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社会实践育人成效的探索与创新

2021-06-01钱婷刘鑫鑫王竟达王腾飞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基地建设研究生培养社会实践

钱婷 刘鑫鑫 王竟达 王腾飞

摘 要:社会实践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实践基地建设是深化实践育人实效的重要载体。通过分析社会实践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发挥培养创新能力、全球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的多重育人功能,随后介绍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经过三十余年探索形成的“走向海外、走向国家大工程、走向创新创业制高点、走向前沿交叉学科和地方特色产业、走向基层”的“五个走向”基地布局及其育人成效。实践证明:“五个走向”基地建设对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高校深化社会实践育人实效,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社会实践;“五个走向”基地建设;研究生培养

社会实践基地作为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项目化、课程化,深化实践育人实效的重要保障。清华大学有着悠久的社会实践传统,早在1987年就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程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自1990年开始,先后与一批省市党委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截至2018年6月,清华大学共建立并运行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180家,其中校级基地60家,院系级基地107家,海外实践基地13家。实践表明:基地建设与实践育人密不可分,立足新时代实践育人功能,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基地,是深化实践育人实效的必然要求。

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清华大学围绕“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育理念,逐步建立起以博士生社会实践为必修环节、以就业实践为职业生涯指引、以博士生实践服务团为服务品牌、以短期掛职为公共管理见习载体的“四位一体”的研究生社会实践体系。走进新时代,引领新实践。社会实践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着重发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全球胜任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多重育人功能。

1. 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从思想的变化到信仰与观念的确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到再实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通过社会实践,研究生亲身接触到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果,切实体会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强烈需求,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有利于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认同和自觉追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功能,就是要引领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动实践中坚定信仰,砥砺品格,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培养具有开阔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与体现鲜明创新特色、依托于高新技术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实现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统一,打造出整合理论与实践、沟通课内与课外、联结学习与应用、贯通学术培养与认知发展、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与全面素质的提升有机融合的新范式,为培养具有开阔思维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通过社会实践,研究生能够经历独立分析问题、制定方案、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训练,有效地锻炼了其对专业知识的创新运用能力。

3.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如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如何能够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青年广泛参与其中。通过社会实践走向海外,研究生与当地员工和居民进行科技、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的广泛交流与碰撞,有助于在深度考察、密切交流中提升开放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破除多元文化障碍,提升跨文化沟通与协作能力,有助于在参与项目建设过程中提升“四个自信”,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德责任感。

4.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奉献型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需要广大青年踊跃参与,挥洒青春汗水,贡献青春力量。通过社会实践,研究生能够直面社会问题,参与解决问题,不仅发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作用,更在其中锤炼自己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并引领其就业、择业走向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为国家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五个走向”基地的理念与建设

为深入发挥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功能,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全球胜任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人才,清华大学于2017年3月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清华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管理办法》,立足“走向海外、走向国家大工程、走向基层、走向创新创业制高点、走向地方特色产业和交叉学科前沿”的“五个走向”理念,实行严格的“准入—过程管理—考核评优—退出”机制。通过持续推进基地转型升级,提高基地建设质量,将基地布局与社会实践多重育人功能更紧密地结合。

1.走向海外。清华大学于2016年启动研究生海外实践,并与中国路桥集团合作共建首个海外实践基地;2017年,与中冶集团、中土集团、四达时代等6家企业合作共建博士生海外实践基地;2018年,进一步与中国电建、中建一局、中国机械设备等大型中资企业合作共建海外实践基地,基地数量达到13家,实践地点拓展到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17个“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研究生走向海外重点项目,与企业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有利于在跨文化创新协作中培养全球胜任力,在深度体验国家发展异同中坚定“四个自信”。

2.走向国家大工程。国家大工程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于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具有深远意义。清华大学着力拓展“国家大工程”基地布局,先后建设三峡集团基地,组织研究生前往乌东德、白鹤滩等世界级巨型水电站开展实践;青海大学基地,组织研究生参与“天河工程”等重大课题;商飞集团组织研究生参与C919、CR929等大型客机的研发;贵州省贵阳市基地,组织研究生参与FAST“天眼工程”项目。研究生走向国家大工程,有利于在开拓视野时培育创新思维,在攻坚克难中树立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与担当。

3.走向创新创业制高点。清华大学着力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面向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符合学校就业重点引导方向的企业、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创新标杆基地。计算机系与百度、腾讯、搜狗等共建实践基地,组织研究生参与“互联网+”、无人驾驶等前沿科技项目;电子工程系与科大讯飞等共建实践基地,组织研究生参与人工智能、5G科技尖端计划;工业工程系、航天航空学院与航天科工等大型央企共建实践基地,组织研究生参与高精尖军工课题。研究生走向创新创业制高点,投入攻克“卡脖子”技术,有利于开阔创新视野,砥砺爱国奉献精神。

4.走向前沿交叉学科和地方特色产业。发挥高校科研特色与优势,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清华大学着力推动实践基地紧扣区域需求,提出一批立足学科交叉前沿、有地方特色的好项目。安徽宣城基地依托当地特色宣纸产业,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河北石家庄基地依托当地特色的乳制品产业,捍卫提升国产乳品质量;辽宁盘锦基地依托当地特色石油产业,推进石油工业绿色发展。研究生走向前沿交叉学科和地方特色产业,扎根中国大地作贡献,有利于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服务地方企业发展,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5.走向基层。走向基层一线,直面基层百姓的生活现状和民生诉求,是开展好基层工作的前提。清华大学于2003年启动短期挂职,目前共在广西、新疆、湖南、福建、宁夏、河南、陕西、浙江等地设立17个短期挂职基地。通过组织在校研究生骨干利用暑期赴地方党政机关短期挂任县长助理、县局副局长等职务,对有志于从事基层工作的研究生进行实际锻炼。研究生走向基层一线,直观了解地方政治生态,有利于引导研究生识民情、接地气,深化对于当代中国国情的认识,在有效引导的基础上坚定毕业后到基层建功立业、奉献担当的勇气与信心。

社会实践的典型成效

1.夯实党建,在服务社会中坚定理想信念。研究生走向海外、走向国家大工程、走向创新创业制高点、走向前沿交叉学科和地方特色产业、走向基层,利用为期六周的暑期实践,用脚踏实地的调研考察,放眼社会现实、体察民生民情、触摸祖国乃至世界蓬勃发展的脉搏,在实现中国梦的具体实践中深受思想政治教育。2018年,99个必修实践支队设立了临时党支部,覆盖了90%以上的党员,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党建工作不断线。各临时党支部依托实践基地特色资源,组织了红色教育基地走访、 “1+1”校地党支部共建、特色民主生活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宣讲、励志讲座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300余次,服务各类群体10,000余人次,有效地引导广大研究生缅怀历史、坚定信仰、感受使命、立志报国。

2. 融合创新,把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通过社会实践,研究生将自身专业优势与基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践密切结合。自1987年以來,累计约5万名研究生,在上万个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文化服务工作,解决技术难题超过3万个,面向地方开展各类技术培训超过4,800次,面向地方各单位开展巡回报告超过500场。“学术新秀”唐城,在天津滨海新区基地实践,完成了3个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设计,并申请6项专利。学校化学工程系博士靖宇两次赴佛山市实践,帮助企业将产品纯度由90%提高到99.88%,并实现大规模稳定生产,创造年产值约2,000万元。学校机械系博士杨忠良,助力黄石市中心医院通过HIMSS 7级评审,在Scientific Reports 发表论文一篇,申请了专利1项,现在正在联合申报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3.深耕海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贡献“中国力量”。三年来,近百名研究生走向海外“一带一路”倡议前线,围绕文莱跨海大桥、亚吉铁路、圣埃伦娜水利工程项目等重点工程和项目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积极贡献青春力量。2017年,学校水利系博士生孙洪昕奔赴肯尼亚,通过多次走访调研,为实践基地留下近五万字的《肯尼亚劳务管理研究报告》和《中国武夷企业社会责任指南》,解决了6个技术难题,完成了4万字海外标准的翻译工作。研究生在海外参与全球发展中所贡献出的“中国力量”,得到发改委、国资委、外交部等相关部门关注,新华社、人民网等媒体纷纷报道。海外实践故事的广泛辐射,不仅帮助中资企业树立了良好形象,而且还体现了研究生自身的勇气智慧,对广大青年起到了引领作用。

4.体验基层,在艰难复杂环境中磨砺成长。多年来,千余名研究生以“挂职干部”的身份深入到基层县、乡一级政府开展工作,从中提升对社会现状和国情的认识。在浙江金华金东区挂职的微纳电子系博士生宋政,主动要求多下基层,他跑遍了该区近500个行政村中的200多个村庄,从事农村垃圾检查分类工作。在河南洛阳辛店镇挂职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张磊,发挥专业优势,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面向乡镇党员干部数百人开展了六次宣讲。面对洪水来临,在江西九江挂职的软件学院硕士生罗优主动请缨,他白天巡堤,晚上上堤督查,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防汛工作。通过基层工作锤炼品质,砥砺成长,部分研究生还决心扎根基层,在基层的广阔舞台勇担使命、奋力奉献。

本文系清华大学学生工作研究重点项目资助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基地建设研究生培养社会实践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地方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