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真实再现对角色塑造的重要性

2021-06-01卢奇

语言战略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普通话语言老师

卢奇

[编者按]自从进入有声电影时代以来,语言就成为电影艺术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从剧本的创作,到演员的表演,语言对于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期“语言跨界谈”邀请到4位电影表演艺术家,谈谈他们通过语言塑造影视形象的创作心得。

我对语言的兴趣源于小学语文课上的一次课文朗读。课文是一篇用拟人手法讲述牛、羊、鸡等在一起的寓言故事,老师要同学们举手,模仿动物朗读课文。我一向不喜欢语文,语文课上从不举手。但是许多同学都读得令人啼笑皆非,当时我想,我要是读,肯定比他们好。我的父母都是重庆市文化局的干部,那时文化生活很单调,最好的娱乐就是看电影,重庆文化局每周都要内部放映两场电影,电影里的各种人物形象、动物形象都时常在脑海中浮现。没想到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突然点名让我起来朗读。我十分紧张,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鼓足勇气,定了定神,开始朗读。我把老牛的声音读得低沉浑厚,像粗壮的老者,把小羊的声音读得像貌美的少女,把小鸡的声音读得像活泼的小孩。现在回想起来,那是非常幼稚的表演,没想到居然得到了老师高度的肯定和表扬,说我声音好,口齿清楚,还会表演。这使我受宠若惊,自信心大增!从那时起,我对语文课和语言表达产生了兴趣,开始自觉地朗读各种课文。后来老师又推荐我到学校诗歌朗诵队,学校又推荐我到重庆少年宫诗歌朗诵队。自此,我走上了文艺的道路。

再后来,我考上了文艺兵。入伍两年后,我回重庆探亲期间,看了重庆话剧团的两台话剧,一台是《针锋相对》,写国共重庆谈判时期上党战役的故事;一台是《苹果树下》,是解放军攻打锦州时发生的故事。两台话剧的主角都是重庆市话剧团知名老演员演的,他们的演出使我震撼——标准的普通话,声音圆润洪亮,台词抑扬顿挫,气息控制和情感控制都彰显了老演员的台词功底、文化修养、综合素质及角色塑造功力。看他们的表演,我振奋,激动,销魂,落泪,心中升起了一个愿望——我也要成为一个专业的话剧演员!

我托父母找辅导老师,没想到父母和这两位老演员都很熟悉,一位是《针锋相对》的男一号许立起老师,一位是《苹果树下》的男一号王建武老师。他们热心细致地教我怎么发声用气,怎么处理台词,怎么设计形体动作,还给我找了不少话剧表演和台词语言训练的教材。探亲结束后回到部队,我按老师的指点天天练习,学习表演理论,终于在复员后幸运地考上了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又从舞台走向影视。

但是,做了几十年的舞台、影视演员,我感触最深的却是,光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远远不够的。

就拿我塑造的孙中山和邓小平形象来说。我第一次扮演孙中山,导演就要求我在一些场合要讲一下广东话,用语言来展示孙中山是广东人。这对我来讲,就要练习,要请广东演员教我,要下功夫学才行。第一次扮演邓小平,导演也要求我讲四川话,幸好我是四川人(当时重庆还是四川所辖,近水楼台)。因为在《百色起义》中有血有肉地塑造了小平同志青年时期的形象,我获得了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这一形象之所以成功,四川方言带来的真实感是重要原因之一。

有一段时间,有关部门规定,影视作品塑造近代领袖人物一律要用普通话,但在放映播出中,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以我塑造角色的实践来说,我感觉影视作品的角色一定要给人真实感,特别是饰演大家熟悉的领袖人物、历史人物,一点儿都不能虚假,因为他们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风度气质,都已经深深地印在人民大众的心中了。

以前有部战争电影《南征北战》,为了表现士兵来自五湖四海——有山东兵、河南兵、四川兵,演员们在角色塑造上都使用了家乡味的普通话,使觀众一下子就进入了那个时代,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后来八一电影制片厂翻拍《南征北战》,内容差不多,但完全是形式主义的创作理念,一流的帅哥靓女,一色的新军装,标准的普通话,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花了很大代价,但一上映,观众却大失所望,认为和老《南征北战》不能同日而语!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以前引进的苏联影片,比如《列宁在1918》《列宁在十月》《解放》等,都是用标准普通话配的音,为什么观众能接受,效果也很好?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内的观众从来没见过影片中的人物,完全不知道他们生活中的方言,列宁、斯大林、希特勒的形象在影片中即使看过,也是翻译后的配音,所以观众相信。就像古代剧中的秦始皇、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观众也不知道他们当年讲的什么方言,只要人物的性格、情感、状态表现出来就认可了。历史越远,观众越容易认可;越近的历史人物,越熟悉的历史人物,越不容易认可。比如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形象,这个声音,全国人民太熟悉了。我参演的电影《开国大典》再现了这一情景,古月饰演的毛主席形象逼真,但他配不了带湖南乡音的普通话,是陕西人艺的话剧演员张克瑶配的音。张克瑶配的湖南乡音,一下子就把毛主席的形象抬起来了,让观众相信、振奋、激动。这就是艺术真实的魅力。试想一下,如果是用标准普通话来配,就失去了艺术语言的真实性,也就失去了感染力。

世界上电影事业最发达的好莱坞,在拍摄西部片时,导演一定会要求演员讲美国西部的英语。这说明,他们懂得按语言艺术的规律来塑造人物形象。

影视艺术最忌讳虚假,观众的审美应该是一致的,真情实感,生活的真实体验和体现,从人物形象到语言的真实再现,都是广大观众所期待的。

猜你喜欢

普通话语言老师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我有我语言
六·一放假么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