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两会热点素材解析

2021-06-01李传鹏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1年4期
关键词:发展

李传鹏

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在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开局阶段,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时刻,万众瞩目的2021年全国两会在融融春日里如约而至。今年两会的每一项部署、每一处细节,都事关中国改革、发展、稳定、民生等各项事业,让人备受鼓舞、备感振奋,犹如一支“强心剂”直击14亿中华儿女内心深处,让人们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了坚定的信念。这些,都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这堂大党课的生动素材。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着重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的综合分析能力,“两会”为高考作文命题提供了不少素材。

稳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着力稳定现有岗位,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给予必要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继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扩大失业保险返还等阶段性稳岗政策惠及范围,延长以工代训政策实施期限。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降低就业门槛,动态优化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降低或取消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要求。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选自《2021政府工作报告》)

【热点解析】就业是民生之本。民以食为天,人生在世,吃、穿、住、行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必须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否则,所谓“民生”就无从谈起。就业保障乃生存保障,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劳动所得都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收入来源,是芸芸众生维持生存、实现发展的基本保障。

【适用话题】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安邦之策、稳定之基……

鼓励竞争 反对垄断

2021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类市场主体都是国家现代化的建设者,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弘扬企业家精神。国家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要依法规范发展。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热点解析】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只有竞争环境公平,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企业优胜劣汰,而垄断阻碍公平竞争、扭曲资源配置、损害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利益、扼杀技术进步,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适用话题】反对垄断、公平竞争、激发活力、健康发展……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人民,盛赞人民的力量,将人民视为真正的英雄,并发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号召。比如,报告中指出:“一年来的工作殊为不易。各地区各部门顾全大局、尽责担当,上亿市场主体在应对冲击中展现出坚强韧性;广大人民群众勤劳付出、共克时艰,诠释了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力量源泉。”“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谋发展、惠民生。”“要担当作为,实干苦干,不断创造人民期待的发展业绩。”“在艰辛的抗疫历程中,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创造必要条件。”

【热点解析】2020年中国能够战胜新冠疫情,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是英雄的人民。武汉也彰显了这是座英雄的城市。中国广大医务人员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这种高尚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中国14亿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定信心,同疫情顽强斗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打赢疫情防控战依靠人民的团结互助,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也需要人民的参与和行动,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整个抗疫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适用话题】人民创造历史、共克时艰、民族精神、中国力量……

城市更新行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时指出:

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政府投资更多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要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热点解析】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解决城市发展中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更注重追求速度和规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碎片化”问题突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短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着力补齐短板,将大大提升城市品质,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适用话题】民生需求、民生工程、城市发展、优化配置……

坚持绿色发展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将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应有贡献。

【热点解析】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表明了党中央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社会的坚定决心,体现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新的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提出,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契机,注入新动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仅影响我国绿色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经济技术变革的方向,而且对保护地球生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适用话题】绿色发展、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生态保护……

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完善科技项目和创新基地布局。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深入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带动作用。”“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熱点解析】近年来,关键核心领域被卡脖子问题日益成为我们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发展关键核心领域科技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创新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项部署体现了党中央把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决心,是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

【适用话题】国之重器、自主创新、人才强国、自立自强……

为企业助力,让“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2021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多个层面涉及到为企业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减负增效的内容。比如:“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各地要把减税政策及时落实到位,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注重用改革和创新办法,助企纾困和激发活力并举,帮助受冲击最直接且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难关。”“各级政府都要节用为民、坚持过紧日子,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热点解析】今年继续给企业减负增效,给企业助力,离不开2020年的成功经验。2020年通过“六稳”“六保”任务,对各类企业进行支持,使我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宏观调控积累了新的经验,以合理代价取得较大成效。

【适用话题】留得青山、宏观调控、减负增效、增长活力……

猜你喜欢

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