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正持诚中的阳刚与轻灵

2021-06-01李犁

星星·诗歌理论 2021年4期
关键词:之德阳刚品格

很早就对咸阳充满敬慕之情,后来才知道,它不仅是秦朝帝国的国都,还是中国大地的原点,用现在流行的词就是位居我们国土的C位,即中心和突出点。从方位上看,它属双阳,即为山之南,水之阳。从易经来看应属乾位,而乾卦核心除了阳刚雄健之外,还有守正持诚,以及勤勉自强之意。这就不只指自然症候,更是地理影响和塑造了当地的民风、人文精神和民众的性格品格,以及文章的风格。虽然时代进化到了当下,从这次16位咸阳诗歌学会会员的作品来看,仍然继承了这样的传统,也就是中正和谐,诚恳和艺术上的苦心砥砺。这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内核和诗歌特质,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诚、正、健、灵,这也是周易乾卦核心元亨利贞的显化和简化。

诚,是这些诗人对待生活和诗歌的态度,它不只是真诚实在,还有对万物的关怀,也就是无处不在的仁爱之心。这种情愫让人从作品联想到人品,诗歌虽然没有眼花缭乱和心惊肉跳的比喻,但其中的诚实和无缘无故甚至一腔情愿的无私之爱心很容易让人感动,就像一个朴实的人永远比巧言利舌又八面玲珑更让人放心并愿意亲近。譬如笔耕多年的陆子的《初春》,虽不咋眼,但里面翻滚着激烈之情,直接将我们带进月色,并沉醉在故乡的春梦里。诗人写的是诗,征服人的是真诚,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品大于诗品,好的诗就是从中能见到人心,诚心善意是最基础品格,也是最高级的技术。而在凌晓晨这里,真诚不仅是一种品格,更化成激情,催动着他的灵感,让他在平俗的日常中发现诗的踪迹,并把它梳理得经纬有度有型有像,比如近年活跃诗坛的凌晓晨的《荫凉处》里,不过是一个少年站在树荫下,看着阳光洒在水面上,但因为有情感介入并穿梭,这普通的乡村场景便灵动起来。通过少年、蝴蝶、水洼、清影构成一个很有意境的画面,让人怦然心动。看似是素描,但每一个线条都是心灵荡漾后留下的痕迹,或者说眼前所有的图景都是情感洇湿的影像,浅与深、虚与实的变幻中,是对永不往回的往事和美好的追恋与感叹,还有喜悦和珍重,以及对时间与存在的本能触摸和探究。所以没有真诚就不会让他发现这一切,这是感悟力,而真诚没有流动起来,他就无法拥有对诗的创造力。这一切证明虽然写诗是个技术活,但依然考验着人的真诚,连孔子都说:“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凌晓晨也说:“我对灵魂说:点亮爱的心灯/生生世世,与你永不相负”。爱是灯芯,诗就是它晃动的璨影。在摇曳的倩影下,一寒在《麻雀的叫声》回家,王玉婷则《在一首老歌里潸然泪下》并与往事相遇,瞬间找回了丢失的自己。

诚的核心是正,诚能显见,但正是一种善念,有时看不见,要通过真诚的态度和行为来显露。诚与正互相照耀,密不可分。正,除了诗人的品格,有時它又是一种理念,代表了真理和正义,类似元亨利贞四德中的贞,按朱熹的解释就是:“贞固者,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意为:君子有坚持正道之德,便足以办好事情。正既是诗人之德,也是诗歌之道。就像阎晋笔下的《天使》,因为他有正义之德,才能被这些为抗疫奔向前线的医生护士们感动,并为之歌吟。而诗中的红线就是道,即正义和同情心,所有的语言都要贴着它走,并把它显现出来。道在这里既是理念,也是技艺。而让德与道无缝对接又饱满呈现的就是人心,就是燃烧起来的情感。而在赵博这,正变成对人生以及人类生活的一种理性思考:“平淡才是生活。看遍繁花落尽/谁清楚爱,要走向神坛/还是,要隐没尘世?”相同结构的还有闫春玲的《瞬间》:“有时感觉,离诗很近/忽然之间,诗距我很远/想把平凡的日子,用诗行安排/散落一地的破败,是诗还是我”。两个人都是以诘问的方式将诗引入到思中,诗因而有了拷问,有了哲学的意义。正在这里就是对人生的追问和终极意义的寻找。

因为又诚又正,他们的诗就有了能量,有了铿锵有力的音响,这就是雄健之审美特质。就连比较有凉意的《小雪有雪》,因其作者王京内心的丰盈而柔软,其诗的精神依然皎洁而温暖:“晨起,有朵朵雪花纷纷落下/涌入怀中,沁润了双眸”。还有空也静的《回家》、晓荣瑜儿的《蒲公英》、赵剑颖的《荷藕》、吴晓秦的《嘉峪关古道》等等诗人的作品,虽然写的都是细小的事物,那种心情也像大雪落在了树枝上,但因内心的温软和明亮,诗歌依然有着清新而蓬勃的人格,就像屈金华在《闪光体》里说的:“它们有雪白的牙齿/柔软的骨骼和结晶的鞭子”。

通过这些诗人的例句,我们发现他们的诗歌虽然有着阳刚之魂,但这些诗歌阅读起来,却一点都不生硬,而且很灵慧,也很清爽。除了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这些诗人大多都有着先天的写作基因,敏感而多情,通灵而机智。就像一条波浪宽的大河里的清波,清冽而耀眼,玲珑又剔透,前面那些例句都可以证明这样的特点。我们再看看余下这些诗人的诗句。比如郭忠凯写“鱼会租一个声带练习呐喊的力量/也会和我一样把修辞和文字/塞满眼眶”灵异的感觉让诗从陈腐的词句中跃出来,有了焕然一新的境界。还有徐青青在《救赎》中,将星月人格化,让屋顶有了知觉,且迷路了;古人也复活了,最后在“水波的裂缝里,一尾红鱼/用谎言的碎片毁灭自己”。主观感觉改变了自然生态,重新组合的事物其实是诗人的心相在显影。这里隐喻与思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的特异感让诗有了灵性和让人思维一颤的感觉。这就是诗的神妙之处。

李犁,本名李玉生,辽宁抚顺人。出版诗集《大风》《黑罂粟》《一座村庄的二十四首歌》,文学评论集《烹诗》《拒绝永恒》,诗人研究集《天堂无门——世界自杀诗人的心理分析》;其中诗论集《烹诗》获第三届刘章诗歌奖,另有诗歌与评论获若干奖项。

猜你喜欢

之德阳刚品格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一个人比往常更早醒来
觉醒
常修“四为”之德
冬季暖男必备
道德经
“硬汉子”和“弱妹子”更易得癌
长幼有序
诱人的共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