧作者极为重要的潜台词或画外音。我在电视剧《贺龙传奇》中饰演贺龙元帅,其中有一场戏是贺龙号召穷苦百姓跟着共产党闹革命。记得那天拍摄时间是中午,现场很多群众演员因为还没吃午饭而在发牢骚,这个时候开始拍摄,他们基本都处于“怨声载道”中。此时的贺龙元帅正是用极为生活的语言,告诉百姓(此时饿着肚子的群众演员)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倒土豪,才能过上人的生活。贺龙元帅极为生活的语言似乎把“怨声载道”的群众演员的情绪转嫁到了剧情中,当贺龙元帅说完,“百姓”(现场的群众演员)几乎忘却了“演戏”,个个义愤填膺地奋臂高呼:“打倒土豪,跟着共产党闹革命!”

生活语言是影视作品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只有创作者对生活的了解、理解、热爱才能迸发出有血有肉、有生命力的生活语言。反之,一味为“生活而生活”,就会味同嚼蜡,苍白无力。

3.大众语言。影视作品是一种大众文学作品,因此根植于大众语言非常重要。那些“孤芳自赏”“鹤立鸡群”的影视作品,往往会由于缺乏大众语言而“销声匿迹”。大众语言也可以简称为群众性语言,往往具有时代特征,如“抓革命,促生产”具备文革时期的大众语言特征,“效益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具有改革开放初期的大众语言特征,“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则明显具有当代的大众语言特征了。一个创作者对于大众语言的了解和把握是作品能否立足当下的基础。

4.地方语言。地方语言简称方言,在戏曲和相声创作演出中得到了比較好的运用。而影视作品必须使用普通话的要求,使得具有地域特征的影视作品由于缺失了方言的特性而失去了真实这一美学价值。在影视作品中,方言的独特魅力是其他语言无法替代的。以电影《周恩来》中表演艺术家王铁成先生塑造的周总理形象来说,可谓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演员紧紧把握住了人物特定而又独特的淮安、天津兼容的语言特色,使得人物真实而又鲜活地生活在影片中。因此,方言在影视作品的人物表现中起到重要的真实美学作用。影视作品那种一刀切的标准普通话是值得商榷的。

5.历史语言。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难点是历史语言如何表现和把握。由于历史题材中的历史时期生活形态本身已经缺乏实物考证,语言的表述更是缺乏声音或文字的参考资料,以往历史题材的作品往往以“之乎者也”来模拟历史书本文字语言表达,自五四运动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产历史题材作品开始进入“白话”,台词“口语化”“生活化”,观众在直白的“生活化”语言中,直接听懂或看懂了“历史话语”的表述,却渐渐失去了历史的生活境地和文化厚重。这是很多历史题材或涉及历史话题的影视作品创作和表演的困境。因为中国历史悠久,如果在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不能形成历史语言的定位和表现形式,那作品只能是墙上芦苇根底浅。当然,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学术性课题,但也是影视创作者需要攻破的课题。

6.人物语言。影视作品中的所谓人物语言,具有作品中人物语言及饰演者的声音这双重表述功效,往往饰演者的声音特征决定了人物语言的声态表达。所谓演员的魅力决定着角色的魅力,这是影视作品(故事片)中的演员所决定的。人物语言的表达对于人物的表现有着“生与死”的考量,当饰演者能够鲜活真切地表达人物语言时,这个人物是生动的、生活的,反之则只是没有生命力地传达着人物语言,该人物就只是一个“活道具”了。在现阶段追求生活化、自然化、真实化表演的理念中,人物语言表达渐渐成了饰演者的声音传达,人物语言不能准确地出神入化,人物的生命力也就失去了,悲催的是作品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了!这一点在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译制的大量国外经典电影中,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和实用教材。

语言和语言生活是一门学科,影视作品乃至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者、演绎者、实践者应该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进行长期自我学习、修炼和修养!

猜你喜欢

贺龙大众历史
蒋介石唯一一次约见贺龙:这人可怕,以后不约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贺龙威望哪里来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贺龙火烧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