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堂效率

2021-06-01苟军红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管理小学教育

苟军红

【摘要】随着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和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日渐增大.而教育水平的高低与经济水平的高低一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农村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嚴重的制约.在提倡教育公平、资源均衡的当下,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的课堂学习效率成了备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较为抽象复杂的数学学科而言.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笔者认为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我们也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思考、创新,力求在现有的经济水平条件下不断提高农村的教学水平,让农村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从而从源头上提升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堂的效率,让农村儿童也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教育;教育管理

数学学习因其特有的抽象性、严谨性、记忆性与学生好奇欲强的心理特点和爱玩好动的身体特性相矛盾.数学一直是让学生头疼的重点科目,尤其是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学习难度的进一步加深让学生更加难以理解,再加上农村小学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时还面临着学习观念错误、教育资源有限、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因此不少农村小学生难以在数学学习中充分调动学习积极自主性,不愿意将自己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数学课堂上,这就导致了学生出现“课堂上三心二意,课后作业难以下手”的恶性循环.因此作为农村小学管理者的我们应当如何制订正确的教学方略,从而让数学教师从源头上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从而提升农村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一、从根本提升观念,以沟通促进发展

笔者认为作为学校整体教育方针的制订者,首先需要让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农村相比于城镇具有更加鲜明和突出的特点,即思想观念的隔阂.农村地区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导致长时间教育普及缺失,农村学生家长普遍受文化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工作收入不稳定,他们自身处于为生活温饱奔波、想改变现状却又无能为力的焦躁状态.这就导致了有的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应当尽早打工挣钱养家,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这类家长不仅缺失家庭教育观念,还对学校工作的展开存在抵触心理,这种落后的观念必然会影响到农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心中多少也会产生“学习无用论”的想法,这种消极落后的想法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性.还有的家长存在“只有读书才能有出息”的偏激心理,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稍微顽皮懈怠,就动辄打骂斥责,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负面效果,导致学生更加厌烦数学学习.此外,部分农村家庭还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残余,让女生的受教育之路更显艰难,自然也无法在数学课堂上集中自身的注意力.

因此,作为农村小学的管理者在给各个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布置教学任务、探讨教学方法时,首先就需要向数学教师强调在开展农村教育管理时,需要明白“教育是需要深入人民群众的”.数学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家长心里的所思所想,知道出现数学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的关键点在哪儿,是学生自身落后观念的问题?还是学生家长根本上的观念问题?管理者应当不断提醒教师考虑农村当地的思想落后的现实情况并且去主动适应农村当地的交流方式,同时自己应当身先士卒,主动尝试和学生家长沟通.面对那些有抵触情绪的家长,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耐下性子、放下身段,以友好真诚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位学生家长,甚至是可以带头定期展开家访活动,在一次次的沟通中,让学生家长逐渐明白“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家庭发展的希望”“正确的教育方法是正面引导和激励”“女生和男生一样有着受教育的公平权利”,哪怕不能从根本上纠正改善学生家长的落后观念,至少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孩子必须要接受教育并且是正确良好的教育.只有让学生家长从思想层面重视教育的开展,让每个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着正确的观念和态度,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有可能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数学课堂上.

二、情境式浸入教学,巧妙利用地理优势

在正确的学习观念的基础上,农村教育硬件设施的落后也在客观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相对落后陈旧,学校环境又相对封闭简陋,导致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能借鉴参考的学习资料相对稀少,课堂的教学形式也较为单一刻板,导致农村学生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上,无法在心底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和向往.而且农村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单一,在有限条件内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和先进思想都较少,因此他们的视野、知识面都比较狭隘,也缺少忍耐力和坚持不懈的优秀精神品质,这就让他们更加难以在数学课堂上完全集中注意力.可是在短时间内,农村的经济水平无法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当地的教学设施问题也难以解决.

虽然在短时间内教学设施问题难以解决,但是并不意味着农村的数学课堂效率无法提升.既然农村当地的固有缺陷无法弥补,那作为学校整体教学方针的制订者就应当鼓励教师深入农村当地,转变教学思路,利用农村当地特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和农村学生爱玩好动的身体特性来构建更具有农村特色的独特数学课堂.农村当地虽然设备落后、地域偏僻,但是也具备大城市所缺少的大片活动区域和自由空间,同时正因为农村村落较为聚集、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的特点,使得农村人员流动单一,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因此,校长不妨鼓励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采取更加灵活变通的数学课堂形式,将数学课堂更多地与课外活动相关联.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中的难点“植树应用题”时,学生常常难以理解.一般的城镇教师在讲解时需要构建具体的物理模型,先让学生借助手边的事物感知数学问题的本质,让学生对复杂的问题产生亲近感.但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将学生带到学校外面的绿化丛中甚至是麦田中,让他们自由观察然后回答提出的问题:“你们看这五棵树中一共有几个间隔呢?”有学生在观察后回答:“四个.”教师接着追问:“那每两棵树之间呢?每三棵树之间呢?每四棵树之间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吗?”学生在思考后回答:“间隔数总比树木的数量少一.”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就可以轻松得出“间隔数总比树木数量少一”的结论,从而具体地感知到间隔在数学中的意义.接着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带入题目中设问的情境,继续向学生提问:“假设窗户外面的道路长为二十米,我们每隔五米栽一棵树,道路的首尾都要栽树,那么我们总共需要多少棵树呢?”学生在思考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是不是可以借助我们刚刚观察到的实际现象呢?”有的学生受到启发,回答:“可以先计算间隔数,间隔数为四”,更多的学生领悟了教师的意思:“然后借助间隔和树木的关系,用间隔数加上一就可以得出树木的数量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表扬后再次启发学生:“那么如果是公交车行驶线路总长为两千米,每隔两百米有一个公交车站台,总共需要几个公交车站台的问题是不是也和植树问题类似呢?”学生再次进行思考,此时学生在思考时就可以以“道路植树问题”构建思考模型,将两个问题结合、对比思考,然后发现异同点就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轻松解决了.用这样的情境式浸入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时,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凭借农村的自然地理优势可以轻松完成,相比于城镇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也不失为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

三、多元化评价方式,正向化激励学习

农村学校的小学生与城镇的小学生相比较,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弱,学习习惯较差,甚至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厌恶抗拒心理,这就使得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高效率地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更加困难且更具有挑战性.同时农村学生由于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生的自卑心理嚴重,缺少基本的道德观和礼貌,学习意志薄弱,无法在确定长期目标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地努力,往往会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但是在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小学的学生往往更加善良单纯、质朴纯真,也是想要认真学习数学知识的,但可能苦于无法从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小学的管理者应当在综合考虑农村小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秉持着立德树人的宗旨,构建特殊且高效的多元评价体系,让评价本身成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把握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状况,从而及时与学生沟通数学学习上的问题,帮助学生解答数学学习上的困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机制的构建及时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进行表扬和肯定,从而让学生因为成就感和自豪感而不断继续努力.长此以往,教师就可以通过评价机制与学生搭建良性互动的桥梁,形成一系列的正向反馈机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取得数学学习应有的成就感,他们自然就会乐于在数学课堂上更加集中自身的注意力.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数学学习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分为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两大部分.结果评价目标具体分为学生的数学期中考试分数和学生的期末数学考试分数.过程评价目标分为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考查和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程度,这里的进步包括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提升和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学校应当建立“重过程、轻最终考试”的学生评价体系,给予过程评价内容更高的占比,以力求真实还原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改变教师分数至上的错误评价理念,并且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形成教师和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双向促进机制.如果以每一部分总分都是100分来假定,学生的结果性评价占40%,其中期中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各占20%,学生的过程评价占60%,包括30%的学生平时表现,20%的课堂展示评价和10%的教师、父母评价.其中学生的平时表现的评价标准包括学生自己对自己每一阶段的数学学习进步程度的打分、合作小组中组员的评价、课堂展示成果水平的高低这三部分.而作业完成情况中如果学生能够连续三次作业成绩为“优秀”、总体作业情况不低于良好则可以认为是高效认真完成作业.课堂回答问题表现可以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是否能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是否能够就课堂内容与教师进行提问和质疑为标准构成.而教师、父母评价则需要综合平均二者每一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的反馈和记录意见.

结 语

农村要想发展,教育必须先行,而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是农村教育管理中的重点问题,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课堂效率的提升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关键问题,因此到底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是每个农村小学管理者都应当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泽,朱艺丹,李瑞,等.陕西省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浅析——以西安市白鹿原区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9-10.

[2]魏后凯.“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若干重大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20(1):2-16.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教育管理小学教育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