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探讨

2021-06-01李周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意识教学探讨高中体育

李周建

摘要:身体素质作为每个人学习工作的基础,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体育是一门能够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等能力的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成为教学的目标。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高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112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现代化教育的推广使得体育这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体育教学不仅使得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更好的锻炼、提高运动水平,使得学生以一个健康的身体去应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还能够在运动中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们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成败。同时给高中学业压力较重的学生释放自己的机会,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有一定的改善和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学生、家长、教师均认为体育是作为“副科”的形式存在,这是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次,现阶段高中生的学业压力较大,而高考中体育占据的比分较低,学生则更倾向于在文化课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再次,日常的休息时间以及体育课的课时较少,学生能够运动和锻炼的时间非常短,这也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发展。最后,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相对比较落后,在开展过程中,往往以队列方式集合,进行基础的热身运动后就在操场上跑几圈,剩下的时间交给学生自由活动,这导致学生之间的运动水平和运动兴趣差距很大,部分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弱,在竞技类的运动中不敢表现自己,从而干脆放弃锻炼,身体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高[1]。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策

1.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作为目标。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能够引领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通过兴趣的培养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对于个人喜爱的运动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高中作为以学业为主的阶段,通过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一种运动的习惯,学生会自觉地趁课外时间进行锻炼,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例如,在高中体育课堂上,教师对于各类运动项目的规则要做好讲解工作。学生选择一到两种自身感兴趣的运动进行训练,大部分学生对于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运动较为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亲身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运动,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游戏,从而使学生在竞技和游戏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这样,学生在休息时间也会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以此形成运动习惯和培养体育意识[2]。

2.体育观念的转变

体育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和学生对于体育教学观念要及时地更新。学校需要加大对于体育运动设施的投入,通过设备和器材的完善去丰富运动的项目,满足学生不同的运动需求和爱好。对于体育运动的课时也可以适当增加,并且用明确的规定去要求达到相应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水平,将体育考核作为班主任、体育教师的季度和年终考核。高中体育教师也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责任,在教学课程的设计中做到计划性和目的性,设置阶段性的目标和总体目标,将体育课分成理论传授以及实践训练两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掌握与体育相关的知识,而不仅仅是对于运动项目规则和技能的熟练。家长要和教师做好配合工作,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做好榜样作用,积极督促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和锻炼。学生也要根据学校的体育考核标准进行锻炼,通过基础运动项目的训练锻炼自身的身体,增强体质,在感兴趣的体育运动中养成运动爱好和习惯,在运动竞技中磨炼个人的意志力,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以健康的身体和坚韧的心理素质去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通过体育观念的转变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提供空间。

3.教学形式的拓展和丰富

体育作为高考必不可少的一门考试科目,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课堂中需要以高考的项目作为教学的基础,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水平线。除此之外,培養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要将体育活动融入校园生活中,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展开,让学生形成运动和生活紧密相连的观念,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活动的选择上,教师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为主,不仅考虑个人意志力、团队协作能力、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还要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特性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接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中[3]。

例如,在高中校园内进行拔河、接力跑等群体性的比赛,在课间操的时间段进行评比和嘉奖优秀班级,以此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男女生由于性别差异,对于运动项目的选择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学校要提供充分的选择类型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推荐合适的项目。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以此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需求综合能力和高素质人才的现代化社会下显得更加重要。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挑战。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实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志伟.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探讨[J].教育,2020(11):108-108.

[2]蒋建春.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探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2):142.

[3]蒋静.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J].教育:文摘版,2019(123):160-160.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中学325200)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意识教学探讨高中体育
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课进行趣味教学的探讨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