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中脂肪酸含量检测的方法验证分析
2021-06-01相丽新宋纯艳王蕾
相丽新 宋纯艳 王蕾
摘要:随着整个社会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人类在享受到越来越高的物质生活水准的同时,食品安全与健康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各类食用油中的脂肪酸则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本文以大豆油为实验样本,对其中脂肪酸含量检测的方法进行验证分析。
关键词:大豆油;脂肪酸;含量检测;方法验证
引言
人每日都会摄入一定量的食用油,而食用油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酸,用以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与热量,然而脂肪酸的摄入并非越多对身体越有益。由于脂肪酸本身关系到人体内脂肪的合成,而人体脂肪含量越高,越容易导致肥胖,并使人患上脂肪肝、糖尿病等。大豆油富含油酸、亚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酸含量占油脂总量的90%以上,是亚油酸含量较高的油料作物。
1. 关于大豆油脂肪酸含量检测的不确定度分析
以大豆油为首的各类食用油生产商在生产食用油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脂肪酸的含量进行精密测量控制,但由于脂肪酸本身是以分子态存在的,因而始终处于无规律运动的状态下,这就使得大豆油脂肪酸含量检测往往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2.检测相关数据及参数
本次大豆油脂肪酸含量检测所采用的样品为精炼一级大豆油,在检验依据的应用上采用GB5009.168-2016标准,实验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主要仪器设备包括气相色谱及电子天平两种。其中,气相色谱的型号为Trace1300,电子天平所选型号为TE214S,其精度控制在±0.1mg,仪器均能够满足大豆油脂肪酸含量检测的分析及不确定度要求。
检测的标准物质包括质量25mg的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品、质量1g的十六烷酸甲酯(批号为CDDE-N-16-M- 1GM)以及质量为100mg的十一碳酸甘油三酯(批号CDAA-256304-100mg)。
3.验证结果
3.1大豆油脂肪酸甲酯系统适用性检测与空白检测
在对大豆油脂肪酸甲酯系统适用性进行检测时,采用了浓度为0.6575mg/ mL的脂肪酸甲酯(棕榈酸甲酯浓度1.315mg/mL)作为对照品溶液,并严格按照上述色相色谱条件进行检测。
本次验证实验为精炼一级大豆油,符合标准中对食品的分类。一级大豆油游离脂肪酸﹤2%,前处理选择酯交换法符合标准要求,检测项目为一级大豆油中的20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本次验证实验为系统适用性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豆蔻酸、棕榈油酸(棕榈一烯酸)、十七烷酸、十七烷一烯酸、亚麻酸、花生酸、花生一烯酸、花生二烯酸、芥酸、木焦油酸、二十四碳一烯酸对应的甲酯化合物分离度、塔板数符合标准(塔板数2000/m,分离度不小于1.25)要求。
经检测试剂空白检测发现,上述脂肪酸空白,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小于定量限。
3.2定量限与回收率
定量限检测中选择棕榈酸作为验证项目,在验证方法上采用了内标法,并将十一碳酸甘油三酯作为内标,内标添加量为5mg/ml添加45uL,添加100ug/ml棕榈酸甲酯15uL使其棕榈酸理论含量为0.00237g/100g。根据标准谱图,得棕榈酸甲酯的响应因子Fi为0.992,由此可知当棕榈酸标准添加量为0.00237g/100g时,回收率101%及RSD8.8%均符合要求。
3.3准确度
在选择同一样品进样6次之后的检测结果中发现豆蔻酸(RSD4.0)、棕榈酸(RSD1.4)、棕榈油酸(RSD5.1)、十七烷酸(R S D 3 . 9)、硬脂酸(RSD0.4)、油酸(RSD1.8)、亚油酸(RSD0.5)、花生酸(RSD0.7)、亚麻酸(RSD0.8)。从结果上看,各脂肪酸RSD均小于5%,符合检验要求。
结语
结合上述检测内容来看,此检验方法下,各目标化合物、各浓度点的各项数值及统计数值均符合标准及作業指导书相关要求,因而可以用在大豆油脂肪酸含量检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