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2021-06-01马思齐
摘要: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工作,不仅是为他们提供物质条件上的资助,更要对他们心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和现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帮扶与支持,就要从美育入手,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对策研究;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6-00-02
1 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引起了广泛重视。高校要发挥辅导员的岗位优势,让他们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围绕学生开展相关工作,把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完善和创新教育辅导方式,有效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困境、健康成长。
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主要来自偏远农村或山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1 自卑敏感
相较于普通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生活环境,高校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他们在价值观念、消费能力和教育背景等方面都与身边的同学存在明显差异,同时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较强,在现实多方面的鲜明对比下,他们的内心往往承受着较大压力,正常的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容易受到影响。在自尊心和自卑感并存的敏感心理下,有一小部分贫困生尽管具有申请补助的资格,但由于觉得没有面子,会放弃申请贫困生,也未申请其他补助,最终无法降低自己和家庭的负担。部分贫困生表现出的自卑敏感心理,使得他们陷入深深的“心理贫困”中[1]。
1.2 孤独压抑
高校贫困生大多缺乏自信,在学校生活中通常比较沉默寡言、不擅交往,会担心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因为物质条件的差异被轻视,也自己为不能分担家庭的重担感到无助,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长期的自我封闭,会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等压抑情绪,对其身心发展具有消极影响。
1.3 嫉妒虚荣
贫困生不善交际,敏感的人际关系使其嫉妒心理问题加剧。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大学生逐渐将注意力从学习转移到更具诱惑力的事物上,在攀比下,部分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加深,心理失去失衡,产生了爱慕虚荣、急功近利,甚至是嫉妒的心理。还有一部分贫困生在感受到社会阶层的差距后,不思进取,理所当然地接受和依赖各项资助,在获得帮助后也未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的改变,而是将遇到的一切问题归结于社会的不公,缺乏感恩之心[2]。
2 心理健康教育帮扶对策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不仅要将资助工作落到实处,更要将“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宗旨真正地融入贫困大学生相关工作的开展全过程,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贫困学子进行“心理解困”,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
2.1 注重谈心解惑
通过了解不同贫困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个人信息,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以平等、真诚、热情的谈心方式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他们正视并肯定自己的才能,逐渐学会自我接受、自我欣赏、自我成就。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前提下,针对贫困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有重点地做好与学生的交心谈话工作,及时向贫困生讲解国家资助政策,持续关心与掌握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就业情况等,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档案,实施精准帮扶[3]。在交心谈话中,高校工作者要积极帮助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的理念,可能有部分贫困生由于极度缺乏自信,刚开始与老师交流会全程回避眼神接触,但在多次有效谈话后,这种逃避与疏离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与学生谈话,为他们解惑,重视精神扶贫,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发挥最好的谈话效果。
2.2 鼓励勤工助学
扶贫先扶志,高校教育工作者在维护贫困学生尊严的同时,要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能够缓解生活压力,并在岗位上学习成长。高校要鼓励贫困生把握锻炼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贫困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自立自强,把眼前的困难当作磨炼意志的机会,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完成学业,一步一步踏实前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3 开展心理团辅
积极开展心理团辅,运用系统规范的心理测量方式,发挥朋辈间的互助力量,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有效预防和避免一些可能發生的人际关系冲突问题。同时,以心理团辅为契机,让一部分社交范围较小的贫困生能够接触更多传递正能量的同龄人,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培养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会有效调节和掌控自身的情绪,保持平和稳定的心境,培养正面积极的心理。
2.4 营造和谐环境
引导学生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在寝室和班级营造温暖舒适的氛围,鼓励大家在学习、实践等方面良性竞争,并在校园内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问答、大学生结对帮扶联谊赛、诚信与感恩教育等活动,促进贫困生身心健康发展。
2.5 提高文化修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贫困大学生要积极利用参观学习、读书交流等机会,尽可能地开阔眼界、丰富文化内涵、提高自身修养、增加人生厚度。同时,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2.6 自主寻求帮扶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学会积极有效地寻求心理咨询与帮扶,在感到压力大、负担重的时候能够采取正确合理的方式,通过自我排解或寻求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鼓励贫困生增强自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7 加强家校合作
高校要与重点关注的贫困生的家长进行持续积极的沟通,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形成家校合力的帮扶格局,从多角度多方面对贫困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家校合力共同帮助困难学生形成健康向上、阳光自信的心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 心理育人、以美育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是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和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高校要立足贫困生的普遍心理问题状况,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探索适合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模式,向贫困生伸出援助之手。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对未来充满兴趣和希望,对于不善交往的贫困生而言,需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为他们提供合理有效的思想引领、学业帮助、心理疏导等帮扶。贫困生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问题,大部分学生心理求助的方式或意愿常常表达得十分含蓄,难以有效排解内心的压抑与愤懑。针对贫困高校生这一群体,应当以从更全面的角度拓宽帮扶指导途径,对贫困生进行教育,而在多种教育方式中美育具有重要作用[4]。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提高思想水平,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教育工作中融入美育,实际上是让美育在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功能,美育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进入一种更高的层次、获得幸福。美育以美育心,以美滋养贫困学生的内心世界,伴随学生们一生的成长,引导年轻的大学生们追求有意义、有趣味、有情调的人生,而不仅是局限于各门课程的知识学习。在对贫困生进行美育培养时要注意做到尊重与共情、热情与自然,在教育过程中增添审美趣味、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审美趣味,陶冶心灵、健全人格、提高审美格调[5]。
将美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贫困学生直接地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分清美丑,把握美丑的衡量标准,在规范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行为准则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对于高校贫困生群体来说,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还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方面,美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都能发挥帮扶、指引、鞭策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每天获取的信息内容真假难辨、好坏混杂,大学生如果没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具有深厚的审美内涵,很容易受一些庸俗、媚俗,甚至低俗的信息影响;如果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文化积淀与审美素养,就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内心世界将极大地被影响、甚至产生扭曲,久而久之,对审美趣味的理解将趋于平庸和浅薄,美丑不分。“面对大众消费文化盛行带来的人们精神生活领域的种种问题,应当强调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进而融入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美育可以发挥净化心灵的作用”,美与心灵、人格和道德的健全是密不可分的,人们与美的事物相伴、感受美、以美育心,可以使性情和品格变得高雅,对于贫困学生来说,要想真切地感受和理解美的人生,就需要美育发挥指引作用。
美育对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有益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加文化涵养的重要手段,助力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3.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是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应该实现高校贫困生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发展与关联进行思考,以爱国主义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的参观体验、学习交流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结合时代楷模以及生活中榜样人物的事迹开展宣讲,帮助高校贫困生实现心理脱贫。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塑造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重要形式,能够帮助高校贫困学生培养良好的品格,形成积极的思想,最终实现成长与发展。针对高校贫困学生这一群体所具有的特殊性,高校要加强美育教育工作的落实,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6]。
3.2 文化美德熏陶与心理问题调节
俄国作家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正常发育和人体的健康分开”。美育对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引导作用,能够提高贫困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以及自身的调节承受能力。高校可以在教学和工作中以美育为载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7]。贫困生由于生活环境、家庭原因等,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需要将美育与形成健康心理相结合,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除了掌握专业课程的学习等,还应充分利用机会学习如何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尊自爱的品格,将个人的使命与担当、责任与力量融入社会之中,提高人生境界。通过美育能够增加贫困学生的自信心,避免他们因心理承受能力弱、抗挫折能力弱等原因受到巨大的伤害。高校贫困生要在心理问题调节时学会自我批评,接受他人的意见与监督,在困难中磨炼意志,增强自身的抗压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4 結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辅导员应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注重前期预防和持续追踪关注,精准施策,鼓励贫困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高校以美育为载体,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帮扶对策,建立合理的四级网格体系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工作,真正帮助高校贫困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将解困和育人结合起来,帮助贫困生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学会自我调节、进行“心理解困”,最终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l] 张斌.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45-148.
[2] 李祥军.关注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J].航海教育研究,2005(03):83-85.
[3] 林麟.新时代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工作创新模式研究[J].教师,2020(32):28-29.
[4] 陈立春.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与心理援助[J].教育与职业,2009(24):86-87.
[5] 张小春.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J].南华大学学报,2011(01):69-70.
[6] 牟艳娟.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广西社会科学,2004(03):190-192.
[7] 宋良多.美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机制的影响[J].湖北开发职业学院学报,2021(01):28-29.
作者简介:马思齐(1993—),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