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馆数字化服务

2021-06-01聂玲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文化馆优化策略

【摘要】在我国公共文化事业中,文化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丰富社会生活、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基本任务,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文化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转型的重大挑战。为了提高文化馆的公共服务水平,亟需加强数字化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大众对于精神文化的基本需求。为此,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以数字化服务为研究切入点,深刻论述加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翔实阐述文化馆数字服务的基本理念及主要内容,深入剖析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提升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水平的有效策略,以期不断增强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功能,为大众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服务内容;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6-093-03

【本文著录格式】聂玲.互联网时代的文化馆数字化服务[J].中国民族博览,2021,03(06):93-95.

引言

文化馆数字服务功能不是一种摆设,不能只注重外表包装,更要充分发挥数字化服务的作用与影响力。现阶段,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此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利用网站、公众号等渠道向大众发布一些文化活动信息,这样的数字化服务系统过于保守与封闭,而且未能真正实现开放和共享。在文化馆建设中融入数字化服务,有助于解决时间和空间层面存在的问题,利用数字化手段搭建和群众交流的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距离问题,节省群众参与活动的时间成本,而且可以为群众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活动,这样更能够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基本诉求。由此可见,加强文化馆数字服务建设至关重要,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

一、互联网时代下文化馆加强数字化服务的紧迫性

(一)文化馆数字化服务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

互联网深入发展给大众生活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为大众提供了更多获取不同类型信息的途径,这对文化馆服务功能提出了巨大挑战,文化馆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职能,才能为大众提供能够满足需求的文化资源。数字化服务为文化馆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数字化服务项目以一种现代化方式为大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为了提升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水平,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为文化馆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指出文化馆在加强数字化建设的同时,要做好共建共享工作,为文化馆数字服务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数字文化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数字化技术为重要载体,打造线上线下相互链接、互通互动的数字化系统,其根本目的在于将现代科技手段融入文化建设中,提升文化馆的服务水平。

(二)当前文化馆服务存在很多局限

在网络深入发展影响下,大众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不断加强,对于虚拟空间的探索有着更强的欲望,这对文化馆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大众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追求不断提高对群众文化服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当前一些文化馆的服务观念较为落后,服务方式过于陈旧,群众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经常出现“服务人员比观众多”的不良现象。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借助互联网的重大优势,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了文化传播的时效性,极大地增强了文化信息服务的高效性,这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新突破。

(三)文化馆数字化服务与群众文化诉求相契合

数字化发展为文化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促使文化馆服务方式逐渐向信息化、数字化方向转变,优化了群众获取文化服务的途径和手段。在各种類型移动终端的支撑下,群众可以通过线上服务获取文化信息,不同类型的文化信息可供群众选择,这种虚拟的文化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化,服务范围更加广泛,活动类型更加多样化。可见,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在确保公益性的基础上,为群众提供了均等性、便捷性的文化服务,与群众的文化诉求相契合,更有利于满足群众对文化服务的基本需求。

二、文化馆数字化服务的基本情况

(一)服务理念

文化馆始终坚持“人本”服务理念,以社会大众为服务对象,利用数字化服务平台扩大群众参与范围,遵循同社会群众共建共享的重要原则,不断丰富文化活动类型。利用线上活动方式增加群众参与途径,有助于解决疫情防控带来的无法开展线下活动的问题,让文化艺术以无缝衔接的方式走进群众生活,为群众节省参与活动的成本,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文化馆凭借免费服务的优势在文化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让文化充分承担起扶智的责任和任务。文化馆数字服务的均等性有利于发挥教育引领作用,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文化资源共享,让不同地区的群众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文化服务,这样有助于整体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为社会公共文化建设做好服务工作。

(二)服务内容

文化馆数字化服务以虚拟空间为活动空间,以互联网络为基本载体,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全面考虑群众对文化的基本诉求,为其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而且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更能够吸引群众参与,有助于不断拓展文化服务空间,带给群众焕然一新的文化服务体验。

其一,线上辅导与培训活动。为了加强文化惠民和群众文化诉求之间的无缝衔接,应牢牢坚持“互联网+文化”的实施理念,建立健全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各个模块的功能,例如,平台报名系统、客流统计系统、信息发布系统、视频直播和录播系统。同时,加强服务门户网站建设,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和云平台,利用线上服务开展文化资源辅导和培训工作。根据群众对文化的基本需求,将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类型的网络课程,一般应包括慕课资源、文艺演出资源、特色文化、非遗文化等,以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方式加以呈现。

结合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分别设计出不同的音频和视频课程,并用文本课件进行辅助,以共享的方式为群众提供免费辅导。除此之外,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远程辅导,可以利用在线视频的方式,打造线上课堂,打破疫情防控带来的空间距离局限,做好对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还可以为群众提供个性化文化服务,以个体需求为依据,安排专人负责辅导,以“一对一”的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服务,可以满足群众居家享受文化服务的基本诉求。

其二,线上展览服务。各地区文化馆都在积极打造品牌活动,为了提高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可以开设“一周一会一特色”的活动项目,利用周末时间,开展故事会、诵读会、音乐会等活动。充分利用线上展览服务功能,将品牌活动项目进行推送,利用三维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将活动过程以视频录播的形式展示给群众。与此同时,还可以将非遗文化项目、优秀艺术作品等上传至网络平台上,为群众提供欣赏和体验各种特色文化的途径。

其三,利用LED屏进行网络直播活动。文化馆采用传统线下的方式举办文化活动时,极易受到天气、场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文化活动无法在室外开展,但室内场地容纳的人数较为有限,又无法满足每位群众个体的观看需求。数字化服务功能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使得文化活动举办时间和空间更加自由,依托于“三网融合”以及“云计算”信息化技术,可以利用线上直播系统开展文化活动,真正实现通信、字幕以及图片的有机融合,将文化互动的真实状态呈现给群众。由此可见,文化馆数字化服务真正突破了时空局限,扩大了文化资源的普及范围,给每一位群众均等的观看机会,这样群众就可以利用各种移动终端、不同区域的室外LED屏享受文化馆提供的数字化服务。

其四,开展线上竞赛活动。文化馆可以与网络公司进行合作,利用健康的游戏、K歌平台等组织竞赛活动,以服务理念为重要指导,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数字化文化活动,这样可以极大的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让群众积极参与文化馆组织的线上活动。

三、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线上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数字化服务是互联网时代文化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趋势,理应作为文化馆建设的重点内容,虽然线下数字馆建设非常关键,但线上数字服务越来越适应群众生活方式,有利于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数字化服务旨在借助数字化手段,扩大文化资源的共享范围,让每一位群众都能享受到文化馆提供的文化服务,文化馆服务对象更加宽泛。尽管线下数字馆建设日益完善,但此种方式仍然存在一个极为致命的问题——无法有效拓宽受众面,文化传播受到极大限制。在互联网影响下,各种移动终端不断涌现,各种新兴技术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无限空间,如此来看,线下数字馆的影响力明显不足。线下数字馆服务的群众人数较为有限,是无法与数字化服务提供的文化服务相比较的,而且各项活动容易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总体而言,文化馆应高度重视数字化服务功能提升,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优势,逐渐转变“重实体、轻网络”的发展观念。

(二)网络数字化专业水平较低

文化馆数字化服务理应以网络为建设重心,提高数字化专业水平是完善数字化服务功能的关键。数字化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要从各方面做好基础建设工作,确保数字化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现阶段,有些地区的文化馆在不断探索数字化服务建设,虽然开设了服务网站,但却很少有群众观看,这就未能充分发挥网络虚拟空间的重要优势,致使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流于表层,收效甚微。

(三)数字化服务形式过于固化

当前,各个地区的文化馆已经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数字化服务建设,利用数字化手段不断完善自身的群众服务职能,但数字化建设成效不尽相同。一些文化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服务形式过于固化,此问题直接影响数字化服务质量。就服务方式而言,很多文化馆还停留在实体服务阶段,将优质的文化艺术资源完全封闭在馆内,这种封闭是相对意义上的独立。门户网站上虽然为群众提供了一些优质的内容,但群众不能及时在网站上找到自己所需的文化艺术资源,很多优质文艺资源被杂乱无章的资料埋没,无法发挥出自身的服务功能。

四、互联网时代文化馆数字化服务的发展策略

(一)大力提升专业人才的业务能力

专业性人才是提高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是最具创造力的因素。一方面,做好馆内在职业务骨干培养工作,除了基础业务能力,还要着重增强业务骨干对新兴技术的运用能力,提高骨干力量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另一方面,除了对馆内业务骨干进行培养,还要采用人才引进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参与文化馆数字服务建设,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专职人员”培训活动,围绕课程内容和技术应用组建培训班,在丰富培训人员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将数字化服务建设水平较高的文化馆经验进行讲解,为文化专职人员提供工作的新思路,这样有利于培训人员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统一起来,逐渐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不断加强数字化传播平台建设

第一,各地区文化馆应高度整合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围绕本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这样不仅可以形成本馆的文化品牌,而且可以借助互联网优势将文化品牌充分宣传,为群众提供主动参与的渠道和机会。第二,积极与国家平台资源实现无缝对接,丰富自身平台资源类型和内容,做到互联互通,结合本文化馆的实际情况,择优选择国家平台资源内容,将其融入在本平台中,这样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与此同时,这种互联互通是双向的,在吸收国家文艺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将本地区的特色文艺资源上传至国家数字平台,为本馆特色文艺资源传播创造有利条件。第三,提高不同地区平台互通水平。各地区文化馆通过平台进行业务交流,开展业务合作,共同举办文化活动,这样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彼此的优势,做好资源共建共享,共同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

(三)完善数字化服务内容与文化资源

就数字化服务平台功能而言,文化馆需要不断完善服务内容,丰富本平台的数字文化资源。当本馆网络平台成立之后,要在平台框架内丰富各模块内容,尤其是做好网站主页栏目建设工作。主页栏目既要包括群文信息、艺术鉴赏、文化活动等,也要设置视频点播、网络留言等模块,可以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对上述模块加以细化。除此之外,应吸引政府、社会等力量积极参与文化馆建设,注重凝聚社会力量共建共享,以期实现群众居家就“有‘文可读、有‘艺可享”。加強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将各种类型的、优质的文艺资源整合在网站平台上,为群众提供可以选择的文化素材,以此逐渐提高文化资源的传播成效。

(四)加强数字化文化馆建设

文化馆数字化服务需要以网络平台为依托,除了数字化服务内容,还需要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以云计算平台为重要载体,利用大数据优势,努力打造立体式的数字全景体验模式,带给群众焕然一新的体验。借助360度全景、三维虚拟技术将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传至网络平台,在线上平台组织阵地、活动、展览、演出以及培训等不同类型的服务内容。这样可以将展览场所、培训场地、演出场所有机整合起来,以立体的形式、全景的方式为群众创设比较真实的视听环境。

五、结论

我们应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不斷加强和完善数字化服务建设,既要注重不断增加数字化服务内容,也要积极转变服务方式,增强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真实的文化活动参与体验,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志远.浅议如何利用“互联网+”打造数字化文化馆[J].戏剧之家,2016(13):261.

[2]肖贵中.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6):16-17.

[3]李亚男.浅谈国家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意义与路径[J].大众文艺,2020(1):9-10.

[4]巩云霞.数字化文化馆特色资源建设路径探析——以北京数字文化馆为例[J].今古文创,2020(6):59-61.

[5]顾欢.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探讨[J].参花(上),2020(5):135.

[6]周蓉华,王全吉.文化馆的数字文化服务价值如何凸显?[N].中国艺术报,2020-06-12(4).

[7]张金亮.新时期加强文化馆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参花(上),2020(7):142.

[8]苗娟.浅谈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数码世界,2020(8):179-180.

[9]金新淋.大数据时代下文化馆创新发展数字化的途径及意义[N].日照日报,2020-09-18(A03).

[10]付博.紧跟时代潮流,打造数字化服务,提升文化馆服务效能——以岐山县文化馆为例浅谈文化馆数字化建设[J].百花,2020(6):81-82.

作者简介:聂玲(1968-),女,汉族,本科,群文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文化馆优化策略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